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通信網絡是金融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據資料報導,到2001年底,中國金融數據地面通信骨干網(CNFN)已經竣工,這意味著全國近300個中心城市實現了基于信元交換技術的幀中繼寬帶通信。從此金融部門有
了自身安全可靠、技術先進、高質量的網絡環境。CNFN的建設極大地滿足了金融業對計算機通信的迫切需求。但是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目前市縣一級的金融網絡建設還停留在較低的水平,網絡建設的矛盾尤為突出。一方面,金融系統各市縣行及分支網點是金融鏈上最基本的環節,市縣行的業務已經由原來傳統的報表文件傳送、EMAIL服務、3W服務,向數據的高度集中,辦公自動化的全面推廣,多媒體的迅速普及方向發展,網絡數據流和數據量有了突出的變化,對金融網絡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另一方面,市縣網絡中傳統的組網方式即分組交換網已不再是數據通信業務發展的主流,并從“十五”期間開始逐漸退出數據通信市場。因此金融市縣網絡的建設,迫切需要尋求一種更新的組網方式。并明確今后的發展方向,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網絡需求,從而促進金融業的發展,提高各金融機構的競爭實力?;趲欣^的金融通信網絡建設能夠適應這一要求。
1、幀中繼組網技術的主要技術性能及特點
簡單的說,幀中繼技術是一種數據通信技術,其英文名為Frame Relay,簡稱FR。它運行在OSI參考模型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是從X.25分組通信技術的簡化。它的主要技術性能及特點如下:
1) 高性能:基于信元交換技術的幀中繼交換機具有網絡吞吐量大、時延低、傳輸速率高等特性,吞葉量最大可達1.2Gbps、用戶端至端通信時不超過300ms、用戶的接入速率最高可達到34Mbit/s。
2) 支持多協議:采用信元交換技術可支持語音、數據、圖象等多媒體信息傳輸,并可以支持幀中繼、信元中繼、TCP/IP、SNA、X.25、HDLC等多種用戶協議接入。
3) 網絡擁塞控制:采用擁塞控制機制,連續監控中繼電路利用狀態,實時反饋信息,自動調整每個虛擬邏輯電路的傳輸速率,檢測擁塞、控制擁塞、避免擁塞,最大限度地利用網絡資源,提高網絡性能,提高網絡服務質量。
4) 自動路由迂回:當網絡中任意兩交換機之間電路故障中斷時,交換機的動態路由機制會重新選擇一條新的迂回路由,將中斷電路用戶的永久虛電路(PVC)轉移到迂回電路上去,以保證用戶的PVC正常工作。
因此,可以將幀中繼技術歸納為以下幾點:
1) 幀中繼技術主要用于傳遞數據業務,它使用一組規程將數據信息以幀的形式有效地進行傳送。它是一種高性能的WAN協議。
2) 幀中繼所使用的是邏輯連接,而不是物理連接,在一個物理連接上可建立多條PVC,可實現帶寬的復用和動態分配。
3) 幀中繼的幀信息長度遠比X.25分組長度要長,最大幀長度可達1600字節/幀,適合于封裝局域網的數據單元,特別適合傳送突發性數據傳輸。如壓縮視頻業務、WWW業務等。
2、幀中繼的通信網絡技術在市縣金融中的應用
1)、X.25、DDN、幀中繼三種主要組網形式的業務發展比較
根據縣電信部門通信電路形式,供金融用戶選擇的有X.25、DDN、ISDN、幀中繼等通信電路,比較常見的三種組網形式的業務發展情況,得知:分組交換網和數字數據網是傳統數據業務網之一,雖然,2001年底,分組交換用戶達到11.1萬戶左右,但近期分組網用戶的拆機情況比較嚴重,分組交換業務所占比重越來越小,并開始逐漸退出數據通信市場。數字數據網從業務需求來看雖然發展到2001年底,DDN的端口數達到73.1萬個,用戶數達43.6萬,但多集中在本地DDN業務,國內長途、國際業務端口的比例大致為全部用戶端口的10-20%。雖然DDN網在金融、公安、海關等行業占有較大的比例,但在“十五”期間不再大量擴容。隨著近期寬帶網的建設以及幀中繼和ATM PVC 業務的相繼推出,幀中繼寬帶骨干網是目前供應商提供寬帶數據業務最主要的承載網絡,是“十五”期間努力擴大的數據市場。
2)、開通市縣幀中繼電路的條件
一般來說,FR路由器(或FRAD)是放在離局域網相近的地方,路由器可以通過專線電路接到幀中繼業務供應商的交換機。金融用戶只要購買一個帶幀中繼封裝功能的路由器(一般的路由器都支持),再申請一條接到提供幀中繼業務供應商的幀中繼交換機DDN專線電路或HDSL專線電路,就具備開通市縣幀中繼電路的條件。市縣幀中繼供應商提供了多種接入方式,金融用戶可以利用無線技術、ISDN網、本地DDN網等多種接入方式接入幀中繼骨干網。市縣金融網絡中利用DDN網接入方式較多。開通市縣幀中繼電路起點并不很高,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