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項目完成了,如何做項目的總結會議?(2)

    發表于:2012-12-05來源:博客園作者:SoftwareTeacher點擊數: 標簽:項目總結
    小芳:最后要交一個什么樣的文件呢?是不是所有問題的列表就可以了? 阿超:列出問題,只是一個部分,重要的是讓所有人了解問題的存在之后,開始討論

      小芳:最后要交一個什么樣的文件呢?是不是所有問題的列表就可以了?
      阿超:列出問題,只是一個部分,重要的是讓所有人了解問題的存在之后,開始討論解決方案,要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草案。
      原來準備開一個小時的會議進行了兩個多小時才結束,食品和酒水的消耗也比原計劃多了兩倍,有人被抬出了河曲大酒店。
      小芳最后把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整理之后,發給了全體成員。
    移山公司Stone項目Postmortem結果
    整理:小芳
    設想和目標
    我們的軟件要解決什么問題?是否定義得很清楚?是否對典型用戶和典型場景有清晰的描述?
    想做的事情還是太多,導致很長時間不能集中精力。
    是否有充足的時間來做計劃?
    有時間,但是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如何利用這一段時間來做計劃。
    團隊在計劃階段是如何解決同事們對于計劃的不同意見的? 
    主要通過喝酒聊天解決,另外阿超有某種“光環”,大家對他有些崇拜,這樣他說的話別人都比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見也沒有特別強烈。
     
     
    計劃
    你原計劃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 如果有沒做完的,為什么?
    很多事情都沒做完,大家認為最后沒做完的事情,都是可有可無的。
    有沒有發現你做了一些事后看來沒必要或沒多大價值的事?
    很多,但是大家認為與其不斷地爭論某些事情有沒有必要,不如做了再說。
    是否每一項任務都有清楚定義和衡量的交付件?
    大部分都沒有,因為我們大家都不知道做到多少才叫“好”。有些情況下,大家對細節過早地進行討論,花了很多時間。不如等到后來再討論。
    是否項目的整個過程都按照計劃進行?
    基本上,因為阿超的“光環”,大家大部分情況下都聽他的。
    在計劃中有沒有留下緩沖區,緩沖區有作用么?
    有緩沖區,原來認為沒有必要,后來發現還是有用的。主要是各人進度不一,有些模塊不斷地有一些小問題,花了很長時間才能做好。
    將來的計劃會做什么修改?(例如:緩沖區的定義,加班)
    應該明確緩沖區的長度。
     
    資源
    我們有足夠的資源來完成各項任務么?
    很多情況下,花了不少時間來設置機器,以及設置用來測試的數據。
    各項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其他資源是如何估計的,精度如何?
    開始精度很粗略,后來隨著項目任務的加重,大家只顧得上干活,沒時間考慮精度問題。
    用戶測試的時間,人力和軟件/硬件資源是否足夠?
    你有沒有感到你做的事情可以讓別人來做(更有效率)?
    比如網頁的CSS設計,最好由美工設計來做,開發人員最后做實現即可。我們要有專職的設計,不要臨時拉人來幫忙。因為臨時幫忙的設計師對整個項目了解不多,事后也找不到他。
     
    變更管理
    每個相關的員工都及時知道了變更的消息?
    由于大家都坐得比較近,小道消息傳播得比較快。
    我們采用了什么辦法決定“推遲”和“必須實現”的功能?
    用了“銀彈”,除了導致一場短時間的斗毆之外,還可以。銀彈的目的就是一種威懾。
    項目的出口條件(Exit Criteria)是否得到清晰的定義?
    大家都不太懂“出口條件”是什么,經過這一個項目之后,稍稍清楚了一些。但是說實在的,在這個項目里面我們沒有用到太多。
    對于可能的變更是否能制定應急計劃?
    基本沒有,到時候隨意抓人頂上。
    員工是否能夠有效地處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請求?
    規定所有請求都轉到PM那里處理,這樣減輕了開發人員的壓力,讓他們有大部分時間花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
     
    設計/實現
    設計工作在什么時候,由誰來完成的?是合適的時間,合適的人么?
    有些界面的設計過早,大家為了字體的大小,按鈕的尺寸爭論,事實上這些事情不應該由開發人員在項目早期來做。
    設計工作有沒有碰到模棱兩可的情況,團隊是如何解決的?
    很多,大家都不知道如何解決。就看具體執行的人是如何解決的,有的解決得好,大家并不知道出過問題;有的經常拿出來討論,大家都知道問題在哪里,但是沒法達到一致。
    團隊是否運用單元測試(unit test),測試驅動的開發(TDD)、UML, 或者其他工具來幫助設計和實現?這些工具有效么?
    運用了單元測試的員工,整體來看Bug不多,沒有用單元測試的員工,后期比較忙。
    TDD 要求PM要清楚地確定功能說明(spec),我們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
    一個好處是:大家都追著PM 要spec,弄得PM的壓力很大,以前誰都不搭理PM的spec。
    什么功能產生的Bug最多,為什么?
    交易功能由于牽涉的面太多,Bug也最多。
    代碼復審(Code Review)是如何進行的,是否嚴格執行了代碼規范?
    剛開始還像那么回事,后來就變成走走形式。往往是“小飛,我要check-in 了,reviewer 填你的名字,怎么樣?”其實小飛后來也沒看代碼。
     
    測試/發布
    團隊是否有一個測試計劃?為什么沒有?
    我們有測試計劃,而且因為有了計劃,測試人員好像不再像無頭蒼蠅胡亂測試
    是否進行了正式的驗收測試?
    有些測試人員最后不敢說驗收測試不成功,似乎是迫于某些開發人員的淫威。
    團隊是否有測試工具來幫助測試?
    有。
    團隊是如何測量并跟蹤軟件的效能的?從軟件實際運行的結果來看,這些測試工作有用么?應該有哪些改進?
    TFS 還是很有用的,至于改進,有這樣一些建議:
    (a)輸入Bug 還是步驟比較多,很多需要手動重復填寫的字段。
    (b)不是所有的Bug 或 task 都記錄在TFS中。
    在發布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意外問題?
    有些功能在新的機器上不能工作,因為很多設置沒有明確的定義,也沒有記錄。在發布的時候,這些設置沒有能正確地拷貝到發布的機器上去。說明很多關于這個系統的“知識”還沒有形成文字,還是保留在某些人的腦袋中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