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過程中,最基本的任務莫過缺陷管理,如果沒有發現缺陷,也無法報告軟件缺陷,消除缺陷也無從談起。隨著對缺陷管理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測試工具已經為我們發現軟件中的缺陷打開了方便之門,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工具進行軟件測試工作中缺陷的發現和匯報,有效的提升IT系統質量呢?
第一步:規劃缺陷管理流程
實踐證明,只有展開全面徹底地規劃,才能讓缺陷匯報和解決流程提供有價值
的信息,使IT流程合理化。以下部分所描述的步驟是在創建匯報流程、定義缺陷安
全等級、記錄缺陷狀態和跟蹤所有修改的過程中會被采用的一些步驟。
發現“缺陷”
通過使用測試工具,在SDLC(軟件開發生命周期)中未被發現的所有和項目有
關的差異及問題都將匯報到管理工具中。美科利TestDirector針對不同的差異,清
晰的定義了NEW、OPEN、CLOSED等級別。當工具中開放了一個新的缺陷問題,我們
就要陸續開始登錄缺陷報告、定義缺陷安全等級、描述缺陷、指派相關人員展開最
初的調查、將差異轉交給相關的測試主管等工作。
缺陷解決會議
召開缺陷解決會議能確保所有缺陷都能涉及并得到有效解決。這種定期會議由
來自開發、項目管理、產品管理、和項目相關的業務團隊代表及測試主管共同參加
,就缺陷問題展開討論。測試主管在會議期間對測試工具進行信息更新,會議的中
心議題是對缺陷報告進行審核。有了測試工具提升的完備的報告,我們就可以依據
其嚴重程度和狀態情況,選擇處理的優先權
缺陷修復
缺陷解決會議后,缺陷將被分配給合適的小組主管,以便著手解決。這些小組
包括:開發小組、環境支持小組,或是業務團隊。通過管理工具對任務進行合理分
配,能更為高效地解決缺陷問題。
重復測試缺陷
被修復缺陷如果在環境缺陷中沒有代碼變更,將馬上展開重復測試,并立即關
閉。需要代碼變更的缺陷修復會涵蓋在一個版本打包中,從而展開重復測試,接著
將根據測試結果或者關閉缺陷,或者將缺陷重新開放。
第二步:定義缺陷狀態
每個缺陷都有一個狀態顯示,會在整個測試周期中得到隨時地更新。每次當缺
陷狀態有了更新,評論信息就會加入到缺陷的R&D評論欄中。測試工具中的缺陷狀
態一般會有以下幾種:
New:默認值,測試分析人員輸入一個新的缺陷時,其狀態為“New”。
Open:測試主管將缺陷狀態從“New”改為“Open”,并在一定的時間內(根據
缺陷嚴重程度)更新R&D評論信息,接著指派給適合的小組。
Fixed:當缺陷被修復并通過了聯合測試,開發人員將缺陷狀態從“Open”改為
“Fixed”。缺陷修復的周期取決于缺陷的嚴重程度。
Ready for Retest:當缺陷已經修復,并在一個build中完成了系統測試和識別
,項目/產品/發布經理將缺陷狀態更新為“Ready to Retest”。
On Hold:當該缺陷由于其它缺陷的阻礙而無法在build中實施重復測試時,測試
分析人員將缺陷狀態從“Ready to Retest”更新成“On Hold”。
Closed:當缺陷在一個新建的應用中完成了重復測試,測試分析人員就將狀態從
“Ready to Retest”改為“Closed”。
Reopen當缺陷重復測試失敗,測試分析人員將狀態從“Ready to Retest”更新
為“Reopen”。當以前已經關閉的缺陷又在測試過程中出現時,測試分析人員將把
狀態從“Closed”改為“Reopen”。
第三步:用戶操作的狀態修改
通過對測試工具所允許的狀態變更操作,可以為實現便捷的學習曲線和鞏固一
種優化的工作流程提供幫助。狀態變更包括:
根據適合的變更控制流程所進行的任何系統變更。
在進行修復操作之后,未通過測試或某個測試部分根據需要展開重復測試。
在流程中的任何時段,項目經理、系統分析人員、開發人員和測試工作人員可以
使用測試工具來恢復保存在存儲器中的所有缺陷狀態等。
最后:將新的流程配置到測試自動化工具中
最后,當所有流程都得到了及時改進后。我們就把一個雜亂無序的流程打造成
為一個有著杰出運作表現的項目,具有完備的信息記錄;可重復的流程;可衡量的
成果;和一個改進程序。正確地運用軟件去創建缺陷解決流程,實現開發環節中使
用的手動流程自動化,以創建穩固的測試計劃及測試組合。
功能強大的美科利TestDirector通過一個獨立的、基于Web的應用來支持整個測試
流程,包括需求管理;規劃、創建、安排和執行測試;缺陷管理;項目狀態分析等
。同時,它還可與行業中廣泛使用的第三方應用相集成,有效保護企業現有解決方
案上的投資。有了可以在無人操作情況下自動地、24X7不間斷運作的測試工具,我
們就能很好地達到提升IT系統質量,增強系統效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