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三種用例所用的數據又可分為正常數據、邊緣數據和錯誤數據。
· 正常數據:在測試中所用的正常數據的量是最大的,而且也是最關鍵的。少量的測試數據不能完全覆蓋需求,但我們要從中提取出一些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數據作為測試數據,以減少測試時間。
· 邊緣數據:邊緣測試是界于正常數據和錯誤數據之間的一種數據。它可以針對某一種編程語言、編程環境或特定的數據庫而專門設定。例如若使用SQL Server數據庫,則可把SQL Server關鍵字(如:';AS;Join等)設為邊緣數據。其它邊緣數據還有: HTML的HTML;<>等關鍵字以及空格、@、負數、超長字符等。邊緣數據要靠測試人員的豐富經驗來制定。
· 錯誤數據:顯而易見,錯誤數據就是編寫與程序輸入規范不符的數據從而檢測輸入篩選、錯誤處理等程序的分支。
由于執行測試用例的數據量巨大以及還要進行回歸測試,所以可以考慮使用自動 測試工具,但提取測試數據仍要依靠編寫測試用例人員的經驗。并且,我們還要注意到自動測試也許不能找到程序中所有錯誤,手動測試所找到的錯誤會比自動測試所找到的要多。
有了測試用例,我們就可以進行測試了吧?許多公司也是這樣做的,但在這里我建議大家最好要先進行代碼的審議。通過代碼審議找到的錯誤可以比測試用例測試所能找到的錯誤更加深入,并且發現錯誤的時間也比測試用例要早。代碼審議要以代碼 標準(根各公司具體情況自行制定)為依據,一般情況下要檢查以下幾點:
· 代碼風格和規則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