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產品的缺陷,不管是做需求時就出現的缺陷,還是架構的缺陷等等,最終都體現在運行的代碼上。所以在已定條件下代碼的質量決定了軟件產品的質量。為了盡可能提高軟件產品的質量,這就需要在開發過程中做大量的測試工作。當然做的越多越好而且測試人員的水平也越高越好。但是任何一個賣軟件的公司出于對成本的考慮都無法做到對測試無止境的投入。他們能做的只能在滿足客戶有需求的情況下來做固定范圍內的測試。當客戶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時就需要不斷的更新軟件的版本或是打補丁。但這些工作無疑也要受到成本的制約。這也是商業軟件的無法擺脫的詬病。
綜上所訴,對比來講。開源軟件產品在這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顧名思義開源就是里里外外讓你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想這對于那些好奇心強烈的編成高手或有興趣的愛好者來說都是個不小的誘惑。而且在全世界范圍內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他們會不遺余力在去發現和改正軟件缺陷。使得軟件產品得質量不斷提高。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是不需要花一分錢。單從軟件質量提高和成本控制這方面開源產品占盡了優勢。舉例子來說明。動態Web的開發語言Asp和php。這兩個東西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php無論是市場占有率還是對系統資源的消耗等各方面都要優于Asp。而且在一些特殊領域使用開源軟件也比較讓人放心,不光是因為它不要錢,而是出于安全和穩定。所以軟件的開源對質量的提高確實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
時間關系不可能寫的很細。本篇文章主要闡述我個人的看法。如果大家覺得有什么不足地方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