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 雖然亞信并購邦訊的消息甚至在亞信公布2001年第四季度財務報告前就已經在業界傳開,但是2002年1月25日,亞信在京正式宣布全資收購廣州邦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邦訊)的時候,還是引發了一陣如潮的評論。 亞信收購邦訊,最主要是想進入移動業務支撐系統(BSS/OSS)這個領域。亞信從做網間結算系統起家,認定數據業務是未來電信業務的發展方向,但是由于電信運營商們目前在傳統電信領域的投資比數據業務至少要大10倍,亞信不會放過傳統電信市場。在亞信向傳統電信業務邁進的時候,不可避免地遇到國內另一家電信系統方案提供商——南京聯創系統集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創)的迎面阻擊,因為這是聯創的領地。另外,聯創也不甘固守于傳統電信計費業務,向數據網計費市場邁進的步伐越來越堅定,而移動計費市場則是聯創目前極為重視的市場。聯創和亞信在BSS/OSS領域狹路相逢,將演出一場龍爭虎斗。 BSS/OSS市場——一場盛大的宴會 BSS/OSS主要由計費、營業、賬務和客戶服務等部分組成。我們通常所指的計費系統其實只是BSS/OSS的一個組成部分。當電信運營商擁有了一個技術先進的電信網絡,擁有了一個優秀的客戶管理與計費平臺,并擁有了一定的用戶規模之后,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電信運營商又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業務,將網絡運營好。一個具有競爭力的運維支撐系統就是幫助電信運營商來迎接這個挑戰的。 據美國YankeeGroup的一份調查,北美的電信運營商平均將其投資的20%用于BSS/OSS系統的建設。相比之下,國內的電信運營商在BSS/OSS領域的投資一般只有2%-3%。所以,隨著國內電信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電信運營商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發展戰略的實施,BSS/OSS勢必成為電信的下一個投資熱點。 國內的電信運營商已經逐步認識到電信運營支撐系統的重要性。中國移動使用的BSS/OSS系統,中國聯通的綜合營賬系統,中國電信的97工程和后續的改造,都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其中,由于中國移動的BSS/OSS系統對原有系統的徹底改造投入資金規模龐大,達到10億美元,BSS/OSS領域的競爭因而也更加殘酷。 中國BOSS市場去年以來增長極為迅速,但由于被十多家公司瓜分,基本上處于無序競爭狀態,聯創和亞信是其中實力較為強大的兩家公司。同時,BOSS市場競爭的地域性很強,一些地方性的公司依靠“血緣”關系,在省級BOSS市場占據了一些份額。在BOSS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的過程中,能否搶到市場領先者的地位就決定了一個公司以后的命運。 雖然中國已經加入WTO,但是由于在談判條款中對電信行業的保護,中國電信運營商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受到國外資本的沖擊,向中國電信運營商提供系統支持與服務軟件的市場在一段時間內也將是一個封閉的市場。 巨大的、不確定的、封閉的、競爭雜亂的BOSS市場上將發生的是一場血肉模糊的生死戰。顯然,聯創和亞信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亞信首先做出了行動,斥巨資收購了邦訊,據說,聯創也在醞釀并購行動。 亞信與聯創——王牌對王牌 聯創與亞信有著完全不同的企業文化。聯創成立于1997年5月6日,是典型的有官方和學術界背景的民族企業。亞信1993年創建于美國達拉斯,在Nasdaq上市,自1995年起開始在國內開展業務。 聯創是中國移動BSS/OSS規范制定的參與者之一,因此,聯創在標準制定上具有優勢。在鞏固自己的強項棗固話和移動市場的基礎上,聯創積極拓寬數據業務,開發Inte.net計費軟件和寬帶計費管理軟件,該公司認為,數據業務在將來肯定會超過移動和固話業務。 亞信在數據業務上的實力是不容質疑的,然而它一直不希望把自己困在數據中。亞信拿到風險投資后,以500萬美元現金和500萬美元股票買下專門做無線計費系統的德康公司。亞信認定未來電信業務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數據業務,一是無線通信。亞信一直在等待提高BSS/OSS市場份額的機會,于是在時機到來的時候,亞信全資收購了邦訊,給自己提供了一個進入移動市場的渠道。 在中國移動2001年剛剛啟動的BSS/OSS建設項目中,邦訊已擁有了包括中國移動總部和下屬四個省的BSS/OSS合同訂單,這對亞信來說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亞信和邦訊兩家合并前在BSS/OSS領域都有一定的實力,在合并以后,已經擁有6張定單。而據業內人士透露,聯創擁有的定單達到7~8張。 聯創與亞信不僅小心地布局BSS/OSS市場,而且已經開始了直接交鋒。在海南移動BSS/OSS的競標中,聯創贏得了合同,而亞信卻拿下了上海這個國內第二大BSS/OSS系統的定單。 資本之戰 在聯創與亞信的市場爭奪中,技術當然是很關鍵的因素,但是由于中國電信系統服務市場的封閉性和地域性,因此,通過并購那些手中擁有BSS/OSS訂單的企業成為擴大市場份額的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聯創和亞信的完美設想是進行資本運作,通過并購來占領BSS/OSS市場。這就使聯創和亞信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啟動并購的資金。 但是并購的資金又從何而來呢?亞信作為上市公司可以籌集到資金,但是還不夠。而對于聯創來說,資金更是發展的瓶頸,資金不足拖住了聯創發展的腳步。由于自有資本的限制,聯創和亞信都不可能從銀行或債券市場獲得足夠的資金。為解決資金問題,聯創和亞信都不約而同地把眼光投向股市。據稱,聯創正在積極謀求在國內A板上市,而亞信雖然已經在Nasdaq上市,現在也在謀求在香港或內地上市。 聯創與亞信的BSS/OSS市場之爭已經初露端倪,誰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更多的青睞,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