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2. 以業務流為導向的面向服務流程架構示意圖
圖三是以結合使用了動態節點的架構設計。使業務流增添了自由節點的靈活性。通過使用循環節點,根據用戶動態指定,確定節點及相應參數。這種設計考慮工作流與業務流的雙重效應。業務與流程信息通過數據層關聯,并由此形成業務監控數據源。
圖 3. 帶有動態節點的業務流架構示意圖
工作流與業務流松散耦合的流程架構
在工作流及業務流產品兼有的情況下,松散耦合兩種產品技術也是一種整合方案。 如圖四所示,前端頁面應用通過統一的前端接口(Facade)調用不同的工作流或業務流接口或服務組件。后端的工作流與業務流基本上獨立運轉,工作流可以 調用業務流服務。前端接口不局限于固定的應用或組件。例如,監控部分可以通過松耦合的形式,與工作流或業務流監控組件或服務接口鏈接,在界面靈活地展現。
圖 4. 工作流與業務流松散耦合的流程架構示意圖
結束語
從 BPM(業務流程管理)的角度來說,整個過程應該包含從業務分析至監控管理,而且分析,管理是 BPM 的關鍵所在。本文主要側重于流程的簡要架構設計,對業務流與工作流作了基本的比較。
在 SOA/BPM 初始階段,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較深的 IT 或 ERP 根基,實施業務流會有相當的阻力。因為業務流程管理并非主要是技術問題。對于有些中小型企業或應用 ( 特別是那些沒有規范支撐的人工流程模式 ),一些隨意包干,或帶有自由流功能的工作流系統一般更易于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流與業務流的定義范圍有相當程度的交疊與互斥,這取決于采用的流程管理產品(或幾個不同產品)及架構設計及理念。工作流可以理解為技術層面的東西或辦公自動化,而 SOA 關注業務流的實現,及與之相關的價值鏈,并且關注流程的生命周期管理。其實,工作流或業務流本身并無絕對優勢,用好用對才是關鍵。
原文轉自:http://esoft.ctocio.com.cn/458/128759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