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就是近年來SOA火遍IT業的原因之一。普元、甲骨文、IBM、用友、金蝶等國內外軟件企業,紛紛高舉SOA大旗,用SOA概念包裝已有或即將推出的各種產品和解決方案,備戰軟件市場。
2007年,這些軟件企業開始推出了一些實施方案,并部署了一些案例,使得SOA進入現實的腳步似乎邁出了一大步。然而,與廠商們情緒高漲相對應的,卻是CIO們的低調觀望。相關數據甚至表明,大部分用戶不能完全理解SOA,而且對于SOA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可以說 “1000個人心中就有1000種對SOA的理解”。
根據IDC對全球大型企業的CIO和IT高管的調查顯示,對SOA非常了解的CIO僅為14%,了解的約為26%,沒有概念和不了解的則占了大約60%。業務部門對SOA了解的比例就更低了,認為SOA對本企業IT業務系統重要程度的比例為: 非常重要的約為12%、較重要的為24%,其余的都是不重要或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尷尬?
上篇:煉獄“三重門”
SOA概念炒作的成分要大于實際推廣。有相當一部分CIO甚至軟件廠商都持這一觀點。
“我認為SOA還是IT廠商自己在整概念,在忽悠人?!币晃籆IO對記者說,“ 現在上門推銷的,誰都說自己是基于SOA的解決方案,但沒有誰能真正跟我講清楚什么是SOA?!?/P>
那么,到底什么是SOA,它究竟能給企業帶來哪些方便呢?
“談到SOA,它更多的是一種IT方法論,對于一個用戶來講,部署SOA首先要考慮的是IT規劃,其次才是技術層面的東西。企業利用SOA的架構來做規劃,規劃好主數據,而后同步包裝成服務的格式?!?源天軟件CEO謝贊恩告訴記者。
SOA所能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應用集成,即不同應用系統之間的互通互聯。SOA的理念和技術體系是伴隨著系統集成(即系統整合)的不斷演進而逐漸清晰和成形的。沒有系統集成,就不會有SOA。實際上,SOA就是系統集成的一種高級形式。
而系統集成技術的出現,是由于企業或組織在過去的信息化進程中分別建立了多個局部應用系統,這些系統的數據和功能都彼此孤立,后來發現這些彼此孤立的系統給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它們本該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才能保證業務流程的完整性和管理通道的暢通無阻。
為此,“出于直線思維方式,同時出于對以往IT投入的珍惜、對操作者原有使用習慣的姑息,當然,也囿于特定歷史階段IT技術的發展水平,業界針對互聯互通的需求,推出了各種各樣的系統集成技術,比如消息中間件系統、數據庫同步復制技術、分布式數據庫系統等等,直到近期的SOA?!彪p匯集團CIO劉小兵這樣解釋SOA的由來。
事實上,SOA目前還是停留在概念炒作階段,因為企業對SOA的態度比較復雜,企業高層管理者更注重SOA能帶來的投資回報,而實施SOA不僅費時費錢,而且短期見效還不明顯,企業稍有不慎就會跌入萬丈深淵。
SOA看上去很美,但不確定的商業模式、混亂的SOA標準、補不完的IT黑洞,卻使得它成為一些IT用戶們眼中的魔鬼,因為稍有不慎就可能讓一個原本生機勃勃的企業瞬間人仰馬翻。正如一位CIO所言,至少經歷三重煉獄,SOA才會化身為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