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測軟件測試網
伴隨軟件行業的發展,業界公司也不斷對軟件的研發開發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形成目前業界比較流程的幾個軟件開發模式,例如MSF、RUP、XP、CMM
,而這些模式都存在相應的優勢和缺點;同時因為軟件的類型多樣、面向的客戶對象不同、甚至使用的開發語言不同,決定了軟件企業需要結合本公司的產品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開發模式;選擇不當的開發模式會使軟件的開發和測試陷入不斷修改代碼和測試軟件的困境,增加了軟件開發成本,延長了軟件發布時間。
一、MSF模式
MSF于1994年首次引入,當時還是一個來自微軟的產品開發過程中的一些最佳方法的松散集合,MSF產生后在微軟產品組、交付中心、技術組和微軟合作伙伴,甚至客戶那里得到成功實施,并不斷完善,既然MSF被眾多軟件企業所借鑒使用,MSF本身具備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優點,同時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并進行適當改進的地方,接下來我們重點從組織、流程模型進行分析。
1.1、MSF小組模型
MSF 小組模型定義了小組同級成員的一些角色和職責,這些成員都在以相互依存的跨學科角色進行信息技術項目工作。下面的圖表對該模型的邏輯進行了描述。
一個成功的軟件項目需要同時實現多個目標,例如至少需要包含能夠滿足客戶的要求、客戶滿意度要比較高;公司的投入要在一定范圍內,要實現投資收益,畢竟商業企業的盈利是應該首要考慮的內容;項目的實際開發進行要受控不能無限拖延;最終的交付要有比較高的質量;整體軟件系統的架構設計要比較合理、易于擴展、易于維護;同時還要求項目同時需要給公司帶來新的技術積累、經驗教訓,從而使后續項目能夠持續成功;而這些目標需要通過不同的活動來實現,軟件項目的活動又具體劃分為多種類型,大概主要劃分為面向市場類活動、項目管理類活動、架構設計類活動、開發實現類活動、測試類活動、支撐類活動(例如配置管理等),而這些活動需要具備不同技能人員來執行,所以MSF具體定義了如下五類角色群:產品管理、程序管理、開發、測試、發布管理、用戶體驗,并且明確定義了五類角色具體職責,這些職責的定義對具體軟件企業有很大的借鑒價值:

針對MSF小組模型定義,作者感覺重點體現如下優點:
1)按照角色群的方式定義,便于角色的分層管理;
2)角色、職責定義全面含蓋了軟件項目的所有必須的活動;
3)定義了根據不同項目情況,小組模式的擴展與收縮方法,對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項目有很大的借鑒價值;
4)角色定義就體現了商業軟件開發的市場驅動、財務驅動;
5)角色定義的層次體現了對測試、服務等職能工作的重視;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TAG:
研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