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文里,我們介紹了配置ADSL Modem的基本準備工作,現在我們來介紹一下配置ADSL Modem的兩種基本方式。
兩種方式配置ADSL Modem
一般的以太網接口的ADSL Modem都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配置方式:一種是使用專門配置軟件,通過配置軟件自動連接到modem上,利用其提供的一些設置選項來設置我們的modem。另一種是通過web方式,在瀏覽器中連接到modem中,利用其提供的web配置接口,對其進行詳細的設置。一般情況下,筆者所見到的modem配置軟件所提供的配置選項都比較簡單,只能完成一些較基本的設置,保證用戶能夠正常連接到因特網,許多的高級功能都不能在配置軟件中進行設置。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使用配置軟件更簡單,用戶一般只要按照其向導的提示,一步一步地完成整個配置過程就可以使用ADSL Modem來上網了。全部的過程都是傻瓜式的,用戶只需要把幾個數值填入其中,并選擇幾個選項就行了,非常適合那些初級用戶。
但要注意的是,通常情況下,每個廠家生產的ADSL Modem,都只可使用自己專用的配置軟件來進行配置,如華碩的一些型號,但現在市面上所銷售的modem中,似乎只要使用了同一款處理芯片的產品,大都是配置軟件可以相互通用的。故用戶只要選擇一個與自己modem使用的處理芯片相同,使用時覺得方便的配置軟件就行了。
而web配置方式就相對來說要復雜得多,在這種方式下,基本上我們可以對整個modem的全部功能都能夠進行詳細配置,在許多型號的modem中,它所提供的那些高級功能也只能通過web方式來進行配置。所以在本文的內容中,會著重給大家介紹web方式下ADSL modem的配置。
另外,實際上還有一種ADSL Modem的配置方式,就是使用telnet命令遠程登錄到modem中。一些型號比較老舊的產品仍然使用的這種配置方式,使用telnet命令或超級終端登錄到modem后,一般會出現一個字符界面的菜單來供用戶進行選擇,按下相應的字母或數字就可逐步對modem來完成設置了。但采用這種方式有兩種不便之處,一是字符界面的菜單人機交互并不是很友好,有時返回前面幾級菜單要經過多次退回操作,并且其中的一些配置選項也不是很直觀,且全為英文界面,用戶需要比較熟悉硬件的各項參數。二是在有些型號的modem中,連字符界面的菜單也沒有提供,必須要使用一些類Unix命令才可對modem進行配置,更要求用戶相當熟悉Linux/Unix操作系統的操作,要不就是在用戶提示符狀態下使用在線幫助,對英文不好的朋友來說可是個相當頭疼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不提倡使用這種方式,只是在有些modem的一部分隱藏功能沒有開啟時,可以使用telnet方式,輸入命令來開啟它們的那些默認狀態下并沒有開放的功能。如中興831有一款老型號的產品,它的路由功能默認狀態下是沒有開啟的,我們就可使用telnet,在命令狀態下開啟它的路由功能。這個在以下的內容中將會給大家介紹到。
1、使用配置軟件
USB接口和卡式的modem,一般都是用配置軟件來進行設置的,大多數情況下,這兩種接口的modem一般只提供基本的上網功能,并沒有諸如現在基本上每個ADSL Modem都具備的路由功能(實際上,這也不現實)。而以太網接口的modem也有許多提供了配置軟件,以進行快速地設置。這是一種簡單的配置方式,我們可使用它來快速設置好modem的一些基本功能,保證連接正常,對于新手來說特別適用,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怎樣使用配置軟件來設置好我們的modem。
對于使用Globespan titanium系列芯片的modem為說,實際上,它們都可以使用某一個廠家的配置軟件來進行配置,因為同一系列的芯片提供的功能大致上差不多,故配置軟件也基本上是可以通用的。筆者使用的是TP-Link公司的TD-8800的配置軟件,筆者原來使用的modem驅動光盤上的一個配置軟件,但它的連接速度很慢,差不多要有五、六分鐘才可連接到modem上,并且經常會出現連接錯誤的提示。而使用TP-Link公司的TD-8800的配置軟件,連接速度很快,而且很穩定,且全部為中文界面。這個軟件的下載鏈接在http://www.tp-link.com.cn/chinese/soft/20031010155518.zip。如果各位讀者也是使用的這款芯片的modem,不妨一試。
執行該軟件后,會出現如下圖2所示的界面。在“IP地址”一欄中輸入你modem的局域網地址,這個地址一般是一個C類的保留地址,默認情況下以192.168.1.1這個地址為多,但也有很多的modem是使用的其他的保留地址,大家可從modem的說明書中查找到該地址,再把它填在其中。
圖2:ADSL Modem配置軟件
然后,在“用戶名”和“密碼”欄中分別填入自己modem的用戶名與密碼,這個用戶名與密碼的出廠默認值在說明書中也是可以找到的,一般同型號的modem它們的默認用戶名與密碼都是相同的。如果各位自己已經修改過登錄的用戶名與密碼,但又不記得了,則只需把modem復位就可恢復到初始的用戶名與密碼。一般情況下,許多廠家modem的用戶名和密碼基本上都差不多,在碰上連說明書都找不的情況下,我們可試試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參數,很有可能你是能夠進入到的噢。
當按下“登錄”按鈕后,配置軟件會嘗試登錄到modem上,驗證用戶名和密碼后,獲取得當前modem的狀態參數,軟件會顯示登錄成功的畫面,如下圖3所示。
圖3:配置軟件正在登錄
馬上就進入到配置軟件的主界面,在左邊一欄中有四個按鈕:“快速設置”、“DHCP設置”、“調制方式”、“當前狀態”。在主窗口的右邊顯示的是modem當前的一些狀態參數,如所使用的協議、VPI/VCI的值、封裝形式、當前速率等等。如下圖4所示。對于第一次使用的新modem或要重新設置參數的設備,我們點擊“快速設置”按鈕,按照其向導的指引,一步一步來完成modem的設置。
圖4:配置軟件的主界面
接下來,就是讓我們來選擇modem使用的協議了,在“廣域網協議”欄目中,有大概五種modem所使用的廣域網協議可供用戶進行選擇。一般情況下,筆者所碰到的電信、網通、鐵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用戶使用ADSL Modem有兩種基本的方式,使用固定IP地址的路由方式和使用動態IP地址的撥號方式,而又以后一種情況居多。如果用戶的上網方式是需要撥號的(即上網之前要使用一個虛擬撥號軟件連接到ISP的服務器上),我們選擇第一項“EoA(RFC 1483 Bridged)”橋接模式,而如果是使用的固定IP地址的路由方式(即用戶的計算機可從ISP處獲得一個合法的固定公網地址),則需選擇第二項“EoA(RFC 1483 Routed)”。
而對于撥號上網的方式,有時我們會看到有的用戶在開機上網時并不需要使用虛擬撥號軟件進行撥號,而是像小區寬帶一樣開機就可上網,這大概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來實現,一是把虛擬撥號軟件的快捷方式放到系統的啟動組中,并系統一進入到桌面就自動進行撥號,也就實現了開機即可上網的目的。由于現在市面上所銷售的modem都帶有路由功能,且都還帶有自動撥號功能。故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ADSL Modem配置成路由方式,則整個的modem就變成了一臺小型的SOHO路由器,在加電完成與ISP局端的連接后,它就可自動進行撥號,自動連接到ISP的服務器。對于這一種情況,就筆者所遇到的,一般ISP都是使用的PPPoE的方式,則我們要選擇最末的一項“PPPoE(RFC 2516)”。
在這,要給大家說明一點的是,如果我們是幾戶人家合用一條ADSL線路(這種情況很常見,筆者就給不少的同事朋友做過ADSL共享,大家分攤費用,速度又基本上不受影響,何樂而不為),最好是把modem配置成為PPPoE方式。在共享上網的時候,應該大家都不想用一臺機器常年開著當作代理服務器吧,并且每次上網都要撥一次號也是一件多麻煩的事啊。并且只打開modem,對同時使用的幾戶人家來說設備都是透明的,他們開機時打開瀏覽器就可上網就行了。
下一步就是對所使用的協議設置基本的電信參數了,不論選用何種方式的協議,我們都需要選擇VPI/VCI的值和協議的封裝類型。如下圖5所示。每一種不同的協議類型,這兩項基本的電信參數都是要填入的,只是其他的參數不同而已。
圖5:電信參數的設置
在“ATM VC設置”一欄中,填入當地電信的相關參數,在筆者這兒,VPI/VCI的值分別是0/35,然后再在“封裝類型”一欄中,選擇協議的封裝類型,這個一般不用更改,選擇默認的設置值就行了,如果各位讀者不了解當地電信所使用的具體設置值,也可撥打其技術支持電話詢問。
在這,有一點要提示的是,如果用戶使用的ADSL是能夠被分配到一個合法的固定IP地址,可以讓整個局域網內的計算機通過這個固定IP來共享上網,即為固定IP+多機共享上網,則需要把“WAN參數”這個選項勾選上,再把ISP分配的IP地址和相應的子網掩碼、默認網關填入到其中,然后再把局域網中計算機的IP地址設置為與modem的局域網口IP地址在同一個網段內就行了。如果用戶沒有固定IP地址的話,請不要選擇此項。不選擇設置WAN參數,也即是ADSL Modem被設置為透明網橋的形式,適合于單機上網,一般用戶的上網方式正是如此。在這種網橋方式下,我們需要使用第三方撥號軟件撥號,由計算機獲取一個動態的IP地址后就可上網了。
填寫后相關的電信參數后,點擊“提交”按鈕就可把設置值寫入到ADSL Modem中了,等modem重新啟動后,只要在計算機上撥號成功就可上網了,一切就這么簡單。
在EoA(RFC 1483 Routed)模式下,填入電信參數后,也只要ISP分配的IP地址的相關信息填入到下一步的“WAN參數”選項中,點擊“提交”按鈕也行了。
而對于自動撥號的PPPoE協議,其實設置也是相當簡單的,把相關電信參數填入后,點擊“下一步”按鈕,再在“PPP參數”一欄中填入ISP分配給用戶的用戶名和密碼,然后再選擇密碼協議,在這,我們一般不要改動,選擇它的默認值“PAP”就行,再點擊“提交”按鈕也就大功告成。如下圖6所示。
圖6:PPPoE設置完成
使用配置軟件來設置ADSL Modem,我們一般使用的是它的快速設置功能,簡單,快捷,幾個步驟就能把modem的基本參數搞定,使之能正常上網。其他的選項如“調制方式”是不用進行更改的,使用它的默認設置就行了。在這個界面中,還有一個用得較多的選項,即“DHCP設置”,即把我們的ADSL Modem設置為一臺網絡上的DHCP服務器,這樣在小型的局域網中,對于用戶數量不多的情況,我們就可以使用modem提供的DHCP服務功能來動態地分配IP地址給網絡中的客戶端,免去單獨一臺一臺設置IP地址的麻煩了,在客戶計算機上只要設置為自動獲取IP地址就可以了。這個功能的設置是相當簡單的,只要把欲分配給客戶端IP地址的起始地址和終止地址填入到其中,再者如果設置了路由共享上網的話,把DNS服務器的地址填入就行了。這個DHCP服務器的設置選項在配置軟件中還是過于簡單,以下有關在web方式下設置modem的內容中我們還會給各位詳細介紹這方面的一些控制選項,在web方式下提供了更多的DHCP方面的高級選項來供用戶使用。
2、Web配置方式
正如上面所提到過的,除了使用配置軟件來設置modem外,絕大多數情況下ADSL Modem都提供了web的配置界面(至少筆者見過的近兩三年銷售的modem都可提供這種配置方式),我們就可以使用瀏覽器來對modem進行配置了。在web方式下,廠商提供的配置選項要更多一些,還有許多的高級功能都可中其中進行設置,搞清楚了web方式下ADSL Modem的各個選項的具體意義,那我們就可輕松地駕馭自己的modem了,再也不用求人、請高手來擺平了。
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輸入modem的IP地址192.168.1.1,然后再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我們就可進入到ADSL Modem的設置首頁(圖7-1所示)。在這個頁面中,有七個大的標簽內容,分別為“首頁”,有關modem的一些狀態信息的描述和系統的時間設置,以及系統模式與快速安裝等一些內容;“局域網口”,在個選項中是對modem的局域網參數進行設置,如其使用的局域網IP地址和DHCP功能等相關內容;“廣域網口”,這個選項中的內容,主要是配置modem的相關電信參數,以及撥號時的用戶名和密碼信息等;“橋接”,該選項是用來配置當設置modem為透明網橋時的相關電信參數;“路由”,這個選項的內容可能是許多多機共享上網的用戶最關心的,實際上就只有一臺機器使用時,modem也可配置高路由模式,在這有關路由的詳細信息及相關的PPP自動撥號等也都可設置完成;“服務”,此選項是modem提供的一些安全方面的功能諸如防火墻、IP過濾的有關設置,以及DNS、RIP等方面的內容;“管理”,在這個選項下,什么管理modem的用戶,遠程/本地升級、報警、診斷,modem所使用的一些端口等方面的內容均在此進行詳細地設置。
圖7-1:ADSL Modem的web配置首頁面
常見的ADSL Modem的web配置界面,除了圖7-1所示的這種多個標簽的橫式版面外,大致還有其他的幾種型式版面,如下圖7-2和圖7-3所示的。這兩種版面的左側為可展開的菜單,+號下面為各大項的詳細功能,右側是它們詳細設置內容。實際上,這只不過是版面的排列不同而已,處理芯片不同的modem其功能也稍有差別,但各個功能選項從名稱到實際功能都差不多,主要功能都是一樣的。并且,依筆者的經驗,下面那兩種設置界面的modem所提供的功能實際上還要相對簡單一些,因此我們只要搞清楚了Globespan titanium系列芯片modem的各種配置,另外型號的設置也就一目了然了。
圖7-2:華碩某款型號modem的設置界面
圖7-3:華為某款型號modem的設置界面
對于每一個具體選項的內容,筆者將會在下面的內容中給大家作詳細的解釋,并對一些用得比較多,實用的功能,結合筆者自己的使用經驗,舉出了一些使用的實例,希望各位讀者能更好地把自己的ADSL Modem的潛力發揮出來。
在下一篇文章里,我們將對WEB界面的各配置選項分組進行詳細的介紹。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體;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責任編輯:liu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