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疲勞強度性能測試:疲勞強度測試是在系統穩定運行下模擬較大的用戶數量、并長時間運行系統的測試,通過綜合分析執行指標和資源監控來確定系統處理最大業務量時的性能,主要目的是為了測試系統的穩定性。
(5) 大數據量性能測試:大數據量測試分為兩種:一種是針對某些系統存儲、傳輸、統計查詢等業務進行大數據量的測試,主要是測試數據增多時的性能情況,這類一般都是針對某些特殊的核心業務或者一些日常比較常用的組合業務的測試。
第二種是極限狀態下的數據測試,主要是指系統數據量達到一定程度時,通過性能測試來評估系統的響應情況,測試的對象也是某些核心業務或者日常常用的組合業務。例如系統的數據每年只備份轉移一次,可分別選擇一個季度、半年、一年作為參考,模擬輸入各個時間段的預計數據量,然后測試系統的性能,進而預估系統的性能走向。
由于大數據量仍然是為了測試系統的業務處理能力,因此大數據量性能測試可以獨立進行,也可以和前面的獨立、組合業務測試結合起來進行,主要由性能測試策略來決定。由于大數據量測試一般在投產環境進行,因此把它單獨獨立出來,和疲勞強度測試放在一起,在整個性能測試的后期進行。大數據量測試可以理解為特定條件下的核心業務或者組合業務測試。
(6) 網絡性能測試:網絡性能測試主要是為了準確展示帶寬、延遲、負載和端口的變化是如何影響用戶的響應時間的。在實際的軟件項目中,主要是測試應用系統的用戶數目與網絡帶寬的關系。
(7) 服務器性能測試(操作系統、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服務器性能測試分為初級和高級兩種形式!俺跫壏⻊掌餍阅軠y試”主要是指在業務系統工作或者進行前面其它種類性能測試的時候,監控服務器的一些計數器信息,通過這些數據對服務器進行綜合性能分析,找出系統瓶頸,為調優或者提高性能提供依據!案呒壏⻊掌餍阅軠y試”一般不由測試人員進行,由專門的系統管理員來進行,例如數據庫服務器由專門的DBA來進行測試和調優。本文主要討論在測試中常用到的“初級服務器性能測試”,既通過工具對服務器資源進行監控的性能測試。
(8) 一些特殊測試:主要是指配置測試、內存泄漏測試一些特殊的Web性能測試。這類性能測試或者和前面的測試結合起來進行,或者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會獨立進行,本文重點來討論前一種情況,因為后一種情況往往通過特有的工具、較大投入的進行,可以不作為性能測試的范疇來研究。
2性能測試通用策略
2.1性能測試策略通用方法
本節主要介紹一下通用的性能測試策略制定方法。性能測試策略一般從需求設計階段開始討論制定,策略的內容決定著性能測試工作投入多少資源、什么時間開始實施等后繼工作如何安排。其制定的主要依據是“軟件自身特點”和“用戶對性能的關注程度”兩個因素,其中軟件的自身特點起決定作用。
軟件按照用途的不同分為兩大類:系統類軟件和應用類軟件。系統類軟件對性能一般要求比較高,因此性能測試應該盡早介入。應用類軟件分為特殊類應用和一般類應用,特殊類應用主要指銀行、電信、電力、保險、醫療、安全等領域類的軟件,這類軟件使用比較頻繁,用戶較多,一般也要較早進行性能測試;一般類應用主要指一些普通應用,例如辦公自動化軟件、MIS系統等,一般應用類軟件多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性能測試策略,比如OA系統,可以早開始、也可以最后進行性能測試,這類軟件受用戶因素影響比較大。
用戶一般可以分為四類:即對性能特別關注、中等重視、一般關注、不怎么關注四類。這里這么劃分并不意味著用戶不關注性能測試人員就可以忽略性能測試。不過,用戶如果特別關注性能,測試人員也應該特別重視性能測試。表1列出了性能測試策略制定的基本原則。(注意:這里的用戶是廣義范圍的用戶,包括所有和我們的產品有利害關系的群體。因而不單單指最終使用產品的用戶,這些用戶既可以是為我們提出需求的產品部,也可以是公司的董事會,甚至是我們研發人員自己。)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1)“系統類軟件”、“特殊應用類軟件”應該從設計階段開始進行性能測試共,(2)制定性能測試策略的主要依據是由軟件的特點來決定,用戶的態度對策略會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決定因素。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