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項目也在實施Scrum,在我介入的時候,已進行到Sprint 9了。
當時的情況簡述如下:
人員組成:1個Scrum master,1個Product owner,1個項目經理,1個主設計師,7個開發人員,2個隨測試人員,隨機2-4個系統測試人員。
工具支撐:
SVN進行配置管理
用腳本編寫,搭建了持續集成環境
每日用EXL進行隨測發現缺陷匯報與跟蹤
CQ進行系統測試缺陷管理
白板貼紙進行任務控制
流程執行情況:
1月為1個Sprint周期
每月底25日左右召開上個sprint的回顧會議,下個Sprint的計劃會議
每日召開站立會議(無系統測試人員參加)
系統測試根據業界成熟產品編寫測試用例,執行測試
先記錄到此,問題很多,下回分析。
這個項目運行將近一年,項目經理和Scrum master的能力很強,偶有線上問題,都能及時處理。項目有一定的風險,但問題不大,都在掌控中。
我作為QA,進入項目組,主要是觀摩學習,看看項目執行Scrum的情況,并找出一些最佳實踐供其他項目學習、參考。
了解項目現狀后,我跟Scrum master進行了溝通,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摘抄部分,記錄如下:
問題1:目前項目的組織架構與Scrum中設定的標準不同。
結論:1)項目中同一個Sprint運行了多個版本的項目,需要這么多人同時進行工作和協調,目前組織結構維持現狀。
2) 因為場地原因,隨測人員和系統測試人員不能與開發人員一起坐到一起。但需要參與項目的站立會議、計劃會議和回顧會議。
3) 任務的完成以系統測試人員通過為準。隨測人員和系統測試人員參與最初任務的估計,并在站立會議和白板上跟蹤任務進度。
措施:1)在下次版本規劃時,設立基礎版本,版本進行分支管理,復用公共代碼。
2) 項目的維護需求需要在計劃會議前匯總給PO,進行需求的優先級排序。
3) 需求變更時,需要及時反映到product backlog中,并郵件抄送項目的相關人員。
問題2:白板上的部分任務沒有計劃時間和結束時間,無法跟蹤進度的完成情況。
措施:1)在計劃會議的時候,需要落實每一個任務的計劃完成時間。
2) 任務實際完成后,需要填寫實際的完成時間。
問題3:在Scrum works和白板上面的跟蹤體現不出任務的增加和減少。
現狀:目前完成了原計劃的150H的任務,還有150H的工作未開始。
措施:1)從下個Sprint開始細化任務,所有任務要明確到人。
2)改變白板的布局,從現在的一欄改變為標準的白板格式。
3)新增和刪除的要填寫時間,或者用另外的便簽紙表示。
問題4:目前是由小組長進行代碼走查,未見實際的代碼走查的記錄。需要將走查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大家共同學習,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
措施:1)代碼走查填寫《代碼走查記錄表》。如果進度緊的情況,可以記錄共性的問題和嚴重的個性問題,普通建議類的問題不需要記錄。
2)記錄一段時間后,形成項目組的編碼規則和代碼自查表,項目成員在編寫代碼的時候可以自查,以減少代碼的低級問題和重復問題。
問題5:開發過程中文檔很少,無法支撐測試組在前期進行測試計劃編寫和測試用例設計。這樣開發和測試就成了串行的工作模式。目前是上線的版本非及時開發的版本,也有歷史的測試用例和競爭對手的產品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反饋出來的影響還不是很大。但同樣希望能引起重視。
措施:1) 在敏捷中強調測試驅動開發來避免這個問題,希望測試組的同學在這個方面進行研究,已適應演進式的設計和開發。
2) 在過渡時期,測試需要跟開發同步進行測試用例的分析和設計,測試完成后,需要進行覆蓋率分析。
3) 與測試經理進行溝通,希望測試人員能進行敏捷培訓,使用敏捷開發模式的項目測試需求。
項目在每個Sprint回顧會議的時候,都會討論過程的改進點,經過5個Sprint的調整后,項目組織結構變化如下:
改進前:1個Scrum master,1個Product owner,1個項目經理,1個主設計師,7個開發人員,2個隨測試人員,隨機2-4個系統測試人員。
改進后:
1個Scrum master,負責Scrum流程的引導,掃清項目的障礙。
1個Product owner,負責在需求獲取,product backlog的編寫,需求優先級排序。主設計師和2個UI作為需求的輸入人員,協助PO進行需求的澄清。
4個開發人員,1個開發人員負責基礎版本維護和公用代碼提取,另外3個開發人員各負責一個版本的功能開發和需求更新。
2個隨測人員與項目組坐到了一起,應用Robot自動化測試框架,編寫測試腳本,執行每日的自動化測試。
原先的項目經理進行產品的發布計劃的制定和跟蹤與項目外的協調工作。
原先的系統測試人員獨立于項目組存在,依據傳統流程,按照版本發布計劃進行系統測試和上線的部署。
改進后的組織結構,在最近的2個Sprint中反應良好,相對改進前,更專注于各自的工作。
在以后的Sprint的回歸會議中,將一如既往的聽取團隊的改進建議,如有不適合的地方,仍要繼續調整。
持續跟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