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博客
    • 軟件測試視頻
    • 開源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論壇
    • 軟件測試沙龍
    • 軟件測試資料下載
    • 軟件測試雜志
    • 軟件測試人才招聘
      暫時沒有公告

    字號: | 推薦給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全光網絡:OTN與超長距離傳輸

    發布: 2007-6-23 21:39 | 作者:   | 來源:   | 查看: 21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領測軟件測試網

       
      全光通信是光纖通信技術發展的方向,隨著光纖通信的發展和應用,人們發現全光通信的夢想通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本文從全光網的概念和OTN的概念出發,介紹超長距離傳輸技術的最新進展,探討超長距離傳輸與OTN和全光網的關系。
      

      1.全光網的理想和OTN的概念
      (1) 全光網的理想
      
      所謂全光網(AON:All-Optical Network)是指光信息流在網絡中進行傳輸與交換時始終以光的形式存在,而不需要經過光/電、電/光轉換。也就是說,信息從源節點到目的節點的傳輸過程中全部在光域內完成,網絡中包括了光傳輸、光放大、光再生、光交換、光存儲、光信息處理、光信號多路復接/分插、進網/出網等許多先進的全光技術。
      
      全光網可分為全光內部部分和外部網絡控制管理部分。內部全光網是透明的,能容納多種業務格式,通過光交換與選路技術,網絡節點可以透明地發送或從別的節點接收信息。外部控制管理部分可實現網絡的重構,使得波長和容量在整個網絡內動態分配以滿足通信量、業務和性能需求的變化,并提供一個生存性好、容錯能力強的網絡。
      
      從邏輯上來看,全光網絡由光傳輸線路和在光域內進行交換/選路的光節點組成。光傳輸線路的容量和光節點的處理能力非常強,電子處理通常在邊緣網絡進行,邊緣網絡中的節點或節點系統可通過光通道與光網絡直接連接。光節點不進行按信元或按數據包的電子處理,因而具有很大的吞吐量,可大大地降低傳輸延遲。不同類型的信號可以直接接入光網絡。光網絡具有光通道的保護能力,以保證網絡傳輸的可靠性。
      
     。2)OTN的概念
      
      全光網為人們勾畫出了信息傳送的美好藍圖,但人們逐漸發現全光的處理非常困難。首先是放大、整形、存儲時鐘提取、波長變換等在電域很容易實現的功能在光域實現卻十分困難,有些雖然經過復雜的技術可以實現,但效果并不理想,且成本高昂。如波長變換,在電域利用光/電/光變換(O/E/O)很容易實現,但全光的波長變換技術仍不夠成熟。從性能上來說,消光比也不十分理想,可變換的波長范圍也有限,不可能像電域那樣在一個極寬的范圍內進行變換。另外全光網的管理和維護信息處理也是一個重要問題,無法在光域上增加開銷對信號進行監視,目前,管理和維護還必須依靠電信號進行。因此全光網的實現遇到了很多障礙,不能組成全球性/全國性的大網以實現全網內的波長調度和傳輸,而僅能組成一個有限區域的子網,在子網內實現透明傳輸和處理。子網之間的互連通過3R電再生處理。子網的大小可以改變,隨著全光技術的發展,子網可以逐步擴大。
      
      在這一背景下,ITU-T于1998年提出光傳送網(OTN)的概念取代過去全光網的概念。OTN是據網絡功能與主要特征定名,雖然它的最終目的是透明的全光網絡,但它不限定網絡的透明性,可從“半透明”開始,即在網中允許有光電變換,這就解決了全光網絡透明部分應該占多少的爭議。因此,可以說OTN是電網絡與全光網折衷的產物,是向全光網發展過程中的過渡產物。
      
     。3)OTN簡介
      
      OTN概念的一個重要出發點是子網內的全光透明性,而在子網邊界處采用O/E/O技術(這與目前WDM系統有著很大的區別,單純的WDM系統只采用線路傳輸技術,不涉及組網技術)。OTN在光域內可以實現業務信號的傳送、復用、路由選擇、監控,并保證其性能指標和生存性。OTN按照信號的波長來進行信號處理,因此,它對子網內傳送的信號的傳輸速率、數據格式及調制方式完全透明,這意味著光傳送網不僅可以透明傳送今天已經廣泛使用的SDH、IP、以太網、幀中繼(FR)和ATM等客戶信號,而且也完全可以透明傳送今后使用的新的數字業務信號。于是ITU-T開始提出一系列的建議,以覆蓋光傳送網的各個方面。由于OTN是作為網絡技術來開發的,許多SDH傳送網的功能和體系原理都可以仿效,包括幀結構、功能模型、網絡管理、信息模型、性能要求、物理層接口等系列建議。應該說2000年之前,OTN的標準化基本采用了與SDH相同的思路,以G.872光網絡分層結構為基礎,分別從網絡節點接口(G.709)、物理層接口(G.959.1)、網絡抖動性能(G.8251)等幾方面定義了OTN。
      
      2000年以后,由于自動交換傳送網絡(ASTN)和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概念的出現,OTN的標準化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是增加了許多智能控制的內容,利用獨立的控制平面來實施動態配置連接管理。相應地對G.872也作了比較大的修正,但涉及物理層的部分基本沒有變化,例如物理層接口、光網絡性能和安全要求、功能模型等。涉及G.709光網絡節點接口幀結構的部分也沒有變化,變化大的部分主要是分層結構、網絡管理。
      
      OTN綜合了SONET/SDH的優點和DWDM的帶寬可擴展性,并且還將SONET/SDH的OAM&P功能移植到DWDM光網絡。
      
      OTN采用的主要關鍵技術是光交叉連接技術、DWDM傳輸技術、光域內的性能監測和故障管理技術。由于OTN采用了光交叉連接技術,因此,光傳送網具有極強的重新配置及保護、恢復能力。光傳送網可以進行波長級、波長組級和光纖級靈活重組,特別是在波長級可以提供端到端的波長業務。以光分插復用器(OADM)和光交叉連接設備(OXC)為主的節點技術已經趨于成熟。目前,雖然OTN還缺乏光域內完整和足夠的性能監測手段和故障管理能力,但光的3R再生技術正在取得進展。
      
      2.超長距離傳輸與OTN
     。1)超長距離傳輸及其關鍵技術
      
      光纖通信問世以來,一直向著兩個目標不斷發展。一是延長中繼距離,二是提高傳輸速率。光纖的吸收和散射導致光信號的衰減,光纖的色散將使光脈沖發生畸變,導致誤碼率增高,信號傳輸質量降低,限制了通信距離。為了滿足長距離傳輸的需要,必須在光纖線路上加入中繼器,以補償光信號的衰減和對畸變信號進行整形。傳統的中繼器是采用光—電—光的工作方式,電信號的響應速度有限,中繼站的電子設備便成了高速傳輸的“瓶頸”。過去十年中,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的應用大大增加了無電中繼的傳輸距離;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已成功地應用于光通信系統,極大地增加了光纖中可傳輸信息的容量,降低了系統的成本。光纖通信技術正向著超高速、大容量的方向發展,并且逐步向全光網絡演進。但隨著波分復用信道數的增加,單通道速率的提高,光纖的非線性效應成為限制系統性能的主要因素,長距離傳輸必須克服色散和非線性效應的影響。
      
      下一代實現超長距離傳輸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編碼調制技術、光放大器技術、色散補償技術、動態均衡技術、前向糾錯技術、孤子技術、可配置OADM技術等。
      
      新型的編碼方式主要有:RZ碼、CS-RZ碼、Super NRZ碼等。RZ碼的優點是平均功率低,對非線性容限能力有了提高,相對于NRZ碼,接收端的OSNR可以提高1~2dB。且隨著調制技術的成熟,成本不會增加很多。
      
      目前比較引人注目的喇曼光纖放大器(RFA),利用了光纖中的SRS(受激喇曼散射)效應,使信號與一個強泵浦波同時傳輸,并且其頻率差位于泵浦波的喇曼增益譜寬之內,此信號可被光纖放大。喇曼放大器的一個特點是有很寬的帶寬,可以在任何波長處提供增益,只要能得到所需的泵浦波長,并且增益介質是光纖,可以制成分立式或分布式的放大器,另外一個顯著優點是噪聲低,可以滿足在小信號放大時對OSNR的要求。
      
      在10G以上的高速系統中,必須考慮色散補償問題。最常用的色散補償的方法是使用色散補償光纖(DCF),它在1550nm波段有很大的負色散,可以補償常規光纖的色散。但DCF的色散斜率與常規光纖不能完全匹配,導致不能在多個波長上同時精確地補償色散效應,有殘余的色散,尤其對于G.655光纖,色散斜率的補償比較困難。
      
      對于高速率長距離系統,除了在光域上提高OSNR,還可以在電域上進行編碼糾錯。目前比較流行的辦法是采用前向糾錯FEC,能在接收端光信噪比OSNR較低的情況下依然獲得較佳的誤碼性能指標。新版G.707建議中利用SDH的段開銷SOH中空余字節P1、Q1以BCH-3碼方式增加了FEC選項,應用到高速SDH系統上預期可獲得2dB的誤碼性能改善。如希望得到更多的改善,則可使用帶外FEC,例如super FEC和enhanced FEC,最高可以獲得8dB誤碼性能改善。
      
      OADM是新一代超長距離DWDM系統中的重要器件,已研制出的OADM有波分復用器和解復用器的組合型、Mach-Zehnder結構中的光纖光柵型、將光波導、Mach-Zehnder結構及干涉濾光片集成在一起的平面集成型,它們都以固定波長工作,F在國內的絕大部分廠家的OADM都是采用介質薄膜干涉濾波器作為合/分波器,采用并行結構,固定地上下某幾個波長。國外的全波可配置的OADM也正在開發之中,并且取得了很大的進展。2004年2月28日,由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863計劃“WDM超長距離光傳輸技術研究與實現”項目成功通過了863項目驗收委員會的驗收,全部測試項目均達到或優于指標要求。此舉代表著中國通信領域的一項重大技術獲得突破和創新,其商用前景廣闊。
      
     。2)無電中繼傳輸距離決定OTN透明子網大小
      
      基于ITU-T G.872和G.709的光傳送網是下一代的骨干傳送網,所有的客戶信號都能在光傳送網中傳輸。這種將客戶信號進行打包處理以便在OTN中傳輸的技術稱為數字包封技術,經過數字包封處理后的客戶信號仍然是電信號,需要將其加載到某一或某些波長上,以實現光域內的傳送、復用、路由選擇、監控,并保證其性能指標和生存性。
      
      那么以波長攜帶的信號能傳輸多遠呢?這取決于光信號的無電中繼傳輸距離。無電中繼傳輸距離越長,透明子網覆蓋范圍就越大;反之,無電中繼傳輸距離短,透明子網覆蓋范圍就小。因此可以說無電中繼傳輸距離的長短決定了OTN透明子網的覆蓋范圍。
      
      目前的OTN實際上由若干OTN子網或稱為光學島構成,因此光信號要繼續傳送或建立更大范圍內的網絡,就必須進行3R(Reamplifying、Reshaping、Retiming,即放大、整形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關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 領測軟件測試網合作伙伴 | 廣告服務 | 投稿指南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領測軟件測試網)|領測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9號北京理工科技大廈1402室 京ICP備2023014753號-2
    技術支持和業務聯系:info@testage.com.cn 電話:010-51297073

    軟件測試 | 領測國際ISTQBISTQB官網TMMiTMMi認證國際軟件測試工程師認證領測軟件測試網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