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頁 1 2 3 4
SERVER(服務器):是指任何在網絡上允許用戶文件訪問,打印,通訊及其他服務的計算機。服務器一般擁有比單用戶工作站更高的處理器,更大的存儲空間,常配有大容量電源,UPS(不間斷電源),采用了容錯技術。
SMP(對稱式多處理器):Symmetric Multi-Processor的縮寫。是指在一個計算機上匯集了一組處理器(多CPU)。各CPU之間共享內存子系統以及總線結構。雖然同時使用多個CPU,但是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它們的表現就像一臺單機一樣。系統將任務隊列對稱地分布于多個CPU之上,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整個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隨著用戶應用水平的提高,只使用單個的處理器確實已經很難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因而各服務器廠商紛紛通過采用對稱多處理系統來解決這一矛盾。簡單的說就是可以讓幾個CPU同時工作,交替運行技術.這樣就提高了CPU的工作頻率,相對也就提高了服務器的整機性能.
MPS:MultiProcessins System.即多處理器系統。SMP是構成MPS的一種技術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nedent Disks廉價冗余磁盤陣列。由于磁盤的存取速度跟不上CPU的處理速度,從而使磁盤成為提高服務器I/O能力的一個瓶頸。為解決計算機CPU的高速運算和磁盤存取的低速之間日益加劇的矛盾,RAID技術應運而生。其主目的是用現有的小型廉價磁盤,把多個磁盤按一定的方法組成一個磁盤陣列,通過一些硬件技術和一系列的調度算法,以磁盤陣列方式組成一個超大容量,響應速度快,可靠性高的存儲子系統,對用戶來說,就像是在使用一個大型磁盤。它的優越性首先體現在:提高了系統的存儲容量;其次,控制多臺磁盤驅動器并行工作,提高了整個系統的數據傳輸率;再者,由于系統具有校驗技術,提高了整體的可靠性:如果陣列中有一個硬盤損壞,利用其它盤可以重新恢復出損壞盤上原來的數據,而不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并可以在帶電狀態下更換已損壞的硬盤(即熱插拔功能),陣列控制器會自動把重組數據寫入新盤,或寫入熱備份盤而將新盤用做新的熱備份盤;另外磁盤陣列通常配有冗余設備,如電源等,以保證磁盤陣列的散熱和系統的可靠性。磁盤陣列有8種RAID類型,為了系統的安全、穩定和快速,往往將系統軟件、數據信息及鏡像數據分別放在不同的磁盤陣列中,并根據服務器的應用環境,一般應該配有2~ 3種以上的RAID類型。
RISC:RISC即"精簡指令集計算機"。它是針對傳統處理器指令系統的缺陷提出來的,傳統處理器(如Intel體系)的指令系統越來越復雜,不僅導致處理器研制周期變長,而且還有難以調試、難以維護等一些自身無法克服的困難。RISC把著眼點放在如何使處理器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及提高運算速度上。它優先選取使用頻率最高的簡單指令(一般只有50米),避免使用復雜指令,一般將指令長度固定為32位,且多數為單周期指令。指令格式和尋址方式、種類減少,縮短了譯碼時間,壓縮了機器周期。內部以硬布線控制邏輯為主,不用或少用微碼控制等,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RISC處理器的運算速度。K6處理器的內核就是RISC超標準量體系結構。
Hot-Swappable(熱插拔):即當某一個設備發生故障時,可以在系統不停機運行中被更換,熱插拔功能就是允許用戶在不關閉系統,不切斷電源的情況下取出和更換損壞的硬盤、電源或板卡等部件,從而提高了系統對事故的及時恢復能力、擴展性和靈活性等。如果沒有熱插拔功能,即使磁盤損壞不會造成數據的丟失,用戶仍然需要暫時關閉系統,以便能夠對硬盤進行更換,而使用熱插拔技術只要簡單的打開連接開關或者轉動手柄就可以直接取出硬盤,而系統仍然可以不間斷地正常運行。
Redundan(冗余):自動備援,即當某一設備發生損壞時,它可以自動作為后備式設備替代該設備.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是IBM,Inter,Microsoft,Compaq,NEC等幾大世界著名廠商聯合制訂的一種新型串行接口。在兩年內它會成為電腦與外調設備(如:鍵盤,磁帶機,打印機,可寫入光盤機等)之間標準的接口。該接口不但負載能力好,而且易用性也好,具有"即插即用"的功能,最多可串接127個外設,支持即時聲音播放及影像壓縮。
集群技術:就像冗余部件可以使你免于硬件故障一樣,群集技術則可以使你免于整個系統的癱瘓以及操作系統和應用層次的故障。一臺服務器集群包含多臺擁有共享數據存儲空間的服務器,各服務器之間通過內部局域網進行互相連接;當其中一臺服務器發生故障時,它所運行的應用程序將與之相連的服務器自動接管;在大多數情況下,集群中所有的計算機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名稱,集群系統內任意一臺服務器都可被所有的網絡用戶所使用。一般而言,群集和高可用性結合的服務器可將運行提升至99.99%。群集技術不僅僅能夠提供更長的運行時間,它在盡可能地減少與既定停機有關的停機時間方面同樣有著重要意義。例如,如果使用群集,你可以在關閉一臺服務器的同時,不用與用戶斷開即可進行應用,硬件,操作系統的"流動升級"。集群系統通過功能整合和故障過渡技術實現系統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集群技術還能夠提供相對低廉的總體擁有成本和強大靈活的系統擴充能力。
鏡像技術:集群技術的一種。是將建立在同一個局域網之上的兩臺服務器通過軟件或其他特殊的網絡設備,將兩臺服務器的硬盤做鏡像。其中,一臺服務器被指定為主服務器,另一臺為從服務器??蛻糁荒軐χ鞣掌魃系溺R像的卷進行讀寫,即只有主服務器通過網絡向用戶提供服務,從服務器上相應的卷被鎖定以防對數據的存取。主/從服務器分別通過心跳監測線路互相監測對方的運行狀態,當主服務器因故障停機時,從服務器將在很短的時間內接管主服務器的應用。
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錯誤檢查與糾正),是內存的一種自動校驗設計,它能時刻檢查數據的完整性。利用ECC自動地糾正單字節錯誤和發現雙字節錯誤,一般發生兩個字節的錯誤時系統會掛起,有效消除導致系統崩潰的ECC內存累積誤差。ECC必須有芯片組的支持才能工作,而且ECC內存比較昂貴。
ETR:(ExternalTransferRate),指硬盤的外部數據傳輸速率,是數據由硬盤的高速緩存讀入內存所用的時間。外部數據傳輸速率由硬盤使用的接口類型決定。
EDORAM:擴展數據輸出內存。EDORAM是通過取消兩個存儲周期之間的時間間隔,來提高存取速率的。通常,在一個DRAM陣列中讀取一個單元時,首先充電選擇一行然后再充電選擇一列,這些充電線路在穩定之前會有一定的延時,制約了RAM的讀寫速度。EDO技術假定下一個要讀寫的地址和當前的地址是連續的(一般是這樣),在當前的讀寫周期中啟動下一個讀寫周期,從而可將RAM速度提高約30%。但是,EDORAM僅適用于總線速度小于或等于66MHz的情況,是97年最為流行的內存。
SDRAM: Synchronous DRAM同步動態內存。它與系統總線同步工作,避免了在系統總線對異步DRAM進行操作時同步所需的額外等待時間,可加快數據的傳輸速度。這是98年流行的一種同步動態內存。它提高讀寫速率的的基本原理是將CPU和RAM通過一個相同的時鐘鎖在一起,使得RAM和CPU能夠共享一個鐘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從而解決了CPU和RAM之間的速度不匹配問題。
SIMM:(Single-In-line-Menory-Modules)是我們經常用到的一種內存插槽,它是72線結構。如今的內存模塊大部分是把若干個內存芯片顆粒集成在一小塊電路板上,然后通過SIMM插槽與主板相連。
DIMM:(Dual-Inline-Menory-Modules)即雙列直插式存儲模塊。這是在奔騰CPU推出后出現的新型內存條,DIMM提供了64位的數據通道,因此它在奔騰主板上可以單條使用。它有168條引腳,故稱為168線內存條。它要比SIMM插槽要長一些,并且它也支持新型的168線EDO-DRAM存儲器。就目前而言,適用DIMM的內存芯片的工作電壓一般為3.3V(使用EDORAM內存芯片的168線內存條除外),適用于SIMM的內存芯片的工作電壓一般為5V(使用EDORAM或FBRAM內存芯片),二者不能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