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丈量軟件質量

    發表于:2009-02-11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質量軟件
    對比十年前,雖然軟件 開發 采用的語言進步了,開發工具更先進了,國家的投入也多了,但國產軟件的 質量 仍然沒有一個跨越性的提升。不堅實的軟件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后果,例如: 1. 國內用戶形成思維定勢,不認可國產軟件的質量,導致用戶傾向采購更為昂貴但
     對比十年前,雖然軟件開發采用的語言進步了,開發工具更先進了,國家的投入也多了,但國產軟件的質量仍然沒有一個跨越性的提升。不堅實的軟件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后果,例如:

            1.  國內用戶形成思維定勢,不認可國產軟件的質量,導致用戶傾向采購更為昂貴但質量更好的國外軟件,近而導致國產軟件無法在市場上成為主流,特別是在基礎平臺軟件領域。

            2.  國內開發人員潛意識中認可國外軟件廠商的領先性和標準性,滿足于跟蹤學習,削弱了創新挑戰的意識,進而更加深第一點。

            3.  大量的軟件項目拖延導致軟件開發成本急劇增加,導致軟件企業利潤微薄,無法完成資本積累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4.  國產軟件不能在質量,先進性和用戶數上和國外產品較量,進而無法獲得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門票,繼續滯后。 

            ISO9001, CMM的推動都是希望能通過流程控制來保證軟件質量,但具體如何保證,軟件質量到底如何,仍然沒有一個具體的方法和客觀的衡量標準,而完全依賴開發人員自己的主觀猜測( 注: ISO9001的文檔化管理已經被證明不適用于軟件開發, CMM只是規定了需要做到的功能點,但沒有規定如何做)。

            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西方的軟件產業,從90年代末起,西方軟件業興起了敏捷開發的熱潮,很多“新”的軟件開發方法和概念被引入到商業軟件開發中,例如測試先行的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自動回歸測試( Auto-Regression Test ),持久集成測試( Continuous Integration ),共享代碼( Celebrative Code Ownership )等。同時開源運動的發展也更近一步推動了敏捷開發的潮流(最著名的單元測試工具Junit就是開源產品),使這些由民間程序員自行總結和發起的敏捷開發方法迅速超越以往的CMM, RUP成為西方軟件業的主流開發方法。IBM的RUP和微軟最新的.NET Framework都提供了用于敏捷開發的工具和支持。而印度的外包軟件企業也開始提供敏捷外包業務。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