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人員進行單元測試
設計人員驗證單元測試;進行組合測試
需求人員驗證組合測試;進行系統測試
測試部進行α測試
市場中心組織用戶進行β測試
遞交產品管理部/用戶
二、說明
1、 編碼人員進行單元測試工作,以規范的格式提交可運行的程序模塊;單元測試結果由設計人員進行核實和驗證;
2、 設計人員確認移交產品各項功能完備和穩定性之后,進行組合測試;組合測試結果提交需求人員進行核實和驗證;
3、 需求人員確認移交產品各項功能完備和穩定性之后,進行系統測試;系統測試結果經產品/項目經理核實和驗證后,提交測試部進行測試;
4、 各項測試未通過或驗證不合格,重復上一步工作;
三、測試計劃
主要描述測試工作的工期、人員安排、設備和測試環境的建立、測試記錄統計、問題反饋、糾錯處理、接口狀態描述、測試用例及其數據描述等。
四、測試準備
根據測試計劃,在進行各項測試之前,應準備和配備相應資源、硬件環境、網絡環境、運行環境、測試數據、參數設置、測試準則、人員及人員培訓。
五、測試依據
主要包括:測試計劃、需求說明書、OOA文檔、OOD文檔、上階段測試記錄、上版本用戶反饋意見記錄等等。
六、OOT描述
在測試過程中繼續運用OO技術,以OO技術為中心進行軟件測試,以更準確地發現程序錯誤并提高測試效率:
單元測試:由實現人員在編碼結束時進行測試
1. 以對象的類作為基本測試單位,查錯范圍主要是類定義之內的屬性和服務,以及有限的對外接口(消息)所涉及的部分;
2. 對父類測試完成后,子類的測試重點只是那些新定義的屬性和服務;
3. 組合測試、系統測試和測試部測試
通過捕捉OOA和OOD模型信息,檢查程序和模型不匹配的錯誤。
七、測試記錄
參見附錄《測試記錄表》
1、測試問題記錄要求
1) 問題描述正確
2) 錯誤過程記錄完整
3) 界面提示記錄完整易懂
4) 錯誤出現操作步驟詳細
2、判別錯誤種類
可重復錯誤、不可重復錯誤、死機性錯誤、系統數據被破壞性錯誤、數據流程錯誤、打印錯誤、需求錯誤、設計錯誤、邏輯性錯誤、控制性錯誤、幫助或提示錯誤、菜單術語錯誤、計算錯誤、安裝錯誤、其他錯誤等等
3、問題記錄原則
1) 一次性原則
運行錯誤出現一次必定有錯誤。
2) 三次性原則
測試人員應盡量保證記錄的問題出現三次。
八、測試反饋和處理
描述測試的處理流程:
1) 處理安排
立即修改的問題
暫緩修改的問題
最后改正錯誤
2) 測試記錄傳遞
要求:
測試人員將測試記錄分類后傳遞給程序員、項目經理、部門經理(項目/產品經理、測試部經理)。
九、測試總結報告
格式:見附錄
十、緊急放行規定
緊急情況下,處于開發階段,測試中出現的某項“不通過”,在不影響下一階段開發、不影響產品結構的情況下,經批準后,可以放行進行下一階段開發。但測試部必須做好記錄,并采取措施進行跟蹤和處理。
十一、其它
與測試有關的須說明的其它問題。
附錄
F.1 測試記錄表
產品/模塊名稱: 版本號: 時間: 負責人: 編號:
錯誤編號 功能號 錯誤種類 現象 測試人員 開發人員反饋 備注說明
發現人 發現日期 備注說明 解決日期 解決人
F.2 測試項目登記表
測試項目登記表
(開發人員填寫部分)
待測項目名稱:( )
申請人: ( )
申請時間: ( )
測試要求: 單機版測試( ) 網絡版測試( )
測試環境----WIN95/98(中文)( ) win2000/NT4.0(中文)( )
WIN95/98(英文)( ) win2000/NT4.0(英文)( )
測試重點----功能測試( ) 穩定性測試( ) 產品測試( )
保留測試數據 是( ) 否( )
預計測試所需時間( )天
預計測試所需人員( )人
備注:(詳細要求)
產品/項目經理(簽字):
F.3 測試總結報告
產品/項目名稱:
產品/項目經理:
測試工作安排和實施情況
測試時間:
測試負責人:
測試人員:
測試人員分工安排
測試人員負責安裝、加密、系統功能、系統性能方面的部分測試。
本次測試實施部分
安裝:
加密:
系統功能:
系統性能:
測試準備工作
應提供的文檔資料 是/否提供 應提供的部門
需求說明 研發中心
設計說明 研發中心
功能列表 研發中心
產品質量檢測規范(試用版) 產品管理部
測試環境:
測試工具:
測試方法:
測試人員工作情況總結(詳見功能列表和測試記錄表)
產品狀況和測試數據統計分析情況
測試數據:
產品狀況:
產品綜合評價
穩定性:
運行效率:
一致性(例如顯示和打印是否吻合等等):
操作簡潔性:
專業化程度等方面:
測試錯誤統計
一般按模塊進行錯誤統計
測試用例(演示數據):
測試記錄統計:
產品檢測結果:
附錄:測試記錄表、功能列表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