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3G的三種技術標準均采用CDMA多址方式,所以終端的測試內容有很多相同之處。以WCDMA為例,對3G終端的測試主要包括以下七部分內容:功能部分、設備性能部分、音頻部分、環境和可靠性部分、壽命部分、電池和充電器部分以及通話時間和待機時間部分。
3G終端測試中的難點和重點
通過大量的、長期的終端測試,發現了測試中的一些難點和重點,現總結如下:WCDMA和cdma2000在全球的商用時間不長,在測試方面較2G的技術復雜度上又上了一個臺階。測試內容的復雜程度的提高,對測試儀表的測量精度、噪聲系數、不確定度的要求隨之提高。
EV-DO技術是在cdma2000 1X技術基礎上演進而來的,在前向引入了時分的概念,大大提高了用戶的下載速率,達到2.4Mbps。測試中,用FTAP和RTAP兩個測試協議模擬用戶使用中的下載和上傳,涵蓋了EV-DO定義的多達12種不同的下載速率(38.4Kbps直至2457.6Kbps)及5種上傳速率的速率集合。
分組域128Kbps、384Kbps高速數據下載業務是WCDMA數據業務的特色,但是這兩種速率業務的終端與測試儀表之間的環回測試模式在實現上相對復雜,所以,目前在WCDMA終端中,支持這兩種速率下載的環回測試模式的型號還很有限。
因為CDMA技術能夠提供相對耗電的多媒體業務和高速數據業務,通話時間和待機時間是影響終端正常使用的重要指標參數。在外場測試中,我們盡量逼真地模擬將來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相當直觀地測試出待機、通話時間,對將來的建網和接入終端的性能測試給出了一項重要參考。
3G終端存在的問題
WCDMA和cdma2000技術已經基本成熟,產品正步入商用化階段,相比之下,TD-SCDMA終端商用化進展較慢,主要源于終端芯片的瓶頸。由于我國集成電路設計生產起步較晚,目前可商用的TD-SCDMA可商用終端芯片,數量很少。
在外場測試的過程中,不同的終端在相同的位置因為各自的靈敏度電平不同的原因,要求的下行發射功率不同,造成對容量、覆蓋等網絡性能的影響。所以,終端的靈敏度電平非常重要,靈敏度電平低,則會要求網絡的下行發射功率小,可以分配給其他用戶的功率就多,對系統性能就會有好的影響;如果靈敏度電平高,則會占用過多的網絡下行發射功率,網絡剩余的可用資源就會減少,系統的性能會受到很大影響。
功率是CDMA系統最終的無線資源,而且CDMA自干擾的特性,內環和外環功控的好壞,不僅僅會影響到終端的待機時間、通話時間和電池壽命等方面,而且直接會影響到系統的性能,如何更好地實現功控算法是影響很多方面的重要因素。
目前還存在著不同品牌之間的可視電話互通不夠穩定、能夠支持同頻硬切換、異頻硬切換的終端種類不多等問題。
由于TD-SCDMA技術標準起步時間較晚和產業規模等問題,直接造成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產品上較為分散的局面,測試儀表設備中,還沒有能夠對TD-SCDMA終端設備進行測試的綜合測試儀表,需要實際使用網絡來配置終端測試中要求的環境。部分測試項目由于通過網絡配置仍不能滿足測試條件要求和部分儀表的性能限制,致使測試不能夠完全按照標準的要求進行。目前還沒有哪個廠商可以提供一個可商用化的終端產品,可以提供測試終端的廠家還很少,測試中,大唐移動公司提供了Sparrow和Hummer兩款較成熟的樣機。
另外,當多個用戶出現時,由于cdma2000 EV-DO的速率是時時調度的,不能保證某個用戶固定在某個速率,而WCDMA可以將用戶固定在某一速率且長期占用,所以在做視頻通話方面WCDMA相對占有一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