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以知識為核心的ALM之變更管理篇[2]

    發表于:2008-08-28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ALM管理篇知識核心
    集成任務跟蹤與 版本控制 的變更模型旨在使軟件 開發 中的版本管理和任務跟蹤乃至項目規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進而優化軟件開發的過程。在此模型中,變更(Change)取代源碼文件成為基本單元。首先,通過Change將源代碼文件封裝,這就使得項目顆粒度變大
    集成任務跟蹤與版本控制的變更模型旨在使軟件開發中的版本管理和任務跟蹤乃至項目規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進而優化軟件開發的過程。在此模型中,變更(Change)取代源碼文件成為基本單元。首先,通過Change將源代碼文件封裝,這就使得項目顆粒度變大,抽象性更強;經過封裝后的源代碼文件,再通過Change與開發任務關聯。實質上,Change在任務跟蹤和版本控制之間建立了橋梁(如圖2)。通過提交Change,就能輕松更新源代碼,并記錄引起源代碼修改的任務。依據實際情況,開發任務和Change的關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一對一”關聯,即提交一個Change完成一個工作任務,這和傳統的源代碼文件與工作任務“一對一”關系是不同的。例如,開發人員通過修改多個源代碼文件才能修復一個bug,但開發人員只需提交一個Change就能完成該任務。

      “多對一”關聯,即通過修改提交一個Change,可以完成多個任務;或者完成一個任務需要提交多個Change。對于后一種情況,能夠幫助開發人員規劃自己的工作,也使得其工作可見并量化。例如,程序員認為完成一個任務需要5個工作日,如果在5天以后才提交源代碼,可能會影響團隊其他成員的工作。他可以選擇每天以提交單個Change的方式記錄自己的工作進展,版本庫中的源代碼文件會自動更新,直至最終完成這個任務。
     
      “多對多”關聯,即多個工作任務與多個Change相關。例如,測試人員提交的6個bug被分配給2個程序員修復,他們可以通過新建不同的Change,將自己要修改的源文件和相關bug關聯起來,實現協同工作。

      集成變更模型的功能及優勢

      為了在可控制的工作流環境下實現多種管理功能,如工作項管理、任務跟蹤和缺陷跟蹤等,上述集成變更模型系統至少應具備以下功能:
       
      實現開發任務、變更(Change)和源代碼文件三者的自由關聯。開發任務應該通過Change這個紐帶,對各自之間的關系和歷史做詳細記錄,便于追溯和查找。同時,也應支持“一對多”和“多對多”的關聯方式。 項目管理者聯盟文章,深入探討。
       
      任務跟蹤軟件與第三方版本控制系統集成。在企業多項目、多團隊的管理中,統一的任務跟蹤工具如果能和多個版本控制系統自由集成,尤其能考慮到開源軟件,如Subversion、CVS等,將為企業節約實施成本。
       
      變更控制與主流集成開發環境(IDE)工具的集成。開發工程師無需脫離IDE,也無需登錄任務跟蹤系統,便可直接通過IDE中集成的變更管理機制,完成源代碼與開發任務的關聯和版本庫中的代碼更新。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