第一個目標是協調測量和分析活動。為實現這一目標,模型中給出了四個方面的特定實踐,它們分別是確定測量對象,建立測量目標;詳細說明度量值,以處理測量目標;規定數據收集和存儲規程,說明如何獲得并存儲測量數據;規定分析規程,說明如何對度量數據進行分析和報告,并且安排優先順序。該目標中所針對的測量對象既包括組織所開發出的軟件產品、半成品以及過程產品,也包括對開發過程本身的度量。因此,在測量和分析過程中不僅要用到傳統軟件測試中的一些技術和方法,還需要在測量過程中引入統計過程控制等理論方法,提供對過程度量和改進的支持。
第二個目標是提供度量結果,以便處理信息需要和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模型中也給出了以下幾方面的特定實踐:收集度量數據,即獲得制定的度量數據;分析并解釋度量數據;管理并存儲度量數據、度量規范和分析結果;通報分析結果,向所有的干系人報告測量和分析活動的結果。在這一目標中,主要關注的是對測量結果的分析和使用。在傳統的軟件測試中,只要產品通過了需求方的驗收,達到了合同要求,開發組織一般也就不再重視對軟件測試結果數據的管理和使用。從過程改進的角度來說,這是很不科學的;赾mmi的集成化過程改進和評估,提出了建立開發過程數據庫的思想,作為組織進行過程改進的基礎。而建立過程數據的過程中,實際上也就是對測試和度量數據的積累和存儲過程。從這一點來說,在開發過程中開展軟件測試以及針對開發過程的度量,是建立過程數據庫的必要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