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博客
    • 軟件測試視頻
    • 開源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論壇
    • 軟件測試沙龍
    • 軟件測試資料下載
    • 軟件測試雜志
    • 軟件測試人才招聘
      暫時沒有公告

    字號: | 推薦給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linux入門教程 第4章 X-Window與漢化

    發布: 2007-7-13 21:16 | 作者: 佚名    | 來源: 網絡轉載     | 查看: 43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領測軟件測試網    4.1 X-Window簡介

       要想成為一套優秀的操作系統,除了性能穩定、功能齊全之外,還應該擁有一個友好的操作系統,否則只會呆在研究室里,難以普及。
       在UNIX系統下,大多都是采用X Window做為圖形界面的。1984年,麻省理工學院與DEC制定了Athena計劃,這就是X Window 第一個版本。1988年1月成立了一個非盈利性的X聯盟,負責制定X Window的標準。在Linux出現后,Xfree86 Project Inc.基于Linux實現了一個開源的X Window系統:XFree86。
       X Window與其他的圖形界面系統相比,有幾個特點:
       Ø 良好的網絡支持:X Window采用了C/S網絡結構,程序間可以通過網絡來通信,而且有良好的網絡透明性,也就是說用戶不需知道程序在使用遠端主機資源。
       Ø 個性化的窗口界面:X Window并未對窗口界面作統一性的規范,程序員可以根據需求自行設計,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后面要介紹的GNOME與KDE。
       Ø 不內嵌于操作系統:X Window只定義了一個標準,而不屬于某個操作系統,因此可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上運行相同的X Window軟件。
       整個X Window由三個部分組成:
       Ø X Server:主要是控制輸出及輸入設備的程序,并維護相關資源,它接收輸入設備的信息,并將其傳給X Client,而將X Client傳來的信息輸出到屏幕上。所以不同的顯卡就需要選擇不同的X Server,在配置X Window時最主要的就是配置X Server
       Ø X Client:它才是應用程序的核心部分,它是與硬件無關的,每個應用程序就是一個X Client
       Ø X protocol:X Client與X Server之間的通信語言就是X protocol
      為了使得X Window更加易于使用,各個不同的公司與組織都針對其做了許多集成桌面環境。如AIX上的CDE,SUN的OpenServer,而在Linux下則主要是GNOME與KDE的雙雄會。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它們。

       4.2 GNOME簡介
       GNOME最初是由墨西哥的程序設計師Miguel De Icazq發起的,它受到了Red Hat公司的大力支持。它現在屬于GNU(GNU is Not UNIX)計劃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為用戶提供一個完整、易學易用的桌面環境,并為程序設計師提供強大的應用程序開發環境。
       1997年8 月,為了克服KDE所遇到的QT許可協議和單一C++依賴的困難,以墨西哥的Miguel de Icaza為首的250程序員就開始了一個新項目,完全從頭開始,這就是GNOME。經過14個月的共同努力,終于完成了這個工程,F在GNOME已得到了占Linux 市場份額最大發行商Red Hat 的支持,擁有了大量應用軟件,包括文字處理軟件Go,電子表格軟件Gnumeric,日歷程序GNOMEcal,堪與PhotoShop 媲美的圖形圖像處理軟件Gimp 等。
       現在GNOME與KDE成為了兩大競爭陣營,必將使得Linux更加易于使用。
      GNOME中還提供了大量的應用軟件,它們都放在GNOME的“開始”(一個小腳丫)à Programs中,包括了許許多多的應用軟件,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些:
       1. Applications:應用軟件
       1) Dia:一個工程圖編輯器,適用于繪制電路圖;
       2) Calendar:一個集日歷與日程表于一身的好工具;
       3) Address Book:一個通訊錄
       4) GEdit:一個功能類似于Windows下的記事本的文本編輯器;
       5) Gnumeric:Linux下的一個類似于EXCEL的電子表格軟件;
       6) Time tracking tools:一個用于提醒時間的小工具;

       2. Games:游戲軟件
       1) Gnome Milnes:GNOME下的掃雷;
       2) Gnibbles:貪吃蛇游戲;
       3) Freecell:Windows下的空當接龍游戲;

       3. Graphics:圖形處理軟件
       1) Electric Eyes:一個十分優秀的圖形處理軟件,可謂GNOME下的AcdSee呀!
       2) XPDF:一個在Linux閱讀PDF文檔的工具;
       3) The Gimp:一個十分優秀的繪圖軟件,與Photoshop很象!

       4. Inte.net:Internet應用軟件
       1) Dialup Configuration Tool:一個界面十分友好的拔號上網設置工具;
       2) gFTP:一個FTP客戶端
       3) pine:一個E-Mail客戶端軟件
       4) Netscape :大名鼎鼎的瀏覽器軟件,被微軟從Windows平臺擠下來的
       5) RH Network monitor:網絡流量顯示

       5. Multimedia:多媒體軟件
       1) Audio Mixer:聲音控制器
       2) CD Player:CD播放器
       3) XMMS:與Winamp是一個模子里出來的


       4.3 KDE簡介
       KDE項目在1996年10月發起的,其目的是在X-Window上建立一個完整易用的桌面環境。KDE現在除了擁有KFM(類似于IE4.0)、KPresenter(類似PowerPoint)、KIllustrator(類似CorelDraw或 Illustrator)等重量級軟件,還有體貼用戶的GUI配置軟件可以幫助用戶配置Unix/Linux,使其深受使用者歡迎。
       但由于KDE是基于由TrollTech公司開發的Qt程序庫的,所以也受到了許多批評。雖然Qt本身作為一基于C++的跨平臺開發工具是非常優秀,但可惜的是它不是自由軟件。Qt的License允許任何人使用Qt編寫免費軟件及免費拷貝給其他用戶使用,但如果利用Qt編寫非免費軟件則需要購買他們的License。更重要的是任何人都不可以隨意修改Qt源代碼。如果TrollTech公司更改Qt License、公司倒閉或給人收購等都會令KDE前功盡棄。
       在KDE中,也有許許多的應用軟件,它們被分組放在“開始”(一個K字)菜單中,說實在的,我感覺KDE的軟件應用比GNOME更多,圖形界面也更好。
       1. Office:辦公軟件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Koffice套件。
       1) Kword:字處理軟件
       2) Kspread:象Excel的電子表格處理軟件
       3) Kpresenter:一個類似于PowerPoint的演示軟件
       4) Kchart:一個電子圖表軟件
       5) Kiiiustrator:一個電子出版軟件

       2. Develop:開發工具
       1) Kdevelop:一個KDE下的集成開發環境

       3. Applications:應用軟件
       1) Advanced Editor:一個增強型的文本編輯軟件
       2) Emacs:這是一個功能強大的編輯軟件,在GNOME中也有,它的原形是字符終端下的Emacs
       3) Organizer:一個日程安排軟件

       4. Internet:Internet軟件
       1) Kppp:一個十分友好的拔號上網配置工具
       2) Kmail:一個十分漂亮的Email 客戶端,有點象Outlook!
       3) Chat Client:一個IRC客戶端
       4) KPPPLoad:一個網絡流量工具
       5) Netscape:大名鼎鼎的WEB瀏覽器,在GNOME中也有集成

       4.4 使用窗口管理器
       Red Hat Linux 7.1默認安裝后,X Window將使用GNOME做為窗口管理器,除非你在安裝時將GNOME去掉,而選擇了KDE包。通常我們可以將這兩個包都安裝上,到使用的時候再選擇。
       1) 在字符終端下執行以下命令,則以后X Window的窗口管理器都成了KDE:
       # switchdesk KDE
       2) 如果你又不想使用KDE了,則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轉回GNOME:
       # switchdesk GNOME

       4.5 漢化Red Hat Linux 7.1
       1.安裝 TrueType 字體
       要在系統里使用中文TrueType字體,最好先禁用xfs字體服務器, xfs在啟動時會自動更新字體目錄下的fonts.dir文件,這樣會影響到我們所作的修改。
      以root身份登陸,然后執行setup工具,在Service中關閉xfs。
       1)修改XF86Config-4 配置文件
       進入/etc/X11目錄,用vi編輯XF86Config-4文件,如下進行相應的修改:

       Section "Files"
       # FontPath "unix/:7100" ;注釋掉這一行,加入下面的幾行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misc:unscaled"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75dpi:unscaled"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100dpi:unscaled"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misc"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Type1"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Speedo"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75dpi"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100dpi"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TrueType"
       EndSection

       Section "Module"
       Load "dbe" # Double-buffering
       Load "GLcore" # OpenGL support
       Load "dri" # Direct rendering infrastructure
       Load "glx" # OpenGL X protocol interface
       Load "extmod" # Misc. required extensions
       Load "v4l" # Video4Linux
       Load "xtt" ;加入這一行
       EndSection
       2)獲取字體文件simsun.ttf
       新建一個目錄:/usr/X11R6/lib/X11/fonts/TrueType ,然后將Windows所在的分區mount上來,然后將simsum.ttf復制到該目錄。
       3)生成字體列表
       cd /usr/X11R6/lib/X11/fonts/TrueType
       # ttmkfdir>fonts.dir
       # vi fonts.dir 修改字體列表文件,使其與下面類似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p-0-ascii-0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p-0-fcd8859-15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p-0-iso8859-1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p-0-gb2312.1980-0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p-0-koi8-r
       #cp fonts.dir fonts.scale
       4)修改 gtk 的字體定義
       # vi /etc/gtk/gtkrc.zh_CN
       修改后的內容如下:
       style "gtk-default-zh-cn" {
       fontset = "-misc-SimSun-medium-r-normal--14-*-*-*-*-*-*-*"
       }
       class "GtkWidget" style "gtk-default-zh-cn"

       2.安裝中文輸入法Chinput 3.0.1
       1)首先下載以下幾個軟件包:
       Chinput-3.0.1-1.i386.rpm
       pth-1.3.7-3.i386.rpm
       unicon2-im.tar.gz
       2)然后安裝:
       # rpm -ivh pth-1.3.7-3.i386.rpm
       # rpm -ivh Chinput-3.0.1-1.i386.rpm --nodeps
       # cp unicon2-im.tar.gz /usr/lib
       # cd /usr/lib
       # tar vfxz unicon2-im.tar.gz
       # rm unicon2-im.tar.gz
       # ln -s libstdc++-2-libc6.1-1-2.9.0.so libstdc++-libc6.1-2.so.3
       3)修改Chinput的一些配置
       # cd /usr/lib/ZWinPro
       # vi Chinput.ad 修改以下幾個地方
       ...
       chinput.gblocale=zh_CN.gb2312
       chinput.big5locale=zh_CN.gb2312
       ...
       chinput.gbfont=-misc-SimSun-medium-r-normal--14-*-*-*-*-*-gb2312.1980-0
       chinput.big5font=-misc-SimSun-medium-r-normal--14-*-*-*-*-*-gb2312.1980-0
       ...
       (注意:在這個文件里不能出現空格,只能用 Tab 代替)
       4)修改~/.bashrc文件,新增以下幾行:
       export LC_ALL=zh_CN.GB2312
       export LANG=zh_CN.GB2312
       export XMODIFIERS=@im=Chinput

       3.漢化 GNOME
       重啟后,執行startx時,你在GNOME中就可以顯示中文了。緊接著,你可以通過在Program->設定->Session->Startup Programs里面把chinput加入啟動運行程序里面就完成了 GNOME的中文環境和輸入法的安裝了。

       4.漢化 KDE
       如果是KDE系統,則打開 Preferences->Personalization->Country & Language,選擇中文,再打開 Look & Feel->Fonts,選擇相應的字體,并把字符集改成gb2312.1980-0。最后再打開桌面上的 Autostart 目錄,新建一個應用程序( Chinput )的連接,以后每次啟動后就可以使用中文輸入法了.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關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 領測軟件測試網合作伙伴 | 廣告服務 | 投稿指南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領測軟件測試網)|領測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9號北京理工科技大廈1402室 京ICP備10010545號-5
    技術支持和業務聯系:info@testage.com.cn 電話:010-51297073

    軟件測試 | 領測國際ISTQBISTQB官網TMMiTMMi認證國際軟件測試工程師認證領測軟件測試網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