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測試策略及方法 軟件測試
軟件測試通常是指實際運行被測程序,輸入相應的測試用例,判定執行結果是否符合要求,從而檢驗程序的正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軟件測試可采取的方法和技術是多種多樣的, 但通常情況下不論采用什么方法和技術,其測試都是不徹底的,也是不完全的,因為任何一次完全測試或者叫窮舉測試(即讓被測程序在一切可能的操作情況下,包括正確的操作,也包括錯誤的操作情況下全部執行一遍)的工作量太大,在實踐上是行不通的,因此任何實際測試都不能夠保證被測試程序中不存在遺留的錯誤。
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這種遺留的錯誤,同時也為了最大限度的發現已經存在的錯誤,在測試實施之前,軟件測試工程師必須確定將要采用的測試策略和測試方法,并以此為依據制定詳細的測試案例。而一個好的測試策略和測試方法必將給軟件測試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資源,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測試。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確定一個好的測試策略和測試方法呢,一般來說,在確定測試方法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要根據程序的重要性和一旦發生故障將造成的損失來確定它的測試等級和測試重點;
第二,要認真研究測試策略,以便能使用盡可能少的測試用例,發現盡可能多的程序錯誤,因為一次完整的軟件測試過后,如果程序中遺留的錯誤過多并且很嚴重,則表明本次測試是失敗的,是不足的,而測試不足意味著讓用戶承擔隱藏錯誤帶來的危險,同時反過來說如果過度測試則又會浪費許多寶貴的資源。我們需要在這兩點上進行權衡,找到一 個最佳平衡點。
以下是Myers提出的使用各種測試方法的綜合策略,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1)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使用邊界值分析方法。經驗表明用這種方法設計出測試用例發現 程序錯誤的能力最強。
(2)必要時用等價類劃分方法補充一些測試用例。
(3)用錯誤推測法再追加一些測試用例。
(4)如果程序的功能說明中含有輸入條件的組合情況,則一開始就可選用因果圖法。
(5)對照程序邏輯,檢查已設計出的測試用例的邏輯覆蓋程度。如果沒有達到要求的覆蓋 標準,應當再補充足夠的測試用例。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