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評審主要工作方式是用文檔直接記錄評審結果,測試人員根據評審結果對用例進行升級修改。
測試部門內部評審––部門內部同行對測試策略的評審,評審的核心內容是測試策略和用例編制思路是否正確,以此來保證測試用例的有效性?梢越M織正式的評審,由用例的設計人員進行講解,然后大家共同評審;也可以把文檔發給部門的同事進行評審。內部評審有些象開發人員在單元測試中的交叉測試。
內部評審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項目會議,大家可以進行激烈的討論,共同探討用例編寫、交流經驗,這樣用例的編寫水平才能提高,同時可以進行一些創新。
評審方式中的外部評審最為重要。因為開發人員很容易發現用例中遺漏了什么內容,同時還可以發現錯誤的用例––因為存在對需求理解的偏差。用例外部評審可以理解為開發人員在查找測試人員編寫的“程序”缺陷。
通常情況下先執行內部評審,然后執行外部評審。很多時候,內部評審會被忽略,建議要進行內部評審。這樣至少有兩個好處:集思廣益和提高測試小組輸出文檔的質量。
3.2 管理方案
國內大多數IT公司在測試用例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無用例而執行測試:測試的初級階段,完全手工測試,測試執行工程中沒有測試用例作為執行依據,可能會按照需求進行測試;
有用例而不使用用例執行測試:已經編寫測試用例,但是受各種環境的影響,例如需求變動頻繁、編寫的用例過于簡單等,測試用例編寫后在實際工作中不能使用;
按照部分用例執行測試:隨著用例編寫水平的提高,部分測試用例可以在測試中發揮作用;
完全按照用例執行測試:組織建立了規范的項目管理過程,對測試用例進行規范的管理,執行測試用例以用例為準則來執行測試。
完全按照測試用例執行測試是一個公司測試水平的體現,測試用例管理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內容。測試用例管理的核心內容是版本管理。如果測試用例是采用文字編輯軟件例如word編寫,建議采用工具(例如Visual SourceSafe)對用例進行控制?梢詤⒄請D2進行。
編寫用例
用例評審
進入版本控制庫
用例修改
使用用例&維護&升級
圖2 測試用例管理示意圖
1、 編寫用例:測試工程師根據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等文檔編寫測試用例。
2、 用例評審:3.1小結說明了用例的評審。原則上用例像程序一樣,要經過多次的修改才可以通過,而實際工作中只進行一到兩次。
3、 用例修改:評審結束后,需要根據評審意見進行修改,修改后通常不再進行評審。建議在時間和人力資源比較充裕的情況下,對用例的評審要像測試開發部門的產品一樣,經過反復的評審和修改,然后正式投入使用,因為每次評審可能都有新的發現。
4、 使用用例:在執行任務時,從版本控制庫取出用例,執行時建議直接在用例上記錄測試結果。這樣做會帶來兩個好處:首先是下次測試時可以看見上次測試的結果記錄,可以起一個提醒的作用;其次可以一次性的把發現的缺陷輸入到缺陷跟蹤數據庫中,在輸入時可以進行綜合統計,避免輸入重復的缺陷。每次使用后送入版本控制庫中,進行版本的管理。
5、 用例升級/維護:隨著軟件產品的不斷修改、升級,對應的用例也需要升級和維護。針對同一個項目,可以根據需求的變更不斷進行維護;如果是產品,用例的維護則更加重要,要達到用例和產品的版本一一對應。
測試用例的管理還可以采用專門的測試軟件例如TestDirector等來進行管理,測試工具通常會具備上面的功能。如果有條件,建議采用集成華的測試工具,這樣更容易對測試執行全程進行監控,可以把測試需求、測試用例、缺陷管理統一起來,大大提高測試效率。
在測試用例管理規范化并成為測試的執行準則后,管理測試用例帶來的巨大好處開始逐漸顯現出來,測試用例成為評估測試和改進測試工作的主要依據,可以給工具帶來巨大的方便。例如可以通過測試用例的執行情況來統計分析執行結果,編寫測試報告,判斷軟件測試是否完成,通過統計測試覆蓋率、測試合格率、重要測試對象的合格率是多少來完成對軟件質量的評估;尤其是新員工到崗后,可以更容易介入工作。
總之,不管是性能測試還是其它測試都要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根據不同產品的特性進行用例編寫,最后按照要求完成測試,達到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在測試用例的編寫過程中,尤其要記得“創新”,如果長期依靠某一測試用例編寫模式、采用某些固定的模板,測試用例編寫工作肯定會停滯在某一層次上不再發展,一定要跟著測試對象的不斷變化來調整策略,在具體的工作中改進和提高,才能“開發”出優秀的測試用例!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