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場測試更辛苦,為了模擬各種使用環境,我們要在風、雨、陽光等各種環境下測試,要走走停停,要進行各種姿勢的通話測試,剛開始全靠兩條腿走,后來有了測試車。這種測試有時還比較危險,比如上次在廈門測試海面覆蓋(要在海面一定范圍測試TD的覆蓋),我的一哥們現在提起來還害怕呢,因為那個測試范圍據說有水雷!這個測試簡直有生命危險啊,要是金門的守軍以為他在搞什么間諜活動,給開一槍怎么辦?
在青島測試的時候,我們是基本是晝伏夜出,每天天黑的時候出發,由于經常在路上走走停停,而且我們的測試車裝了很多天線,結果有居民就來問我們,“你們是不是要檢測道路流量的?是不是要改造我們的道路了?”這種測試每天都持續到早上7點,最多的一天一晚上走了近300公里!當時我們所住賓館的工作人員也很奇怪,怎么一到晚上我們都不見了,早上就回來了。青島那地方也很奇怪,早上6、7點都沒早餐供應出來,所以我們經常餓著肚子就睡覺了。當時我們在青島實際上是進行信息產業部的最后測試,也稱考試,如果通不過,以后會影響系統的正規采用,第一次考試時凱明沒有過,我們壓力非常大,第2次考試凱明過了,這個測試在保定、青島、廈門三個地方進行,持續了一年半。對這最后的沖刺,我們公司下了血本了,研發人員基本都參與了,那時三地方每天都通報解決的問題,很興奮啊,每天都有新問題被解決。讓我們感到TD每天都在進步。
現在有很多人說TD有這問題有那問題,比如功耗問題,其實回想幾年前在華為做GSM的時候,問題更多,但后來部都解決了嗎?這一方面也說明目前社會對TD的關注很高,另一方面可以說明TD的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因為當時華為也解決非常多的GSM難題),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在解決了,剛開始的時候,TD終端的電池只夠用十來分鐘,經常被人罵TD手機冬天可以暖手,現在已經可以待機100多小時了。我覺得工程問題不比自然科學里的那些問題,只要有時間、有人有財力都是可以解決的。
回顧幾年的測試生涯,我對TD的前景還是很看好的,從開始打通一個電話都很困難(甚至需要重啟系統)到現在外場測試達到98%以上的通話率,我看到的是TD不斷進步的過程,整個產業成熟度也很快,雖然目前有幾家公司都在開發TD,但是我感覺到我們更多是合作,是一起把產業做大,這是很可貴的。雖然現在還有很多優化的工作要做,但是我感覺可以很快可以達到商用水平,用戶可以很快享受TD的好處,套用我們內部的名言“我們要像阿甘一直向前奔跑!” TD技術要比小靈通等技術要先進很多,小靈通都能普及,TD為什么不能普及?還有,中國工程師都有狂熱的技術情節,看看中興、華為等等都有很多優秀的工程師,有了這些人,什么問題解決不了?
要做好一個系統必須先耕耘,后收獲,我希望自己可以等到收獲TD的這一天,我非常樂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