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SOA的概念進入中國已有兩三年的時間,但國內用戶至今對SOA的認識仍不夠清晰,導致SOA的市場需求并不明朗。就目前國內的現狀來看,對于SOA,更多的企業仍處于觀望的態度,有很多的疑慮。據調查,表示對SOA關注的企業用戶為數不多,其中有15.9%的流通行業,而在制造行業僅有8.6%。
國內SOA應用的這一尷尬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認識上的誤區影響了SOA的推廣應用。認識的誤區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首先,認為SOA是萬能的,可以應用于所有的場合。其實情況并非如此。SOA并不能代替已經在公司內部存在的那些被良好集成的應用系統。通過合理的部署,SOA系統可以改善原有的IT系統,使得原有的那些應用系統更具有柔性。通常情況下,復雜的IT構架對SOA的需求更加迫切,并且SOA需要與外部復雜的IT環境交互,并快速地應對頻繁發生的業務變化。
其次,認為構建了SOA架構,就不再需要應用整合技術。其實,SOA并非一蹴而就。雖然SOA使系統整合更容易,但是企業仍然需要核心的整合技術,例如轉換、挖掘、流程整合、適配器等等,使它們成為架構和規劃中的組成部分。企業先要對需求進行一次全面的評估——不僅僅局限于IT, 而是面向整個企業。實現SOA可能需要耗費幾年的時間。
第三,認為構建了SOA,就不需要IT人員的參與,業務人員照樣可以把服務連接成新的業務流程。這種想法沒有考慮服務的實現仍得由人編寫實施服務的軟件,系統也仍需要有經驗的IT專業人員把業務工作流轉換成顧及企業級性能、安全、資源使用和可靠性的具體實施方案。
其實這些誤區的產生是由于對SOA 的三個應用層面理解的偏差所致。譬如開發者大多對如何建立SOA應用感興趣,因此他們關注更多的是SOA中應用程序的體系架構方面。而Web Serivces管理工具的賣主一般認為SOA主要是有關基礎組件體系結構的。同樣,用戶群體會認為 SOA是用于企業業務應用結構的。
對于國內的用戶來講,接受SOA,難的并不是技術,而是SOA理念的灌輸,以及對企業文化的重新改造。SOA與傳統的應用體系結構不同,SOA更多地是針對變化而設計的,基于SOA的系統能具備更大的彈性,而且能夠實時地根據企業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結構,以滿足企業變化的需求。SOA的一個中心思想就是讓企業應用能夠徹底擺脫面向技術的解決方案的束縛,以輕松應對企業的商業服務變化和發展的需要。
中小企業的SOA
要走出應用的誤區,SOA的構建無疑顯得異常重要。通過以服務為中心而不是以應用為中心來組織企業IT建設,SOA為企業提供了一系列關鍵的好處:能提高生產力,提高對業務和IT的靈活性和響應速度,允許IT更快地提供服務并更好地適應業務的需求,以及允許業務更快地響應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但怎樣才能成功實施SOA呢?
從用戶的角度看,SOA有助于企業實現資產重用、靈活的管理和更快的開發與部署。在當今的業務環境中,變化無時無刻不在,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應對市場機遇和外部威脅的敏捷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顯重要。SOA能幫助用戶隨需應變,代表了企業信息化的最高境界。
當然,也會有很多人認為SOA只是大型企業才會用到的一種架構和方法。其實不然,SOA不只是大企業所獨享的,中小企業也一樣能擁有。因為中小企業也是生態鏈中的一部分,他們并不需要整合自己,而是要把自己建立在一個開放的平臺上,以幫助自己能參與到大的生態商業系統中。
那么,企業應該如何構建SOA呢?其實,實施SOA需要企業改變以往對待IT系統的觀念,學會從新的角度看待IT系統。SOA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企業戰略和業務方面的問題。
因此,企業要將不同的系統、不同的應用統一到一個大的框架之內,企業基礎平臺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關鍵。平臺選擇得好,企業可以很方便地實現應用系統的集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在選擇基礎平臺時,一定要關注平臺所支持的標準及所擁有的功能。
因此,盡管SOA不是一劑靈丹妙藥,也不適合解決所有的問題,SOA真正在國內的大規模應用普及還需要克服眾多障礙,但是,我們相信隨著SOA的應用得到了正確的認識,SOA成為軟件業的下一個大趨勢將是不爭的事實。
(責任編輯:銘銘 mingming_ky@126.com TEL:(010)6847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