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中web站點性能測試經驗點滴
性能測試在軟件的質量保證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的測試內容豐富多樣。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將性能測試概括為三個方面:應用在客戶端性能的測試、應用在網絡上性能的測試和應用在服務器端性能的測試。通常情況下,三方面有效、合理的結合,可以達到對系統性能全面的分析和瓶頸的預測。
接下一針對web站點性能測試,從測試工具的角度,介紹幾點經驗。
1、在執行客戶端并發性能測試的過程中,需要同時監控數據庫服務器、web服務器以及網絡資源等使用情況,以便對系統的性能做全面評估。
2、錄制的腳本需要編輯,有時需要手工編寫腳本。盡可能去錄制腳本,然后在其基礎上編輯腳本。手工編寫腳本需要注意既能模擬負載壓力,又符合腳本的后臺處理方式。
3、設置數據池,實現變量替換常量(參數化)。為了真實模擬負載,數據池是經常使用的有效手段。
4、利用動態數據處理技術(關聯)。對某些動態值,每次執行它都在變化,如果不加處理,往往導致負載測試失敗。
5、設置并發集合點。在腳本中設置并發集合點,可以將錄制的完整操作過程分解為一個個小的并發交易。
6、混合業務批量執行。單獨的業務并發操作,有可能會忽略資源爭用、鎖沖突等問題,在web站點負載壓力測試方案中,一定要考慮多種業務混合執行,并發性能測試。
7、模擬用戶數的遞增遞減。我們知道在真實的情況下,高峰期負載壓力的到來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樣的道理,高峰期的結束也有一個過程。在工具中我們使用虛擬用戶數的遞增與遞減來模擬這種情況。
8、合理設置交易之間的時間間隔(思考時間)。交易之間的時間間隔代表了負載程度的高低,為了模擬不同的負載,經常需要調整此時間間隔。
9、模擬IP地址變量的技術(IP欺騙)。并發訪問需求量不大的系統,每個不同的虛擬用戶使用不同的IP地址訪問服務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10、超時的設置。這項設置與系統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中間件服務器等超時設置有關,建議工具的設置值大于等于系統服務器的設置值。此值如果設置不合適,可能會使負載壓力測試過程報錯,并且這個錯誤是由測試工具本身導致的。
11、并發用戶連續執行交易數的設置。每個虛擬用戶在并發時,串行循環執行的交易數建議設置為3-5個。
12、錯誤跟蹤。測試期間的報錯是故障定位的主要依據,應分清錯誤的來源,包括服務器端錯誤、客戶端錯誤以及網絡錯誤。
13、盡量將執行負載測試的機器合理分布。將負載生成器布置在不同的網段,有利于模擬來自不同用戶群的負載。
14、并發用戶數量極限點。壓力測試的目的是測試系統能支持的最大并發用戶數。
15、負載生成器的資源使用率也有必要監控。負載生成器的資源使用超出范圍,導致模擬客戶端并發請求失敗。
16、工具參數的配置。不同的參數配置有可能會導致測試失效,也有可能產生不同的測試結果。根據實際負載壓力需求正確地配置參數,就可以保證達到真實地模擬負載,并得出正確的測試結果。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