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將軟件過程能力成熟度劃分為五個等級,除等級l外,每個成熟度等級被分解成幾個關鍵過程區域(簡稱為KPA),指明為了改進其軟件過程組織應關注的區域。關鍵過程區域將識別出為了達到基本成熟度等級所必須解決的問題。 每個關鍵過程區域將識別出一串相關活動,當這些活動全部完成時,能達到一組增強過程能力至關重要的目標。每個關鍵過程區域按定義存在于單個成熟度等級上。達到關鍵過程區域日標的途徑呵能因項目而異,這是因為在應用領域或環境E有差異。
不過,為了使組織實現某個關鍵過程區域,必須達到該關鍵域的全部目標。當在連續的基礎上對所有項目均已達到~個關鍵過程區域目標時,可以說,該組織達到了以此關鍵過程區域為特征的過程能力規范化這里經常使用的“關鍵”一詞,蘊含著我們在實現一個成熟度等級過程中,存在并不關鍵的過程區域和若干過程。cMM并不仔細描述所有與開發和維護軟件有關的過程區域t而是鑒別出過程能力的關鍵決定因素,cMM中描述的就是這些因素。盡管其他問題也影響過程的性能,但我們只鑒別出關鍵過程區域的原斟是它們在改進組織軟件過程能力上最有效,它們是達到一個成熟度等級的必要條件。為了選到一個成熟度等級,必須實現該等級上的全部關鍵過程區域。為了實現一個關鍵過程區域,必須達到該關鍵區域的每一個目標。目標概括一個關鍵過程區域的關鍵實踐,可用來確定一個組織或一個項目是否已有教地實現該關鍵過程區域。目標表明每個關鍵過程區域的范圍、邊界和意圖。
隨著組織晉升到過程成熟度的更高等級,在每個關鍵過程區域匕應進行的具體實在內容上將有所發展。例如,等級2上軟件項目策劃關鍵過程區域所描述的項目估計能力中的許多項必須進化,以便能處理在等級3、4、5上可得到的、附加的項目數據。當采用已定義軟件過程來管理項目時,等級2的軟件項目策劃及軟件項日跟蹤和監督進化為等級3上的集成軟件管理
cMM的關鍵過程區域表示一種描述組織如何成熟的方法。確定這些關鍵過程區是基于多年來在軟件工程和軟件管理方面的經驗及五年多在軟件過程評估和軟件能力評價方面的經驗。
本節依據cMM等級的順序一一討論其思想。
· 初始級(等級1):軟件過程的特點是無秩序的,偶爾甚至是混亂的。幾乎沒有什么過程是經過定義的,成功依賴于個人的努力
· 可重復級(等級2):已建立基本的項目管理過程去跟蹤成本、進度和功能性。必要的過程紀律已經就位,使具有類似應用的項目,能重復以前的成功
· 已定義級(等級3):管理活動和工程活動兩方面的軟件過程均已文檔化、標準化、并集成到組織的標準軟件過程。全部項目均采用供開發和維護軟件的組織標準軟件過程中一個經批準的剪裁本。
· 已管理級(等級4):已采集詳細的有關軟件過程和產品質量的度量程還是產品均得到定量了解和控制。
· 優化級(等級5):利用來自過程和來自新思想息,使持續過程改進成為可能。
1 可重復級
等級2 上的關鍵過程區域集中關注軟件項目所關心的的事情。下面列出對等級2上每個關鍵過程區域的描述。
(1)需求管理
目的是在顧客和軟件項目之間建立對顧客需求的共同理解顧客需求將由軟件項目處理。與顧客的協議是策劃和管理軟件項目的基礎。對與顧客關系的控制依靠遵循有效的更改控制過程。
(2)軟件項目策劃策劃
目的是制定進行軟件工程和管理軟件項目的合理計劃。這些計劃是管理軟件項目的必要基礎(正如在軟件項目跟蹤和監督中所描述的)。沒有切合實際的計劃不可能實旖有效的項目管理。
(3)軟件項目跟蹤和監督 。
目的是建立對實際進展適當的可視性,使管理者在軟件項目性能顯著偏離軟件計劃時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4).軟件子合同管理
目的是選擇合格的軟件子承包商,并有效地管理它們。它把用于基本管理控制的需求管理、軟件項目策劃、軟件項目跟蹤和監督等關鍵過程區域所關注的事情.與軟件質量保證以及軟件配置管理等過程區域中必不可少的協調結合在一起.并且在合適時對子承包商實施這項管理。
(5)軟件質量保證
目的是給管理者提供對軟件項目正采用的過程和正在構造的產品恰當的可視性。軟件質量保證是絕大多數軟件工程過程和管理過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6)軟件配置管理
目的是在項目的整個軟件生存周期中建立和維護軟件產品的完整性,軟件配置管理是絕大多數軟件工程過程和管理過程不可缺少的部分。
2已定義級
等級3的關鍵過程區域既闡述項目的問題,又闡述組織的問題,這是因為組織建起對所有項目有效的軟件l:程過程和管理過程規范化的基礎設施。下面列出對等級3上每個關鍵過程區域的描述。
(1)組織過程焦點
目的是規定組織在改進其整體軟件過程能力的活動方面的職責。組織過程焦點活動的主要結果是一組軟件過程財富,它們在組織過程定義中加以描述。正如集成軟件管理所描述的,這些財富供軟件項目使用。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