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相投資顧問的專家預測,軟件行業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7.2%,增長最快的是軟件外包子行業,其次是管理軟件和系統集成;而硬件行業未來5年增速只有9.3%。并且,當前硬件行業市盈率要高于軟件行業。因此軟件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國內產業發展環境向好
隨著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的變化,軟件產業的全球性結構調整日益加劇,由軟件和服務主導型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軟件產業已經成為目前全球企業競爭的焦點。20世紀90年代以來,軟件產業年均增長率達到12%,是同期全球經濟增長率的5倍以上。
在我國,隨著國家扶持軟件產業政策的陸續出臺,融資環境的改善以及知識產權意識的不斷加強,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環境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據統計,2007年1-11月,軟件產業實現收入4968億元,同比增長20.0%,軟件產業收入占電子信息產業的比重達到了11.2%,高于電子信息產業的整體收入增速0.1個百分點。其中11月份軟件產業實現收入更是達到了532億元。
另外,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在計算機銷售量持續攀升的刺激下,社會對商業軟件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提高,這一方面致使國內原有的軟件企業在軟件設計能力和設計水平上更趨于完善,另一方面也促使更多新的軟件企業進入這個產業鏈,使軟件分工更為清晰。
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軟件行業仍將保持飛速的發展,軟件服務業的收入比重會不斷加大。
軟件外包加速產業發展
軟件外包是軟件行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這種方式能夠促使軟件制造商的分工更為細致、不同企業之間的結合更為緊密,從而促使整個軟件行業設計水平的迅速提高。
國內的軟件和服務離岸外包市場在2006年增長率高達43%,軟件外包市場開始進入成長早期。IDC預測,未來5年軟件外包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將接近40%。有專業人士預計,在未來10年內,中國軟件外包市場將呈現高增長態勢,市場規模在未來10年增長將超過10倍。
相對于國外軟件企業而言,國內軟件企業雖然在技術人員的工資成本、軟件開發人員數量規模以及外語水平等多方面占有優勢,但是,中國軟件在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占美國發包市場的份額不到1/100。這意味著,中國軟件外包業務發展空間巨大。
而當初與中國幾乎同時起步印度軟件業由于抓住了軟件外包這個機遇,將國內所培養的軟件大部分人才從事于軟件外包行業,全力開發國際市場,取得了絕對領先的成功。如今國內,幾乎所有軟件企業都認為外包業務是最具利潤增長潛力的領域。
離岸外包業務的需求方來自發達國家,多為大企業,也有中小公司。雖然在定價能力上需求方占有優勢,但是需求方通常不過分壓低價格,而是有意預留利潤空間給供給方,因為需求方最為關注的是質量而非價格,把項目轉包給中國開發已節省了很多成本。
軟件和服務離岸外包業務的利潤率并不會因為行業規模發展而減少。中國正在起步階段,隨著銷售規模增加,企業將因進入規模經濟而使銷售利潤率提升。從供需平衡看,供給不足將長期存在,項目利潤率下降的可能性極小。從印度經驗看,兩家最大外包企業的銷售利潤率長期保持在較高水平。
國產軟件借上市走強
據權威機構預測,2008年軟件行業的預期市盈率將達33.0倍,高于滬深300的28.8倍;硬件行業2008年預期市盈率達到37.9倍。但是考慮到2008年軟件行業可有40%的業績成長率,而硬件行業業績增長率只有15%,因此軟件行業存在較好投資機會。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