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國移動2000年從中國電信中剝離出來之前,其各本地網的基站接入和局間中繼傳輸一直是由當地的中國電信來提供的。在電信、移動分家之后,大多數移動公司在本地網層面沒有分到任何傳輸網絡資源,所有業務的開展完全靠租用中國電信的本地傳輸電路來維持。
因此,自中國移動成立以來,其所屬各移動本地網均開始了自有本地傳輸網的建設,經過幾年的建設目前各省移動本地傳輸網的建設已經形成了相當的規模。本文將近幾年來全國各地移動本地傳輸網的規劃建設經驗加以總結,給出了一些較為典型和通用的網絡組織建設方案,并對未來3G基站傳輸的網絡組織方案進行了探討。
移動城域傳輸網的定義、所承載的業務和分層結構
移動本地傳輸網是指利用以光纖傳輸和微波為主的各種有線、無線傳輸技術在移動本地網范圍內建立起來的為移動本地網中各種業務提供傳輸電路的傳送網絡實體。移動本地傳輸網與其它運營商的本地傳輸網相比有著明顯的區別,這是由中國移動本地網的業務特點所造成的。目前,移動本地傳輸網建設所應考慮的業務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a)以2G、3G電路與網為主要承載網絡的移動話音業務
b)以CMNET為主要承裁網絡的各種固定數據業務
c)以GPRS、3G分組域網絡和CMNET為主要承載網絡的移動數據業務
d)同步、信令和網管等支撐網所需電路
e)企業內部信息化所需的傳輸電路
在上述各類業務中,語音業務的傳輸電路需求占據了移動本地傳輸網中的絕大多數容量,數據業務電路需求所占的比重還比較小。
按照承載上述業務的各種業務網絡的組織情況來分,對移動本地傳輸網的電路需求又可以劃分為移動基站到業務節點之間的基站傳輸電路和業務節點之間的中繼傳輸電路?;緜鬏旊娐返拇嬖趯е铝艘苿颖镜貍鬏斁W與其他運營商的本地傳輸網的最大區別。目前,移動本地傳輸網建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決基站傳輸電路的需求。由于當前各移動本地網內基站數量都較為龐大,因此大部分基站不可能在傳輸上直接連接到其所屬業務節點,只能通過在某些節點的匯聚之后,再連接到所屬業務節點。因此。目前大多數移動本地傳輸網分為了三層,即: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各層面的網絡建設重點、安全性考慮、組網結構均有差異,工作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移動本地傳輸網的分層結構情況如下面圖l所示。
移動本地傳輸網的業務需求分析
1.基站傳輸電路需求分析
目前,基站傳輸電路的需求占據了移動本地傳輸網中接入層的絕大部分容量,其業務需求主要是以2M為基本顆粒,具有向所屬業務節點匯聚的特點。同時,在這部分業務需求中也存在部分固定數據業務大客戶的專線接入業務需求,大部分地區以2M數字專線或10M/100M以太網專線為主,個別特大城市也有155M的電路需求,但總體來說數量不多,在基站傳輸電路總帶寬需求中所占比例不大,目前基本上采用SDH設備透傳或用MSTP滿足業務需求。此外,基站傳輸電路一般情況還會占用部分中繼傳輸電路的容量,有些地方甚至還占了相當大的比例,這主要是由基站與所屬MSC之間的地理位置相距過遠而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基站傳輸電路會經過匯聚后從附近的一個匯聚層或核心層傳輸節點上到移動本地傳輸網的核心層,通過核心層傳輸到達其所屬的業務節點。這種情況與當地的移動交換網的網絡組織以及無線網與交換網的協調配合有關,不同地區會出現很大的差異。該部分電路需求主要來源于無線網和交換網網絡規劃結果。
此外,由于3G牌照的發放工作將在近兩年時間內完成,按照傳輸網絡應當超前于業務網建設的原則,在今后的移動本地傳輸網規劃建設中,應當開始考慮3G基站的傳輸問題了,本文最后將專門討論3G基站傳輸的網絡組織問題。
2.局間傳輸電路需求分析
移動本地傳輸網的局間傳輸電路需求主要分為GSM話音網業務電路需求矩陣、數據業務(包括固定和移動數據業務)電路需求矩陣和其它業務需求矩陣三個部分,各部分電路需求特點如下:
GSM話音網業務電路需求矩陣
該部分電路需求來自交換網規劃方案的電路配置計算結果,主要由移動本地網中各MSC之間的電路需求組成,顆粒以為2M為主,個別特大城市已經出現了155M顆粒的電路需求,業務分布呈分散型特征。
數據業務(包括固定和移動數據業務)電路需求矩陣
該部分電路需求來自固定數據業務網絡規和移動數據業務網絡規劃中的電路配置計算結果,由固定和移動數據網中的數據業務節點之間的電路需求組成電路需求顆粒以2M、155M、FE和GE為主,電路分布特性兼有匯聚和分散兩種特性,主要取決于業務網的組網方式。
其它業務電路需求矩陣
該部分電路需求主要包括了支撐網電路需求、企業內部信息化電路需求、同步、信令、網管電路需求、電路出租業務需求和其他特殊情況占用電路需求,原則上該矩陣應由上述各網的規劃結果中取得,但是由于該部分電路在移動本地傳輸網總的局間電路需求中所占比例較小,一般可以在GSM和數據業務電路需求總和的基礎上取一定比例的裕量即可。
移動本地傳輸網的網絡組織方案
1.移動本地傳輸網網絡組織的總體原則
通過上面對移動傳輸網中各種業務的電路需求特性的分折,我們認為移動本地傳輸網的網絡組織總體上應遵循如下原則:
在考慮組網方案時,應分核心、匯聚和接入三層面分別考慮
組網時應兼顧話音與數據業務對傳輸電路的需求
組網采用話音業務與數據業務混合傳輸的組網方式
組網時應考慮3G基站傳輸問題
主要技術為WDM、SDH/MSTP、PDH和無線傳輸
速率接口為:2M、155M、FE和GE
保護方式采用復用段保護或通道保護
2.移動本地傳輸網核心層的特點和組網方案
一般來說,移動本地傳輸網的核心層由位于移動交換局、關口局及數據業務中心節點的傳輸設備組成,負責提供各業務節點之間的傳輸電路以及完成與省內干線傳輸網的連接,要能提供大容量的業務調度能力和多業務傳輸能力,該層而業務對于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較高。根據該層面的特點和前面對局間傳輸電路需求特性的分析,該層面的網絡組織一般按照下述方式進行:
核心層節點設置
移動本地傳輸網的核心層傳輸節點一般設置在TMSC、GMSC、MSC等設備所在節點、GSR、GE等城域網核心層節點設備所在節點或GGSN、SGSN等移動數據設備所在節點的局房內。
核心層采用的技術
由于核心層傳輸節點之間大多是經過匯聚之后的傳輸電路,傳輸電路顆粒較大或高階VC的填充率較高,因此應采用WDM、10G/2.5G的SDH設備進行組網,一般不采用MSTP設備,因為在這一層面其多業務匯聚功能的優勢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與傳統SDH差別不大。
核心層網絡結構
由于安全可靠性要求很高,核心層必須采用環型結構。一般來說普通城市建設1~3個核心層光環即可,大型城市可適當多建幾個,但一般不超過6個。由于業務分布較為分散,該層面的網絡保護機制直采用兩纖或四纖復用段保護方式。
與省內長途傳輸網的銜接
每個城域網至少有一個核心層節點與省網銜接,省會城市最好有兩個核心層節點與省網銜接。如果條件允許,重要城市電應設置兩個核心層節點與省網銜接。
3.移動本地傳輸網匯聚層的特點和組網方案
移動本地傳輸網匯聚層主要由位于基站接入匯聚節點和數據匯聚點的傳輸設備組成。匯聚層負責一定區域內業務的匯聚和疏導,要求能夠提供強大的業務匯聚能力。此外,移動本地傳輸網的匯聚層網絡還應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原則上不直接進行業務接入。根據該層面的特點和前面對基站傳輸電路需求特性的分析,該層面的網絡組織一般按照下述方式進行:
匯聚層子結構上面的節點,由特意選出的用于匯聚基站接入電路的基站接入匯聚點加上一到兩個核心層節點組成?;窘尤雲R聚節點負責接入層各節點上業務的接入(包括一些固定數據業務)。
匯聚層傳輸原則上按環型系統考慮,也可適當采用其他結構。在按照環型結構組網時,由于業務呈匯聚型特點,應采用通道保護方式
根據匯聚層的電路需求特點,該層傳輸網應以2.5G的SDH和MSTP設備為主并輔以少量的622M/設備進行組網,環形子結構中的結點數目在3-6個之間為宜,主要取決于其下掛的接入層網絡的電路需求。個別電路需求較大的接入匯聚點也可以單獨和一個核心層節點組成匯聚層的兩點環,以提高傳輸電路利用率。
基站接入匯聚點,可以設在某基站設備節點,也可選在單獨的沒有基站設備但較便于周邊若干基站接入的節點,例如采用3.5G無線接入技術時,其中心站節點就可作為基站接入匯聚點。
基站接入匯聚點將采用MSTP、SDH、PDH、微波、3.5G無線接入和其它無線接入技術將基站傳輸電路和一些固定數據業務電路匯聚起來傳送,再通過匯聚層傳送到核心層。
基站接入匯聚點和接入層節點之間可根據各自地理位置情況和采用的傳輸手段分別組成環形、樹型、星型和鏈型結構來完成各種業務的接入
市區的匯聚層結點和郊縣的匯聚層結點原則上應當分開組網,以便于運
營維護和電路調度
在采用環型結構建設本地傳輸網的匯聚層時,每個環中最好有兩個節點是核心層節點,這樣可以使每一個匯聚環有兩個節點與核心層網絡銜接,但一般也可以采用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