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統組成及功能
無線檢測系統由上位機(PC或IPC)和下位機(單片機)組成。上位機主要完成上傳采集數據的實時處理和顯示,并進行判斷,若超過設定值,則進行聲光報警;下位機主要完成數據采集和數據傳輸控制。上位機和下位機的信息交換以射頻無線的方式實現,采用半雙工的工作方式,FSK頻率工作在ISM頻段,不需要申請,所需時鐘頻率為4MHz,圖1為射頻無線數據采集系統組成框圖。
2 RF收發器nRF401
2.1基本結構
nRF401是NORDIC公司的單片UHF收發芯片,工作在433/315MHz ISM頻段;具有頻移鍵控(FSK)調制解調功能,采用PLL頻率合成技術,頻率穩定性好;最高工作速率可達20kbps,最大可調發射功率為10dBm,天線設計為差分方式;功耗低,接收待機狀態僅為8μA;工作電壓2.7~3.6V。它的內部結構如圖2所示。
2.2典型應用
nRF401只需搭配較少的外圍元器件即可組成收發一體的無線收發系統,其應用原理圖如圖3所示,各引腳功能說明如下:腳1(XC1):晶振輸入;腳2、8、13(VDD):電源(+5V DC);腳3、7、14、17(VSS):地(0V);腳4(FILT):回路濾波器;5腳(VCO1):外接電感;6腳(VCO2):外接電感;9腳(DIN):數據輸入;10腳(DOUT):數據輸出;11腳(RFPWR):發射功率設置;12腳(FREQ):通道選擇;15腳(ANT1):天線端;16腳(ANT2):天線端;18腳(PWRUP):電源開關;19腳(TXEN):發射接收控制,TXEN=“1”為發射模式,TXEN=“0”為接收模式;20腳(XC2):晶振輸出。
2.3應用要點
(1)天線的發射和接收
當nRF401為接收模式時,引腳ANT1和ANT2提供射頻輸入到內部低噪聲放大器LNA;當nRF401是發射模式時,從功率放大器提供射頻輸出到天線。天線連接到nRF401是差動形式,在天線通道推薦的負載阻抗是400Ω。
(2)VCO電感使用高質量的片式電感,Q>45,最大誤差±2%。
(3)發射和接收頻率
為了得到最好的RF性能,發射和接收頻差不能超過70ppm(30kHz),這就要求晶振的穩定度不低于±35ppm。
(4)發射和接收模式之間的轉換延時
在實際應用時,應注意模式轉換之間的延時,從接收模式轉換為發射模式的轉換時間至少1ms,從發射模式轉換為接收模式的轉換時間至少3ms。?
3 在煤礦提升系統鋼絲繩張力監測中的應用
在提升系統鋼絲繩張力無線實時檢測系統中,上下位機與無線收發模塊接口電路原理圖如圖4、圖5所示。上位機采用工控機IPC,經串口電平匹配后,與無線收發模塊nRF401相連;IPC機內含標準的RS232C串行接口,MAX232用于電平轉換,而單片機PD6口與nRF401引腳TXEN連接來控制無線收發模塊的發射和接收狀態。下位機采用基于RISC結構的ATmega8單片機,用來控制前端數據采集和無線傳輸模塊。
4 數據傳輸可靠性措施
射頻無線采集系統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傳輸的可靠性,即如何保證傳輸誤碼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根據相關理論和實踐,可采取以下方法來達到本系統要求。
(1)數據幀結構由1位起始位,8數據位,1位校驗位,1位停止位構成,每幀長度為11位;
(2)數據位先通過對信源進行編碼,然后采用CRC循環編碼技術進行信道編碼,最后發射出去;收端接收后,進行信道解碼,能夠檢出2錯碼和糾正2個錯碼,可大大提高數據無線傳輸的可靠性;?
(3)結合超短波傳播的原理和特點,為更好的接收數據,本系統采用定向發射定向接收,增加數據傳輸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