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用最廉價的方式組建無線數據網絡

    發表于:2007-06-23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想必,隨著電腦的普及,家中擁有兩臺,甚至更多臺電腦的用戶不再稀少,例如不少現代新型白領往往家中配備一臺強勁的桌面電腦,隨身又攜帶一臺便攜Notebook,移動辦公真是方便。 但是,移動辦公勢必離不開 網絡 ,筆記本的數據要從臺式主機上調入調出,必然需

       

        想必,隨著電腦的普及,家中擁有兩臺,甚至更多臺電腦的用戶不再稀少,例如不少現代新型白領往往家中配備一臺強勁的桌面電腦,隨身又攜帶一臺便攜Notebook,移動辦公真是方便。

    但是,移動辦公勢必離不開網絡,筆記本的數據要從臺式主機上調入調出,必然需要設置一個內部局域網,這時,往往就會產生一些尷尬,尤其是在家中,筆記本電腦難以和臺式電腦互聯,除非事先在家中墻內布置好網線,而且還要四處開洞提供網線接口,對于事先沒有想到這些的用戶而言,真是苦不堪言。設置如此眾多的網線口,不但要事先計劃好,還必須投入額外的裝修費用,四處留接口也并不美觀,更令用戶不爽的是,當你拿起筆記本,打算從辦公桌上轉移到床上辦公時,卻突然發現網線不夠長,或者是你的妻子走近床邊卻突然被拖在地板上長長的網線絆倒,的確是大煞風景。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尷尬呢?有!無線局域網就是家庭局域網最靈活的連接方式。


        無線網絡的規格和結構


        1971年,夏威夷大學研究創造了第一個基于封包技術的無線電通訊網絡――Alo.net,從此無線局域網絡(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開始走上發展的軌道。最原始的Alohnet使用雙向星型拓撲結構,在夏威夷群島上實現了四個島嶼之間的網絡通訊,可想而知這距離也夠遠了,無線網絡技術在當時已經突破了空間上的限制。


        如今的無線網絡設備種類很多,大多以IEEE 802.11a/b協議(分別使用5GHz UNII頻段和2.4GHz ISM頻段),使用星型網絡拓撲結構,還有使用802.3協議的設備,這些類型的無線網絡以統一的規格,長距離通信,高傳輸速率為特點,種類包括網卡、網關等等,但是,它們的缺陷在于成本價格過于高昂,對于我們這樣作為簡單家庭網絡使用顯然并不太合適。Intel目前有個名為HomeRF規格的Wireless Network系列網絡設備,其中第一代產品使用的是較為廉價的HomeRF協議,從而使無線家用局域網的建立成為可能。


        Intel Anypoint Home Network


        Intel Anypoint Home Network是一個以USB接口或者PC卡為連接界面,無線電為傳輸媒質的無線網卡,不采用純星型網絡拓撲結構,無需中轉集線器,即可將使用Anypoint網卡的所有電腦連接到同一局域網內。一般USB接口的為臺式機使用,PC卡為筆記本使用。


        Anypoint Home Network擁有1.6Mbps的連接速率,使用范圍為半徑45米。由于Anypoint使用的是點對點直接傳輸模式,因此無需集線器設備,并且無線網卡還可以充當信號中轉器,雖然兩臺電腦的使用范圍只有半徑45米,但當有3臺電腦時,只要其中有一臺電腦擔當中轉功能,網絡使用半徑就可以達到90米之多。Anypoint使用的是無線電網絡通信技術,因此兩塊無線網卡之間無論是否有障礙物都能正常連接。


        但是,無線電網絡也有缺點,由于802.11b和HomeRF,以及藍牙技術使用的頻率段相互覆蓋,導致若在同一區域內有不同協議的無線網絡使用就可能導致相互干擾。此外,該網絡一般理論上只能承載16個終端,超過這個數量可能導致部分終端無法完全訪問網絡。


        無線網絡的安裝和設置


        要安裝以Anypoint為主體的無線家用網絡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由于Anypoint是一個以USB為接口的硬件,只要將其插入PC或者筆記本電腦的USB接口,系統會自動辨認出有新硬件出現,并開始安裝硬件。Anypoint的硬件驅動在Intel主頁上有下載,而且該驅動可同時兼容Windows 9x/ME/2K和Windows XP,使用起來不必擔心。筆者以Windows XP為例介紹它的安裝流程。


        系統自動找到USB接口的Wireless Adapter(無線網絡接口),由于Intel在該硬件的固件內已經內置了產品型號名稱,使得Windows XP可以輕易讀出該硬件的具體型號名稱,而不是常見的“USB通訊設備”。從設備名上我們已經可以看出,該無線網卡的最大連接速率為1.6Mbps.


        我們將從Intel網頁上下載得到的驅動程序釋放到C盤的Temp\Anypoint下,并制定驅動安裝程序從該目錄自動搜索。一般安裝硬件設備都采用這樣的安裝方式,當自動搜索和指定位置上找不到該設備驅動時,我們再采用手動模式安裝硬件。


        雖然是大名鼎鼎的Intel,但Windows XP剛剛發布沒多久,顯然Intel還無法獲得Windows XP的WHQL兼容性認證的,但是,它的通用性非常好,不必擔心這個警告信息,選擇仍然繼續即可。


        微軟為了謹慎起見,會在裝沒有WHQL認證的驅動前先設立系統還原備份點,以防出現驅動安裝后系統崩潰的情況出現。注意,此時實際上已經開始安裝驅動程序了,你無法點擊取消來停止驅動程序的安裝,如果確實有什么問題需要停止,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無線網絡與我們普通的有線網絡不同,無線網絡沒有物理連接,只有無線電在空中自動連接成無形的網絡。為了能確定無線網卡是否處于同一網絡內,在使用硬件前,我們必須在驅動程序中定義我們的8位(任意定義的從0到7的數字)網絡編碼,從而獲得簡單加密的網絡編號,當在同一范圍內有數個無線網絡,只要網絡編號不同,就不會發生信號串擾。例如,我們可以在同一地區有兩個192.168.0.xxx的網段,由于網絡編號分別為1111 1111和2222 2222,而不會發生相互干擾。


        無線網卡最終安裝完成了,當你在另一臺電腦上也安裝了這樣一塊網卡后,無須任何設置,這兩臺電腦之間就能建立正常的無線網絡連接,至此,我們的硬件和軟件安裝、設置工作就算完成了。


        關于無線網卡的一些經驗


        類似Intel Anypoint Home Network這樣的無線網卡可以隨身攜帶,而且不必固定使用地點,的確是沒有布置網線的家庭用戶一大福音。筆者就購買了該網卡,并利用它們組建了無線家庭局域網絡,在此特別介紹一些有關它的特點和經驗。


        使用范圍:Anypoint無線網卡的使用范圍很廣,標稱45米傳輸距離其實是直線距離,即使兩間房間之間有墻壁和門的阻隔,但是這無法阻擋無線電的傳播,兩點之間只要直線距離小于45米,都能進行數據傳輸。


        傳輸速率:無線局域網絡畢竟還不成熟,尤其是Intel的這套第一代無線網絡設備,雖然理想狀態下設計達到1.6Mbps傳輸速率,但實際上,即使兩塊無限網卡距離在1米以內,最大傳輸速率也只有300Kbps,比我們平時使用的512Kbps ADSL更慢,顯然,1.6Mbps的無線網絡并不能完全取代普通的10Mbps以太網。當然,下一代使用IEEE 802.11b協議的Wireless Network協議能提供11Mbps的網絡帶寬,但根據目前看來,似乎理論和實際之還是有相當差距的。


        速率衰減:Anypoint的傳輸速率雖然很慢,僅僅300Kbps,但是它基本沒有速率衰減。我們在查詢資料中看到,IEEE 802.11b能在20米范圍內提供11Mbps的帶寬,當超過30米時就只能提供1.6Mbps帶寬,但使用HomeRF協議的Anypoint無論是長距離還是近距離,其數據傳輸速率基本維持在250Kbps到300Kbps之間。


        延遲時間:ping值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多次測試后筆者發現它在沒有電磁干擾的情況下為8ms到14ms之間,平均為10ms左右,而10Mbps有線網絡的延遲時間為1ms,512Kbps ADSL訪問本地城域網延遲時間一般在10ms到20ms之間,平均為14ms.但是遠距離傳輸,并且阻隔物和干擾增多的情況下,延遲時間會超過20ms,甚至達到35ms.


        購買價格:Intel的產品一向不便宜,即使這是第一代的無線家庭局域網絡,單價也高達49美元,約合400元人民幣,一般都是成對購買,售價就高達800元了,花銷還是較大的,不過很令人欣喜的是,最近Intel突然大幅度調降價格,網上報價為29美元,而且國內不少二手市場也出現了該型號產品,售價相當低廉,不超過200元就能購買到一對,家里使用起來真是輕松方便,讓人對它真是愛不釋手。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