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需相當于原技術1/100~1/1000的耗電量,最大數據傳輸速度便可超過100Mbit/秒--這種夢幻般的無線通信技術也許很快就能夠成為現實。2002年2月14日,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無線技術--“UWB(Ultra Wideband)”的產品銷售和使用獲得了美國FCC(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批準。
UWB技術的開發迄今為止一直限制于軍事雷達、災害救援搜索等方面,批準用于民用產品還是首次。
UWB的名稱來源于可在非常寬的帶寬上傳輸信號。比如,它使用1.5GHz以上或超過中心頻率25%以上的帶寬。
運用UWB技術傳輸信號時,信號輸出功率可以非常小。具體來講,比FCC規定的計算機放射電磁噪音值“Part15”(規定在-41.3dBm/MHz以下)還要低。也就是說,輸出功率還不及設備本身的電磁輻射噪音。
據悉UWB的最大數據傳輸速度可達幾十Mbps~幾Gbps,盡管信號的功率比噪音還要小,但其使用的帶寬卻高達幾GHz。其最大的特點是,進行這種高速通信時的耗電量僅為幾百μW~幾十mW。而原有系統耗電量通常為幾百mW~幾W,也就是說UWB僅為現行的1/10~1/100。
而且UWB不同于現有無線技術之處還在于其不使用載波,而是利用ns左右的短脈沖傳輸數據。因此,從原理上講不需要復雜的調制解調電路和過濾器等,因此與現有無線通信相比,收發電路的成本將會更低。
降低與GPS的互相干擾
正因為耗電量低且能進行高速數據通信,因此該技術有望用于家電及便攜終端間的無線連接等各種民用用途。但也有人指出,因為截止到目前,UWB使用非常寬的帶寬來收發電波,因此可能會與GPS等其它窄帶無線通信方式形成干擾,從這個角度來看,UWB應用于實際并非沒有限制。
為探索UWB應用于民用領域的可行性,自1998年起,FCC開始在產業界廣泛征求意見。美國NTLA(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on)等通信團體對此大約提交了800多份意見書。FCC此次盡管采納了這些意見,但仍對UWB的發展表示高度支持。當然FCC對可利用帶寬和信號發送功率附加了若干限制。
伴隨著UWB對民用領域的開放,美國的半導體廠商和設備制造商頓時加快了行動的步伐。例如,美國英特爾的目標是將UWB技術應用于無線版USB2.0。日本國內廠商也開始涉足這一領域,索尼對美國老牌UWB企業Time Domain進行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