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無線寬帶標準WiMax向所有的人承諾它將是一切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它如何才能贏得人們的關注并走向成熟? WiMax是每個問題的答案,或者它看起來就是以下種種:一種替代DSL和cable modems的無線方案,一種范圍更廣性能更好的熱點技術,鄉村寬帶的救世主,甚至還可能是3G殺手。 Intel公司對該技術所許下的承諾使得這樣的噱頭更加壯大。芯片巨頭的市場宣傳機器已經把WiMax對DSL和cable modems的預期影響同移動通信技術對固定電話的影響相提并論。Intel對WiMax所要提供的支持如同它會為Wi-Fi所提供Centrino一樣。 在早期發展階段中,WiMax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在早期階段中,熱情過度的廠商們抓住技術的不同部分高唱贊歌,但對其最佳的應用場合卻缺乏清晰的理解。顯然,從移動寬帶到回傳鏈路(backhaul)和鄉村寬帶(rural broadband),所謂WiMax “正處于紛繁蕪雜應用的驅動下”的描述并非實話實說。 業界必須將WiMax同其競爭對手們等量齊觀?,F在已經有了一系列固定無線訪問技術,例如LMDS和MMDS等。Wi-Fi已經在各地的局域網市場四處播種,而在個域網方面則有藍牙技術。如果你希望獲得移動能力,整個地球都需要覆蓋移動基站。 那么WiMax適合用在什么地方? WiMax是基于IEEE 802.16標準無線IP數據技術的市場名稱。它最初是為運行在10到66GHz頻段上提供點對多點的寬帶無線訪問。它有很多種配置方式,因此可以支持范圍廣泛的不同應用類型,從標準固定無線寬帶連接到手持設備的移動數據服務。 其主要目標市場是大城市空間。毫無疑問,這一技術比Wi-Fi而言能夠更好的適應于戶外寬帶應用。例如,一個針對移動設備的單獨的WiMax網絡基站大約可以提供三公里的覆蓋范圍半徑。 所有的技術都一樣,總會有論壇專門把這些已經讓人感到困惑的技術搞得讓人更加一頭霧水。WiMax Forum負責固定、移動、便攜以及最終無線寬帶連接(無需在設備和基站之間具備直接視距線路)標準的開發。該機構表示,該項技術應該能夠為固定和便攜應用提供高達每信道40Mbps的傳輸速率,而對移動設備將可以提供15Mbps的傳輸速率。后者在2007年之后才有可能出現。 在眾多的無線技術中,盡管有Intel力助WiMax出人頭地,但這并不能保證該項技術的成功。Intel在對未來技術壓注上并非從未失手。在跳入Wi-Fi的隊伍之前,Intel曾經是已經滅亡的HomeRF技術的主力推動者。其轉戰Wi-Fi的舉動大不了僅僅是一場略微有些拙劣的演出。 部分媒體對最新無線技術的狂熱追捧同樣應當被看作是WiMax陣營總部里響起的警鐘。當Radioactive同WiMax Forum進行接觸的時候,一位委員告訴我們,很多極端的言論都是從很小的起步開始的?!?0Mbps的速度是垃圾”,他說到?!?到10才更為現實?!?/P>
Intel喜歡高歌WiMax,但其他技術領導廠商則顯得更為謹慎。例如,Cisco首席技術官Charles Giancarlo最近給WiMax澆上了一瓢冷水,主要原因是該技術的應用將通過3G網絡來實現,這一網絡的全球運行將會到產品投入市場的時候才能開始。 對WiMax而言,要獲得眼球并且逐步成熟則需要業界廣泛的支持——不僅僅是那些開發技術標準的企業,同時還有采用與之相競爭技術的產品制造商。實際上,思想是互補而不是競爭的。例如WiMax可以同Wi-Fi相互融合。WiMax可以用來把寬帶引入建筑物,利用內建了Wi-Fi 上網功能的WiMax CPE 標準很容易就做到這一點。 WiMax Forum則有條不紊的啟動確保技術互用性的工作。很多大牌廠商都在固定無線寬帶技術上浸潤多年,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但因為缺乏市場標準,固定無線寬帶技術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約。 該論壇計劃在2005年6月左右在西班牙開放其實驗室,然后在當年9月啟動互用性的認證工作。該實驗室將會對產品的互用性進行測試,然后對符合標準的產品提供認證。這表明首個通過WiMax測試的產品會在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之間問世。 然而,這個消息并不能阻擋部分運營商們在標準出臺之前發布產品的腳步。例如BT公司已經開發了Alvarion技術,由此在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提供鄉村寬帶覆蓋。該制造商是WiMax委員會的成員,并且還宣稱其技術將同WiMax標準兼容。 盡管媒體大力哄抬,如果WiMax消失了,這也不是第一個跳票的無線技術。想想固定無線寬帶技術LMSD和MMDS的命運吧。對WiMax先驅們來說,這些WiMax 前輩技術都在頻譜競標后,以失敗告終。缺乏標準則意味著企業們不得不面對價格昂貴的網絡設備以及承受被技術所拖累的恐懼——由此,運營商們的冷靜并不能讓人感到奇怪。 WiMax Forum必須保證該技術對提供移動數據服務的運營商們具有足夠的吸引力。WiMax 已經讓部分現有技術廠商感到傷腦筋,特別是3G設備制造商。 Analysys最近的研究報告向WiMax制造商們提出了警告:由于隨著技術商在3G上不斷增加的投入,各種新的技術選擇如HSDPA等將會給制造商們在向移動運營商銷售技術產品方面帶來挑戰。他們的研究認為,WiMax Forum應當更為清晰的闡明其移動技術的性能和在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樣才能讓運營商們開始嚴肅認真的對待它。 目前,這一技術離成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實際產品尚未問世,而所有的宣傳也使得WiMax只是實際應用上一層縹緲的時尚空氣。WiMax的支持者們應當為寬帶運營商們提供商業案例,并取得移動電信企業的投入。這對于WiMax的發展十分關鍵。如果WiMax陣營中的成員無法實現這點,那么該項技術很可能會被納入最后一英里訪問技術的范疇,就像是鄉村寬帶一樣,而無法成為大規模都會寬帶上網的重量級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