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工程思想》 序言、前言和目錄

    發表于:2008-09-19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軟件工程序言前言目錄思想
    關鍵字:序言 前言和目錄 軟件工程思想 序 《軟件工程思想》講述“軟件 開發 ”和“做 程序員 ”的道理,視野獨特,構思新穎,內容風趣,不落窠臼,令人耳目一新??胺Q難得,以至回味無窮。 作者從事了八年的軟件開發工作,在他的博士學位論文完成之際寫下了
    關鍵字:序言 前言和目錄 軟件工程思想


     

    《軟件工程思想》講述“軟件開發”和“做程序員”的道理,視野獨特,構思新穎,內容風趣,不落窠臼,令人耳目一新??胺Q難得,以至回味無窮。
    作者從事了八年的軟件開發工作,在他的博士學位論文完成之際寫下了這本“心之所感”。雖然它探討的是軟件工程最常見的內容,但他將親身所歷的感悟寫成活潑生動的文字,將軟件工程的很多原則和方法融于笑談之中,讓人看得輕松,時有共鳴。盡管很薄,然其內涵不遜于厚近千頁的有關教科書。
    每次回浙大我都要和林銳相聚,談學術、論社會,直面人生,“位卑未敢忘憂國”,每每至凌晨。前不久我在某大學計算機系作講座,最后冒昧談了幾句題外話,其中之一是“學問與明理”。古人云:“讀書明理”,意即讀書要明白做人的道理。我以為其中的重要內涵,是要有積極的人生觀,以貢獻社會為己任。這也是我們的共識。林銳曾立誓做一名“真實、正直、優秀的科技人員”。他在自己困難的時候依然資助數名貧困中學生和大學生;常常躬身拾撿被亂扔于地的廢紙、塑料袋,以示后生。這都會使很多的學人汗顏有加。
    簡言之,林銳對軟件工程實踐的積極思考、輕快而不失深邃的文筆及其言行,都是出色之處。
    正由于此,而不僅因為是同行,我才不慚淺陋,接受他的要求,榮幸地成為本書的第一位讀者,并在本來應是名人大家留文的地方談林說森。


    董軍,2000年2月于
    朝夕室


    前 言

    在60年代計算機發展初期,程序設計是少數聰明人干的事。他們的智力與技能超群,編寫的程序既能控制弱智的計算機,又能讓別人看不懂、不會用。那個時期編程就跟捏泥巴一樣隨心所欲,于是他們很過分地把程序的集合稱為軟件,以便自己開心或傷心時再把程序捏個面目全非。人們就在這種美滋滋的感覺下熱情地編程,結果產生了一堆問題:程序質量低下,錯誤頻出,進度延誤,費用劇增……。這些問題導致了“軟件危機”。
    在1968年,一群程序員、計算機科學家與工業界人士聚集一起共商對策。通過借鑒傳統工業的成功做法,他們主張通過工程化的方法開發軟件來解決軟件危機,并冠以“軟件工程”這一術語。三十年余年來,盡管軟件的一些毛病如人類的感冒一樣無法根治,但軟件的發展速度超過了任何傳統工業,期間并未出現真真的軟件危機。這的確是前人的先見之明。如今軟件工程成了一門學科。
    軟件工程主要講述軟件開發的道理,基本上是軟件實踐者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總結。軟件工程的觀念、方法、策略和規范都是樸實無華的,平凡之人皆可領會,關鍵在于運用。我們不可以把軟件工程方法看成是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在出了問題后才打開看看,而應該事先掌握,預料將要出現的問題,控制每個實踐環節,并防患于未然。研究軟件工程永遠做不到理論家那么瀟灑:定理證明了,就完事。
    我在讀大學的十年里有八年從事軟件開發,盡管編寫了幾十萬行C++/C程序,也經歷了若干次小不點兒大的成功和失敗,可老感覺只學了些皮毛,心里慌兮兮的。在博士研究生畢業前的半年里,我告戒自己不應該再稀里糊涂地在程序堆里滾爬下去了,于是就面壁反省,做了一陣子木訥的和尚。在“打坐”時,每有心得體會便記錄下來,不知不覺湊成了八章經,我就給此經書起名為《軟件工程思想》。
    經典的軟件工程書籍厚得象磚頭,或讓人望而卻步,或讓人看了心事重重。請寬恕我的幼稚,我試圖用三個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來解釋軟件工程的道理。所以本書薄得象餃子皮─—用來包“思想”這種有味道的“餡”。本書的八章經分別為:
    第一章“軟件工程基本觀念”;
    第二章“程序員與程序經理”;
    第三章“項目計劃與質量管理”;
    第四章“可行性分析與需求分析”;
    第五章“系統設計”;
    第六章“C++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第七章“測試與改錯”;
    第八章“維護與再生工程”。
    附錄“大學十年”可以充當飯后的水果。
    我偶爾也擔心此書寫得太膚淺,內容少得可憐。就象一只雞在水里撲騰了幾下,并不能產生美味的雞湯。但是如果您化了幾分鐘時間翻閱本書的任意章節,您馬上就愿意再化幾個小時一口氣讀完全書,并且樂得直拍桌子:“好!很好!非常好!”
    您可以把這本科技書當小說看,但在看書時請不要吃東西,免得噴了別人或者嗆著自己。
    如果您買了本書后覺得不值得,我一定賠償您的損失。

    致 謝

    本書并不屬于我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范疇,但卻是我讀博士學位三年來寫的最有意思的作品。
    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浙江大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石教英教授。在其他師兄弟正兒八經地“攻讀”博士學位時,我“不務正業”地開了一家軟件公司。當我摔了一個大跟頭灰溜溜地回到陌生的實驗室時,石老師仍然熱情地幫助我“修成正果”。臨近畢業,我心中慚愧,三年來我從來都沒給石老師干過活,我這個博士生他算是白招了。我很希望大學里多一些象石老師那樣開明而大度的導師。
    董軍博士是本書的第一位讀者。我們是“君子之交”卻不“淡如水”,除了漆夜長談科技、藝術、哲學外,還不忘“吃喝玩樂”享受生活。他在品閱的同時完成了審稿工作。
    彭小澎好學上進,盡管她執教的是藝術課程,卻很想再學點自然科學。她常聽我聊侃軟件工程,不知不覺成了本書的第二位讀者。她看書時只會“哼”“哈”,從未有沉思狀,估計啥也沒看懂。小澎是個天真未泯的大孩子,和我稱兄道弟,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有一天中午,我們把浙江大學校門口草坪上的垃圾撿得干干凈凈,倆人無上光榮。我希望小澎早日“榮升”講師,再恭敬地叫她彭老師。
    北京因特國風網絡軟件公司的周鴻一是個真正的軟件高手。他在我開發軟件產品失敗時給予了最多的幫助,并指正我在軟件設計中存在的根深蒂固的方法錯誤,使我能盡早地逐步改正。我平時能說會道,但在他面前我啞口無言只有聽的份,因為他的才華已全方位地超過了我。我真希望多結識象他這樣的朋友。
    高振華老先生是個糊涂而可愛的民營企業家,我們是忘年交。我把他干的糊涂事(投資軟件公司)寫進書里,作為可行性分析的案例。高先生給予我經濟上的幫助,使我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開展最后一年博士學位論文工作。盡管我讀書的工資每月只有300元,但日子過得象神仙一樣舒服。
    浙江大學計算機系的楊孟洲、周昆、曾震宇、楊建、白云、金鋒等同學和我合作開發軟件,給了我很多技術上的幫助。我對他們深表感謝。
    特別感謝父母給我起了很好聽的名字。讀了十年大學,現在我差不多名副其實了。


    林銳,2000年2月
    于浙江大學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


    目 錄

    第一章 軟件工程基本觀念
    1.1 軟件工程的目標與常用模型
    1.2 軟件開發的基本策略
    1.2.1 復用
    1.2.2 分而治之
    1.2.3 優化——折衷
    1.3 一些不正確的觀念
    1.4 一些有爭議的觀念
    1.5 小結

    第二章 程序員與程序經理
    2.1 了解程序員
    2.2 了解程序經理
    2.3 程序員升為經理后是否還要編程
    2.4 經理與技術隊伍的建設
    2.5 向錯誤與失敗學習
    2.6 提高綜合素責
    2.7 小結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