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信息產業部指定PHS系統使用的頻段為1900-1915MHz,該頻段同中國第三代公眾移動通信系統頻分雙工?FDD?主要工作頻段上行鏈路相近。 由于PHS系統雜散指標要求較低,PHS系統發射的雜散信號將會對工作于該頻段附近的3G系統帶來不同程度地干擾,直接導致3G系統容量的下降或覆蓋區域的減小。但是,3GPP指標在制定時充分考慮了對現有系統的干擾問題,UE帶外雜散的性能要求也更高。因此,在1920MHz頻段附近,PHS系統對未來3G系統的干擾影響相對于3G系統對PHS系統的干擾影響更為嚴重,隔離度要求也更高。再者,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PHS網絡,且信息產業部3G第二階段網絡技術外場測試即將完成,PHS系統如何更好地與3G系統共存已成為電信、網通近期關注熱點之一。 信產部關于PHS系統的頻段使用、技術要求及雜散指標 在信息產業部“關于PHS和DECT無線接入系統共用1.9GHz頻段頻率臺站管理”規定中,指出PHS系統由1900MHz起指配頻率,指配信道的數量由話務量和用戶容量決定,當在某一區域用戶量較大時,在避免與其他網絡(DECT或PHS系統)產生相互有害干擾的前提下,可使用1900-1920MHz的全部頻段。 信息產業部對用于無線本地環路PHS系統臺站設置的技術要求主要為:基站的發射平均功率為500mW,峰值功率為4W;用戶終端的發射平均功率為10mW,峰值功率為80mW。雜散發射功率電平限值為:在1893.5-1919.6MHz以內,<250nW/300kHz,以上頻帶以外,<2.5μW/MHz?,F網(UT、中興、朗訊)PHS系統運行的基站絕大部分都是500mW基站。 PHS系統帶外雜散發射對近頻WCDMA的干擾影響 1.PHS手機與WCDMA基站共存 WCDMA系統是一個自干擾系統,對于每一個用戶,本小區的其它用戶或相鄰小區的用戶都將對其產生干擾,因此一個用戶的Eb/I0將主要取決于干擾而不是噪聲,一個用戶的受到的總干擾I將由三部分組成:基站本身熱噪聲NBS、系統內其它用戶的干擾Iint和系統外部的附加干擾Iext,即: Itotal=NBS+ Iint + Iext。 WCDMA基站接收機的熱噪聲為-103dBm。為了保證系統正常運行及穩定,系統的容量一般在75%的負載以下,即允許噪聲升高6dB,相應的總干擾?干擾+熱噪聲?為Itotal=-103dBm+ 6 = -97 dBm。當WCDMA上行容量由于PHS系統的干擾而損失5%時,即系統容量由75%降為70%時,允許的外界干擾Iext為-104.7 dBm。 在1920MHz以上時,PHS的帶外發射為250nW/300kHz即-36dBm/300kHz?雜散為2.5μW/1MHz即-26dBm/1MHz。假設WCDMA基站的鄰道選擇性很大,即WCDMA基站接收不到鄰道的PHS系統信號,則WCDMA基站接收到的干擾為: I=POOB+ Gtx + Grx - L 式中:POOB代表發射機的帶外發射功率或雜散功率(dBm);Gtx代表發射天線增益(dBi);Grx代表接收天線增益(dBi);?。纱肀桓蓴_接收機的干擾門限(dBm) PHS手機發射平均功率為10mW?10dBm?,假定天線增益為0dB,PHS的雜散為-26dBm/1MHz,即-20dBm/3.84MHz。由于PHS手機的發射功率很小,不可能對WCDMA基站產生阻塞,因此阻塞的因素我們就不再繼續分析,而只考慮PHS手機的雜散發射對WCDMA基站的影響。假設WCDMA基站的接收天線增益為Grx=11dBi?則PHS移動臺與WCDMA基站之間的隔離損耗應為: L=POOB+ Gtx + Grx - I =-20+ 11 + 0 - ?-104.7? =95.7dB 代入自由空間的路徑損耗的傳播公式L=20lg?R?+38.12,可得:R=756 米 即PHS移動臺與WCDMA基站之間的距離大于756米時,其雜散不會干擾WCDMA基站。 2.PHS基站與WCDMA基站共存 假設PHS基站的發射天線增益為9(常用天線增益)+3(發射分集增益)=12dBi,WCDMA基站的接收天線增益為Grx=11dBi,PHS基站的發射平均功率為500mW?27dBm?,雜散發射絕對電平為2.5μW/MHz。 考慮阻塞條件時,由于PHS信號帶寬相對與WCDMA信號而言很窄,我們可以將PHS信號看作為單頻分量,WCDMA基站在帶外可以容忍的單頻干擾為-15dBm。這樣需要42dB的隔離才能保證PHS基站不會阻塞WCDMA基站。 同上可以計算PHS基站在雜散發射時與WCDMA基站之間的隔離損耗L應為105.7dB?代入自由空間的路徑損耗的傳播公式,可得PHS基站與WCDMA基站之間的隔離距離至少應大于2393米時,其雜散發射才不會干擾WCDMA基站。 根據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對朗訊PHS系統500mw基站的帶外雜散進行的抽樣檢測結果,在1900.250MHz?18ch?、1906.850MHz?40ch?、1914.650MHz?66ch?、輸出功率為100mw時,帶外雜散功率為0.01?0.05μW?-43?-50dBm?,后期基站型號核準檢驗測試數據該項指標改為只記錄比限值低6dB之內或高于限值的雜散發射。 根據日本富士通提供的測試報告中發現,PHS基站工作在1911.950MHz?57CH?且發射功率為35dBm?3.2W?,在1920MHz時測得的雜散發射是-27.9dBm/MHz,僅比協議指標?-26dBm/300KHz或20.8dBm/MHz??。罚洌?,如果工作頻段越靠近1920MHz,其在1920MHz處的雜散余量會更小。 因此,如果PHS基站的雜散發射相對于信息產業部規定沒有余量甚至超標的話,在當前大中城市城區PHS基站密布的現狀下,市區基站越多,雜散余量越少,對未來WCDMA系統的帶內信號干擾更趨嚴重,服務質量難于保證。根據國內某城市對PHS-WCDMA系統無線干擾測試的報告表明,部分PHS基站帶外信號抑制小于信息產業部規定的50dBc?僅為30dBc左右;PHS系統話務忙時相對于閑時,對WCDMA系統接收機帶來約3dB的噪聲抬高。 降低PHS系統帶外雜散對WCDMA系統干擾影響的幾點建議 1.增加保護頻帶 建議在WCDMA系統開通之初,由于PHS系統用戶規模還很龐大,轉網尚需時日,可向信息產業部申請使用1895-1900MHz,以便現網PHS系統的工作頻段由1900-1915MHz下移至1895-1910MHz,干擾嚴重區域甚至可將工作頻段下移至1905MHz。 2.采取天線隔離 在滿足PHS信號覆蓋質量的前提下,在網絡優化過程中須持續降低基站高度,加大上、下傾定向板狀天線及低增益全向天線的使用力度或降低基站發射功率,通過組控方式在同一天面增加基站,市區站點建設逐步向“少站點扇區化多信道”方向發展。通過調整天線水平和垂直距離,以及天線傾角和方位角,增加天線間耦合損耗,減少系統間干擾。 3.增加濾波器 可以通過在無線收發系統上增加附加濾波器以達到隔離要求,減少系統間干擾。工程實施中通過基站天線的垂直隔離等方法獲得的隔離度同樣可以通過在收發系統上增加15dB或者20dB的濾波器以達到同樣的隔離效果。 4.開展室內分布系統建設 在市區,減少PHS基站室外站點及改善室內覆蓋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室內分布系統建設,室內分布系統的建設一方面可吸收更多室內話務,降低室外基站的阻塞率及PHS系統底噪,同時也有利于今后3G業務、WLAN業務的開展。 5.關注設備性能指標 首先,針對現網運行的各種PHS系統基站、手機、干放等有源器件的雜散指標重新進行抽樣檢測或通知設備廠商提供詳細的入網測試數據,詳細記錄各種設備的帶外雜散指標;其次,確保設備性能其他指標都能符合入網的各項要求;最后,為確保今后能有效地與3G、WLAN和諧共存,為考慮后期兼容性,在近期建設時就必須對原器件各項性能指標提出更高的要求。 6.開展干擾實地測試 聯合WCDMA系統、PHS系統提供廠商,在用戶規模為大、中、小容量不等的多個本地網進行帶外雜散對WCDMA系統接收機的干擾影響測試,共同制定周密詳細的測試方案(室外、室內),對聯合測試結果組織專人進行充分評估及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