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解釋執行
不同于C++語言的編譯執行,Java程序采用解釋執行的方法。在系統編譯運行Java程序時,Java編譯器將Java程序轉化為字節碼,字節本身帶有編譯時產生的信息,減輕了連接時系統的開銷,在運行時,解釋器將編譯得到的字節碼進行解釋執行。
8.高效性
雖然解釋執行的效率會比較低,并且在系統中額外加載一個JVM (Java虛擬機),增加了系統的負荷,但是由于字節碼很容易直接被轉化為一些特定的CPU可識別的機器代碼,因此執行效率非常高。另外在編譯時還可以通過優化字節碼來生成更高效的代碼,同時在Java語言中提供的多線程技術也為提高程序執行的效率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9.多線程
在處理許多大規模并發、同步和共享事務的時候,多線程技術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Java語言的多線程技術,為實現網絡大量并發事件處理提供了良好的編程模式。
10.動態性
Web應用對系統的可擴充性、可伸縮性要求很高,Java語言為這種要求提供了實現方法。在Java語言中,類本身是可擴展和可伸縮的,可以增加或者刪除新的方法或者屬性等。同時Java語言還提供了很多編程接口,用來支持多重繼承,提高了類繼承的靈活的擴展性。
11.Applet的特點
嵌入式程序設計也是Java語言的一大特點。Applet程序是一種特殊的Java應用程序,它通過嵌入網頁發布到Web上。在HTML頁面中嵌入Applet程序,使互聯網上的信息系統具有更好的動態性和交互性。Applet類作為Java語言的一個基本的類庫,提供了很好的程序設計模式,編寫此類應用程序時,通過繼承Applet類,用戶就只需要考慮相應的方法實現,而不需要過多地注意窗口如何創建,事件如何被處理等基本問題,從而大大簡化了程序設計的復雜度。
1.2 Java語言的實現機制
考點2:
1.JVM(Java虛擬機)
Java語言是一種解釋執行的語言,Java編譯系統先將源文件(.java)編譯為字節碼文件(.class),然后再由Java虛擬機解釋執行字節碼文件。字節碼不可以直接在操作系統上運行,而只能通過虛擬機解釋執行,因此虛擬機將字節碼程序和操作系統及硬件分開,使得Java程序能在異構平臺上執行。虛擬機執行過程有3個特點:多線程、動態鏈接和異常處理。
2.垃圾回收機制
Java語言提供了一個系統級的線程,實現對內存使用的監控,在程序不需要時回收閑置不用的內存,從而減輕了程序員對內存管理的負荷。
3.代碼的安全檢驗
除了對一般的編譯和解釋方面的語法、規則和格式進行檢查之外,Java語言還提供了訪問權限和類型轉換合法性的檢驗,操作數堆棧溢出檢驗及參數類型合法檢驗。另外,Java語言還提供了資源域概念,通過分配方案,設定不同的資源域,無需區分本地與遠程。
1.3 Java語言的體系結構
考點3:
JDK目錄結構
現在常用的JDK是j2sdkl.4.2版,以該版本為例,其目錄結構如下描述。
JDK\bin\ 包括編譯器、解釋器和一些基本工具。
JDK\demo\ 包括一些簡單的示例。
JDK\include\ 是Win32子目錄,包括本地方法文件。
JDK\jre\ 是Java程序運行環境的根目錄。
JDK\jre\bin 包括平臺運行時的工具和類庫的可執行文件和動態鏈接庫文件。
JDK\jre\lib 包括Java運行環境的代碼庫,默認安裝文件等。
JDK\lib 包括類庫文件。
JDK\src.zip 源代碼壓縮文件。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