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概念探討
盧鋒認為,外包(outsourcing)一般指特定產品生產某個或若干工序、環節、區段轉移到企業外部完成,是對產品內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 生產方式的一個特定角度表達。服務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對象是勞務性投入,指服務品生產過程部分流程或制造品生產中勞務流程從特定企業內部轉到外部完成。如果外包的對象是屬于服務業內部的一個區段、環節、流程,則屬于服務外包。如果制造業的服務流程如財會管理、人事管理或者售后服務包出去,也叫服務外包。
外包的原結構是由發包方和接包方組成,至少存在兩個企業;也可能是多級的發包,一級發包方發給二級發包方,二級發包方再發給三級發包方……最后可以有n個環節的外包,將全世界連成了一個網絡。所以產品內分工、外包、供應鏈實際上都是同一個現象的不同表述。國際服務外包就是服務外包原結構中的發包方和接包方是在不同國家,在業內一般被稱為offshore outsourcing。這是從發包方角度來說的。如果是站在承接方的角度來說,也可以稱為inshore outsourcing。
從理論上來說,在國際服務外包中發展中國家既有可能是接包方,也有可能是發包方。但是在現實中,考慮到比較優勢,所以發展中國家更多的是承接服務外包。中國參與國際服務外包的方式主要是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服務外包雖然早已存在,但是過去十幾年興起的當代服務外包具有全新特點。當代服務外包一般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軟件和計算機服務外包(ITOs),另一類是商務流程外包(BPOs),就是把制造業里面原來不能包出去的部分也包出去,把原來不可貿易的部分變成可貿易的。
當代國際服務外包的經濟學觀察
從經濟分析思路考察,外包或服務外包興起,歸根到底是成本和利益相對比較力量推動經濟分工深化的結果。設想一個完全內置式生產系統轉變為一個高度外包型生產系統,這一轉型過程會使采取這一策略的企業獲取新增利益,同時也要支付額外成本。給定技術、制度等外生性因素,利益和成本比較決定外包或產品內分工理論意義上平衡點。技術和制度等外生條件改變,則會推動利益和成本相對平衡位置向有利或不利于外包擴大方向轉變。
服務外包的潛在利益來源包括比較優勢效應、規模經濟效應、經驗經濟效應、結構“瘦身”效應等等。通過外包也會產生額外的成本。這類成本主要包括信息交流成本、人員旅行溝通和協調的成本、信息外泄對方要挾等風險成本和協調跨境經濟活動制度性成本。上世紀90年代之后,外包能夠發展起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原因:信息技術革命降低信息傳遞成本;航空技術進步降低商務旅行成本;WTO規則和各國政策走向開放降低了跨境經濟活動的制度交易成本;、市場競爭程度提升對企業通過外包提高效率產生更大推動作用。
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問題和原因
盧鋒認為,雖然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取得初步成績,然而與一些國家經驗比較,或者與我國制造業參與國際分工水平比較,總體上來看我們在這一領域目前處于相對落后局面,如果不能盡快轉變有可能面臨正在興起的服務全球化浪潮中被邊緣化的風險。從規模來看,2005年我國計算機信息服務出口加上流程外包約為20億美元,只有加工貿易盈余1%,不到印度1/10,也落后于愛爾蘭、菲律賓等國。從承接外包內容構成看,主要集中在和制造業強項相聯系的軟件和IT服務外包方面,在潛力更大的商務流程外包方面只有少數比較成功案例。從市場結構看,主要從日本接單,在歐美等全球主流服務外包市場雖有個別成功案例,然而尚未全面進入和打開局面。企業平均規模較小和相對競爭力較低。
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存在問題背后有一些客觀原因。例如我國與印度等國比較,在適合服務外包人力資源條件、特別是具有熟練英語能力人才方面存在不足,對發展國際服務外包具有重要制約作用。另外我國制造業開放發展較快,對人才和資源吸引在客觀上也對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有不利影響。然而同時也應看到,我們對國際服務外包在一段時期重視不夠,有關政策調整相對滯后也對行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特別是在稅收優惠政策、外資準入和鼓勵政策、針對性知識產權保護以及人才培養方面缺乏切實有效措施,也是這一領域相對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促進發展國際服務外包政策建議
目前我國服務和軟件外包正面臨新一輪發展機遇。盧鋒認為,我們應當利用這一時機,通過綜合政策調整開創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新局面。對此提出十條政策建議。
一是從開放經濟發展全局層面認識承接服務外包重要意義。二是比照國際上其他國家類似政策,對承接國際服務外包企業實行大力度優惠政策,包括實行流轉稅零稅率原則,減免企業所得稅等。三是放寬服務外包領域外商直接投資政策門檻,把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列入國家鼓勵外商直接投資行業目錄。四是進一步完善與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立法和執法。五是對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某些關鍵環節如人員培訓、CMM5資質認證等提供必要資助。六是在有關部門指導幫助下,建立真正由業內企業主導和管理的服務外包行業協會。七是進一步改革電信體制,規范電信壟斷企業行為,通過降低電信資費緩解我國企業在這個成本項目上缺乏國際競爭力的壓力。八是鼓勵大學和職業學校大力培養不同層次既懂軟件又具備語言能力的人才。九是利用我國外匯儲備和財力比較充裕條件,通過在英語師資方面實行“請進來”和“送出去”方法,切實改進我國普通中小學英語教育水平。十是加強和改進對軟件信息服務以及流程服務外包統計。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