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國外廠商的熱捧形成的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中間件廠商,似乎對SOA并不那么狂熱,而是在理性地埋頭做著一些事情,這個市場的冷與熱究竟是怎么回事?這個宣稱是未來軟件產業的革命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是否是很好的突圍機會?
SOA冷思考
幾年前,各大軟件廠商對于SOA的熱捧還主要是集中于概念炒作階段。進入今年以來,IBM、BEA、甲骨文等一批軟件廠商開始推出了一些實施方案并部署了一些成功案例,使得SOA進入現實的腳步在不斷加快。
盡管SOA被紛紛看好,而且也有部分的成功案例推出、相關產品問世。但是也有專家認為,SOA作為一個具有發展前景的應用系統架構,尚存在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例如在可靠性、安全性、編制(Orchestration)、遺留系統(Legacy support)支持和語義(Semantics)方面均還存在嚴重不足。以可靠性為例,在不可否認性(non-repudiation)、消息一定會被傳送且僅傳送一次(once-and-only-once delivery)以及事務撤回(rollback)等問題上,SOA還沒有做好準備?,F有的基于交易中間件、消息中間件的解決方案,較好地滿足了應用系統在性能、服務質量和安全性等幾個方面的需求。但在SOA環境中,其應用組件之間是一種松耦合的關系,要讓一個應用軟件的組件,很容易去跟屬于不同應用的軟件組件進行對話,如何確保這些迥然不同,但又相互連接的系統的效率、可靠性、可控性和安全性,就復雜得多了,是SOA還沒有最終解決好的問題。這些都影響了SOA的實際實施和推廣。
中創軟件商用中間件公司總經理劉江寧認為,以前中間件是以技術作為驅動,但是現在業務已經成為中間件技術和產品發展的驅動力。SOA技術和Web服務技術的發展,使得中間件已經擺脫了純粹的技術影響,更多地加入了業務特性。在逐步向上與業務系統靠攏的過程中,中間件逐漸成為原來業務系統的共性平臺。SOA概念的提出就是為了解決動態的B2B業務整合的問題。雖然SOA已成為一個趨勢,但目前國內還沒有達到規?;耐茝V應用階段。
中間件企業需要強化勢能
中創軟件商用中間件公司總經理劉江寧說:“在2003年以前,可以說國內中間件市場幾乎是IBM、BEA等國際中間件巨頭的天下。但從2003年開始,國產中間件迅猛發展。到2005年,中間件產業迎來新的拐點,國內廠商進行了反攻。從CCID最新發布的‘2005-2006年度中間件軟件市場研究年度報告’的數據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國產中間件市場份額較去年上升了6.3個百分點?!?/P>
目前,絕大多數的中國中間件廠商對SOA所抱以的是追蹤的態度,并沒有進行更大范圍的宣楊,其實這正是國外企業與中國企業的最大區別,同樣的沒有完整的產品出來,但是國外廠商卻下大力氣的宣傳新概念,進行市場炒作。其實如何利用SOA這個契機也同樣來為中國的中間件企業造勢是中國軟件企業可為的事情。不久前北京市科委的長風聯盟公布了“長風聯盟SOA發展戰略與技術推進戰略”,宣布要利用SOA的巨大機遇,在中國推動SOA,重新改變產業價值鏈格局,爭取更大市場空間,也積極加入到提升產業話語權的陣營里來。
務實鑄造自身核心競爭力
應該說,SOA與現今流行的Web服務緊密聯系在一起。Web服務提供了技術,而SOA則提供了應用這種技術的框架,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路,因此得到了軟件業界普遍的認可。中間件對于Web應用具有簡化和幫助其相互連接、相互訪問的作用。目前,幾乎所有新的中間件類型、新的中間件產品都支持Web服務,可以基于它們實現SOA架構的應用。正因為如此,人們將中間件視為實現SOA架構的理想平臺。憑借這種天然的聯系,中間件搭車SOA也是一個增加曝光率的明智選擇。
而國內的中間件廠商,比如中創軟件、東方通、中和威等等其實都推出了基于SOA總線的中間件產品,并且具備了部署和運用SOA的能力。只不過他們沒有更多地去市場上進行炒作。東方通公司表示他們已經有了很多的SOA應用的成功案例,尤其是在電子政務這一塊。而且,東方通是少數可以提供“既可以傳統技術也可以SOA”雙重解決方案的廠商。
中創軟件商用中間件公司總經理劉江寧認為,國產中間件產品經過多年的潛心修煉之后積蓄了一定力量,但國內中間件廠商畢竟與國際中間件巨頭在整體實力上還有不小的距離。在今年甚至今后幾年,都需要在自己專注的細分領域滲透深入,增強局部競爭優勢。以更加專業化、細分化的市場,繼續從差異化策略上與國際巨頭競爭,從而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