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于Web services的SOA定義了大量技術以補充標準的傳輸協議(主要是HTTP)來完成該架構,比如統一描述、發現和集成協議(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UDDI)以及Web服務描述語言(Web Service Definition Language,WSDL),還可能有簡單對象訪問協議(Simple Object A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ess Protocol,SOAP)。
例如,利用HTTP和XML的組合,就足以通過基本是現成的產品和廣泛可用的功能有效地實現面向服務架構的概念。在許多情況下,著手實現面向服務架構只需要對現有基礎架構進行簡單且成本低廉的升級。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著實際的局限性,這使其不適合進行大范圍的采用。
由于許多原因(主要是與可伸縮性、資源效能、安全性、域間可互操作性和可靠性需求相關的),實時通信系統還沒有從Internet得到同樣的獲益,或者同等程度的獲益。但是,最近(由于全球IP網絡容量、地區覆蓋率的顯著增長以及消費者可用的計算設備的功能和靈活性的不斷增強而引起的)形勢的劇變打破了力量的平衡。
利用Internet(及其所有的組件技術)進行實時的全雙工流式數據(比如音頻和視頻)交換的基礎能力最近才達到取代傳統的通信系統所需的規模和成本等級。通信業已經標準化了自己的面向服務架構基本要素,并且在許多方面超越了給它啟發的信息系統。
該架構被稱為IP多媒體子系統(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
關于IMS
有幾個不錯的來源提供關于IMS的信息。我建議對IMS感興趣的人可以以Wikipedia站點上對IMS的解釋作為起點:
Wikipedia——IP Multimedia Subsystem
從業內來看,IMS已經引起了許多關注。有關通信業新聞和分析的一個不錯的信息源是Light Reading web站點(以及Heavy Reading咨詢公司):
Light Reading
在未來幾周內,一份指導白皮書會發布出來,其中將對IT SOA和IMS做出更加詳細的比較。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現在在IT SOA討論中,將IMS用于利用SIP、HTTP和XML(而不是更一般化的SOAP協議)對Web Services進行具象狀態傳輸(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REST)的想法相當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