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線城域網技術是繼無線局域網之后出現的又一項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就無線城域網技術為何會緊跟無線局域網技術之后出現,802.16標準的基本內容,以及WiMAX論壇的使命等問題展開深入討論。
首先詳細介紹了IEEE 802.16標準的由來、應用范圍、物理層特點以及MAC層特點等,然后從覆蓋、可擴展性和QoS三個方面與802.11標準做了比較。在對WiMAX論壇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后,從多個角度分析了802.16標準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802.16,WiMAX,802.11,互操作,BWA
在無線局域網(WLAN)勢頭正勁之際,最近又出現了無線城域網(MAN)技術。與為無線局域網制定802.11標準一樣,IEEE為無線城域網推出了802.16標準,同時業界也成立了類似WiFi聯盟的WiMAX論壇。無線城域網技術為何會緊跟WLAN之后出現?802.16是一個什么樣的標準?WiMAX的使命又是什么?這些就是本文所關注的要點。
一、IEEE 802.16標準
最早的IEEE 802.16標準是在2001年12月獲得批準的,是針對10~66 GHz高頻段視距(LOS)環境而制定的無線城域網標準。但目前所說的802.16標準主要包括802.16a、802.16RevD和802.16e三個標準。802.16a是為工作在2~11 GHz頻段的非視距(NLOS)寬帶固定接入系統而設計的,在2003年1月被IEEE批準通過;802.16RevD是802.16a的增強型,主要目的是支持室內用戶駐地設備(CPE),預期將在2004年第三季度得到批準;802.16e是IEEE 802.16 a/d的進一步延伸,其目的是在已有標準中增加數據移動性,估計要到2005年下半年才能被批準。
無線城域網的推出是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寬帶無線接入(BWA)市場需求。雖然多年來802.11x技術一直與許多其他專有技術一起被用于BWA,并獲得很大成功,但是WLAN的總體設計及其提供的特點并不能很好地適用于室外的BWA應用。當其用于室外時,在帶寬和用戶數方面將受到限制,同時還存在著通信距離等其他一些問題?;谏鲜銮闆r,IEEE決定制定一種新的、更復雜的全球標準,這個標準應能同時解決物理層環境(室外射頻傳輸)和QoS兩方面的問題,以滿足BWA和“最后一英里”接入市場的需要。有了這樣一個全球標準,就能使通信公司和服務提供商通過建設新的無線城域網來為目前仍然缺少寬帶服務的企業與住宅提供服務。
符合802.16標準的設備可以在“最后一英里”寬帶接入領域替代Cable Modem、DSL和T1/E1,也可以為802.11熱點提供回傳。新標準規范了一個支持諸如話音和視像等低時延應用的協議,在用戶終端和基站(BTS)之間允許非視距的寬帶連接,一個基站可支持數百上千個用戶,在可靠性和QoS方面提供電信級的性能??傊?,它充分考慮了為全世界通信公司和服務提供商設計一個可擴展、長距離、大容量“最后一英里”無線通信系統的需要,可支持一整套的服務,從而使服務提供商能夠在降低設備成本和投資風險的同時提高系統性能和可靠性,有助于加速無線寬帶設備向市場的投放以及“最后一英里”寬帶在世界各地的部署。BWA應用包括住宅寬帶接入、用于SOHO和小企業的DSL級業務、用于企業的T1/E1級業務(所有這些不僅支持數據,而且還支持話音和視像),還包括用于熱點的無線回傳和蜂窩小區基站回傳業務等,如圖1所示。
?。福埃玻保叮?、802.16RevD和802.16e這三個標準的物理層(PHY)和媒體接入控制層(MAC)是相同的。目前它們所選定的物理層規范是256點FFT OFDM PHY(與ETSI NiperMAN相同)。其他物理層規范將在今后市場需要時再制定。
選用OFDM是由于它在保持高頻譜效率、最大限度利用可用頻譜的同時還具備支持非視距性能的能力。在CDMA的情況下,為了保證處理增益能夠克服干擾,射頻帶寬必須比數據吞吐量大許多。這對低于11 GHz的寬帶無線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如果數據速率高達70 Mbit/s,就需要射頻帶寬超過200 MHz才能提供相應的處理增益和非視距能力。
為了在各種信道環境下提供可靠的性能,802.16物理層還具備以下一些特點:靈活的信道寬度、自適應突發信號輪廓、采用Reed-Solomon與卷積級聯碼的前向糾錯、任選的先進天線系統(AAS)(可改善距離/容量)、動態頻率選擇(DFS)(可幫助減小干擾)、空時編碼(STC)(通過空間分集提高在衰落環境下的性能)。表1給出了IEEE 802.16標準的一些物理層特點。
上述特點對室外BWA的基本運行是必要的要求,特別是一個標準要想真正適應世界各國的情況,就需要靈活的信道寬度。這是因為對設備可以工作在什么頻率以及使用什么寬度的信道各國的管理辦法并不相同。在需要牌照的頻譜上,運營商必須為每一MHz付錢,因此所建的系統一定要把所分配的頻譜用足,并具有適應蜂窩結構或單基站結構的靈活性。如果運營商獲得14 MHz頻譜,并為此付了錢,它們就不希望系統的信道寬度為6 MHz,因為這將浪費2 MHz的頻譜。它們希望系統可以采用7 MHz、3.5 MHz,甚至1.75 MHz的信道來建網。
由于各種無線網基本上都是工作在共享媒體上,必然需要一種控制用戶單元接入媒體的機制。802.16的MAC層使用由基站安排的TDMA協議在點到多點的網絡拓撲中給用戶分配容量。采用這種TDMA接入機制以后,802.16系統不僅能夠提供具有服務水平協定(SLA)的高速數據業務,而且還能提供對時延敏感的業務(如話音、視像或數據庫訪問等),并具備QoS控制能力,不僅僅是控制優先等級,而且所設計的MAC層還能適應雜亂的物理層環境,即在室外工作時遇到的干擾、快衰落和其他現象(見表2)。
二、IEEE 802.16與IEEE 802.11的比較
表3列出了IEEE 802.16與IEEE 802.11的比較。從中可以看出,其最大差別在于覆蓋、可擴展性和QoS。下面分別加以敘述。
?。保?覆蓋
?。福埃玻保稑藴适菫樵诟鞣N傳播環境(包括視距、近視距和非視距)中獲得最優性能而設計的。即使在鏈路狀況最差的情況下,也能提供可靠的性能。OFDM波形在2~40 km的通信距離上支持高頻譜效率(bit/s/Hz),在一個射頻內速率可高達70 Mbit/s??梢圆捎孟冗M的網絡拓撲(網狀網)和天線技術(波束成形、STC、天線分集)來進一步改善覆蓋。這些先進技術也可用來提高頻譜效率、容量、復用以及每射頻信道的平均與峰值吞吐量。此外,不是所有的OFDM都是相同的。為BWA設計的OFDM具有支持較長距離傳輸和處理多徑或反射的能力。
相反,WLAN和802.11系統在它們的核心不是采用基本的CDMA,就是使用設計大不相同的OFDM。它們的設計要求是低功耗,因此必然限制了通信距離。WLAN中的OFDM是按照系統覆蓋數十米或幾百米設計的,而802.16被設計成高功率,OFDM可覆蓋數十公里。
?。玻?可擴展性
在物理層,802.16支持靈活的射頻信道帶寬和信道復用(頻率復用),當網絡擴展時,可以作為增加小區容量的一種手段。此標準還支持自動發送功率控制和信道質量測試,可以作為物理層的附加工具來支持小區規劃和部署以及頻譜的有效使用。當用戶數增加時,運營商可通過扇形化和小區分裂來重新分配頻譜。還有,此標準對多信道帶寬的支持使設備制造商能夠提供一種手段,以適應各國政府對頻譜使用和分配的獨特管制辦法,這是世界各地的運營商都面臨的一個問題。IEEE 802.16標準規定的信道寬度為1.75~20 MHz,在這中間還可以有許多選擇。
但是,基于WiFi的產品要求每一信道至少為20 MHz(802.11b中規定在2.4 GHz頻段為22 MHz),并規定只能工作在不需牌照的頻段上,包括2.4 GHz ISM、5 GHz ISM和5 GHz UNII。
在MAC層,802.11的基礎是CSMA/CA,基本上是一個無線以太網協議,其擴展能力較差,類似于以太網。當用戶增加時,吞吐量就明顯減小。而802.16標準中的MAC層卻能在一個射頻信道內從一個擴展到數百個用戶。這是802.11 MAC不可能做到的。
?。常?QoS
?。福埃玻保兜模停粒脤邮强客猓埱髤f議來接入媒體的,它支持不同的服務水平(如專用于企業的T1/E1和用于住宅的盡力而為服務)。此協議在下行鏈路采用TDM數據流,在上行鏈路采用TDMA,通過集中調度來支持對時延敏感的業務,如話音和視像等。由于確保了無碰撞數據接入,802.16的 MAC層改善了系統總吞吐量和帶寬效率,并確保數據時延受到控制,不致太大(相反,CSMA/CA沒有這種保證)。TDM/TDMA接入技術還使支持多播和廣播業務變得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