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網管經驗分享之初識OSI模型

    發表于:2008-02-13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創建了OSI模型,并在1984年發布,以為供應商提供一個網絡模型,這樣它們的產品可以在網絡上協調工作。OSI參考模型提供了層次分析工具,以理解互連技術,以及當前和未來網絡發展的基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創建了OSI模型,并在1984年發布,以為供應商提供一個網絡模型,這樣它們的產品可以在網絡上協調工作。OSI參考模型提供了層次分析工具,以理解互連技術,以及當前和未來網絡發展的基礎。

      在網絡互連中,有兩個標準可以考慮:合法的和事實的。合法的意味著用權力或法律建立。事實的意味著用實際的事實建立,盡管沒有得到官方或法律上的承認,但TCP/IP為那個協議創建了一個事實標準,盡管它在得到廣泛接受之前并沒有成為標準。OSI(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一個合法的標準。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創建了OSI模型,并在1984年發布,以為供應商提供一個網絡模型,這樣它們的產品可以在網絡上協調工作。OSI參考模型提供了層次分析工具,以理解互連技術,以及當前和未來網絡發展的基礎。

      這個模型也考慮了由DARPA項目工程師面對的互通性和互操作性挑戰。OSI模型回答這些挑戰的方法是通過一個7層的協議模型,如圖1 - 1所示。通過將模型分解為層,互通性和互操作性的能力變得可以管理,因為每層都是自包含的,而并不依賴于操作系統或其他的因素。分層方法也使供應商受益,因為它們僅僅需要將開發工作集中在它們自己的產品使用的層上,而且可以建立在其他層的現有協議基礎上。不僅僅使開發代價降低到最低程度,而且可銷售性增加了,因為可以使用其他供應商的產品。

      

      圖1-1 OSI參考模型

      模型描述了每個層如何與其他節點上的對應層進行通信。圖1 - 2說明了數據如何在網絡中找到它的道路。在第一個節點上,最終用戶創建一些數據,發送到其他節點,例如電子郵件。在應用層,在數據上加入了應用層報頭。表示層在從應用層接收到的數據上加入了它自己的報頭,每層在從上層收到的數據上加入它們自己的報頭。然而,在較低層,數據分隔為較小的信元,并在每個信元上加入報頭。例如,傳輸層具有較小的數據報文,網絡層有數據包,數據鏈路層有幀。物理層處理原始比特流中的數據。當這個比特流到達目的地時,數據在每層重新集合,并且去除每層的報頭,直至最終用戶可以閱讀電子郵件。

      用于記憶層(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正確順序的普通方法是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rocessing(APSTNDP)。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