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據庫設計技巧
發表于:2008-10-20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數據庫設計技巧
關鍵字:數據庫設計技巧 說到數據庫,我認為不能不先談數據結構。1996年,在我初入大學學習計算機編程時,當時的老師就告訴我們說:計算機程序=數據結構+算法。盡管現在的程序 開發 已由面向過程為主逐步過渡到 面向對象 為主,但我還是深深贊同8年前老師
關鍵字:數據庫設計技巧
說到數據庫,我認為不能不先談數據結構。1996年,在我初入大學學習計算機編程時,當時的老師就告訴我們說:計算機程序=數據結構+算法。盡管現在的程序
開發已由面向過程為主逐步過渡到
面向對象為主,但我還是深深贊同8年前老師的告訴我們的公式:計算機程序=數據結構+算法。面向對象的程序開發,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分析整個程序中需處理的數據,從中提取出抽象模板,以這個抽象模板設計類,再在其中逐步添加處理其數據的函數(即算法),最后,再給類中的數據成員和函數劃分訪問權限,從而實現封裝。
數據庫的最初雛形據說源自美國一個奶牛場的記賬薄(紙質的,由此可見,數據庫并不一定是存儲在電腦里的數據^_^),里面記錄的是該奶牛場的收支賬目,
程序員在將其整理、錄入到電腦中時從中受到啟發。當按照規定好的數據結構所采集到的數據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出于程序執行效率的考慮,程序員將其中的檢索、更新維護等功能分離出來,做成單獨調用的模塊,這個模塊后來就慢慢發展、演變成現在我們所接觸到的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程序開發中的一個重要分支。
下面進入正題,首先按我個人所接觸過的程序給數據庫設計人員的功底分一下類:
?。?、沒有系統學習過數據結構的程序員。這類程序員的作品往往只是他們的即興玩具,他們往往習慣只設計有限的幾個表,實現某類功能的數據全部塞在一個表中,各表之間幾乎毫無關聯。網上不少的免費管理軟件都是這樣的東西,當程序功能有限,數據量不多的時候,其程序運行起來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如果用其管理比較重要的數據,風險性非常大。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