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包括UWB 、藍牙、WLAN 、WiMax 、3G 等各種無線新技術相繼大行其道,“無線技術成為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的最大推動力”這一觀點在業界達成了共識。
但是,在面對多種無線技術百舸爭流的發展局面,他們之間完全是競爭,還是互相補充,哪種無線技術將獲得更好地市場發展空間?已成為了當前網絡通信產業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在9月21日~9月23日舉行的2004年中國無線技術大會上,雖然缺少了往年很多熟悉的身影,但我們也看到了更多新的主角,北電的無線網中網、WiMax 論壇的發展壯大、飛思卡爾的UWB 、阿爾卡特的無縫無線寬帶等在給業界帶來更多更新的無線技術的同時,也讓業界對無線網絡重新思考和定位。畢竟,隨時、隨地、隨心所欲連接到Internet ,讓網絡無處不在的誘惑讓人無法抵抗。
3G:高高在上
說3G 技術高高在上,并非指3G技術的實施需要政府頒發牌照、而且所有3G主角都集中在全球巨頭企業,而是指在未來無線產業生態鏈中,3G技術無論是在市場規模還是發展空間方面,都將遠遠超越于其他無線技術,而應用于生態鏈的最高層移動通信,為用戶提供語音、數據、移動視頻、多媒體業務等多種應用。
長久以來,由于CDMA 2000 、WCDMA 和TD-SCDMA 三種標準的爭論不休、3G 終端產品的缺乏、3G 牌照發放日期遲遲難以確定,以及缺乏真正“殺手”級應用等多方因素的制約,3G 的發展一路坎坷。但對于3G 代表著未來的無線通信發展趨勢卻勿庸置疑,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奚國華就曾明確指出要積極推進3G的技術試驗和相關政策研究,逐漸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則表示,中國將大力支持3G技術的發展,并將與國際社會加強深入地合作。
目前,中國3G 技術試驗外場測試完成在即,而3G 產業也即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院長楊澤民教授介紹說,中國從1990 年就開始關注3G標準化的問題,中國不但推出了TD―SCDMA全球標準,還于2004年8月份完成了包括設備、接口、業務在內的全套技術標準。同時,中國政府已經規劃好了3G頻譜,而且在3G的啟動、政策、業務和管制研究等方面做了充足準備,此外,中國還在技術實驗上制定了“積極跟蹤、先行實驗、培育市場、支持發展”的原則。
而在國際上,韓國和日本最早率先啟動3G服務市場,歐洲截至2004年5月4日,已經有11個運營商開通并提供3G手機服務,他們分別是和記在意大利、英國、奧地利、瑞典與丹麥的五家子公司:奧地利的Mobilkom,斯洛文尼亞的MOBITEL,瑞典的Teliasonera,葡萄牙的TMN,以及Vodafone在德國與葡萄牙的兩家子公司。與此同時,西班牙的主導移動運營商Telefonica,法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SFR等也建設了3G試驗網。此外,美國第一大無線運營商Verizon無線公司和第四大運營商SprintPCS都已推出了CDMA 2000 1XEV-DO商用服務。
WiMax:高速大范圍覆蓋
基于802.16 標準的WiMax技術由于最初是由英特爾、奧維通等一部分廠商倡導成立的,一直以來飽受爭議。但隨著摩托羅拉、朗訊、思科、北電網絡和富士通等國際巨頭公司,以及華為、中興等國內網絡通信巨頭企業的加入,以及英特爾宣布2004年底和2005年初放棄了在PC中內置Wi-Fi熱點的計劃之后,WiMax 的發展前景呈現一片光明。尤其是諾基亞在其WiMax 論壇會員資格到期后沒有續簽,而一個月之后它又宣布重新加入WiMax 論壇組織,讓業界對WiMax 技術有了更新的認識。據WiMax論壇副總裁Mo Shakouri介紹,目前的WiMax論壇是一個由運營商、通信設備商共同成立的組織,成員數已經超過了150多家。而且近期WiMax論壇還將在中國設立首席代表,以吸引更多中國廠商的加盟。
2004年6月,WiMax 在中國應用啟動,英特爾與大連市和成都市政府達成合作協議,采用WiMax技術為這兩大城市部署網絡基礎設施、提供寬帶無線接入能力。2004年9月至12月,阿根廷Millicom電信公司將和奧維通、英特爾共同在拉丁美洲搭建全球第一個WiMAX網絡。此外,據Mo Shakouri透露,目前已有包括英特爾、富士通在內的5家芯片廠商開始生產或正計劃生產WiMax芯片,英特爾已確定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基于WiMax標準的芯片產品。Mo Shakouri介紹說,WiMax論壇有望在2005年第一季度正式接受相關產品認證申請,第二季度將有認證產品問世,在2005年上半年前將以固定接入戶外型產品為主,2005年下半年可望進入室內布建。
隨著2005年中802.16e標準的通過,WiMax將可用于移動式接取,預期2006~2007年包括手機、PDA或汽車都可內建WiMax。相關機構預測2008年全球WiMax設備收入將達到10億美元,另外還預計到2009年全球WiMax用戶將達到700萬。
WLAN:室內無線覆蓋
相對于其他無線技術的發展,WLAN發展之路可謂是坎坷崎嶇。最初先是與HomeRF、紅外、藍牙等技術的競爭,接著是基于802.11的各種標準之爭,再后來是中國無線安全標準WAPI讓全球沸沸揚揚……如今,WLAN在輾轉運營商、行業和家庭SOHO市場之后,在面對各種無線技術的夾擊中,將自己定位在室內和小規模園區無線覆蓋,從而得到了業界的認可和接受。
在北電網絡所推出的無線網狀網技術中,在基于802.11標準的基礎上,通過將數據以無線方式接入到有線寬帶網,大幅減少了對成本高昂的有線連接的需求,并降低了網絡部署的復雜程度。同時還顯著擴大了覆蓋范圍,從而構建包括室外場所在內的大范圍網絡。北電網絡無線網狀網業務管理總監Todd Etchieson介紹說,無線網狀網的出現將是無線網絡技術發展的又一里程碑。作為一種新的無線部署模式,無線網狀網是對無線局域網的一種有效補充,它可以輕松地實現WLAN的擴展和延伸。
目前,中國網通、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長城寬帶等紛紛推出了WLAN運營服務。中國網通的“無線伴侶”服務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已率先開通,并支持網絡之間的國內漫游以及國際漫游,而包括北京的長城飯店、北京飯店、國際會議中心、首都工人體育場、上海的APEC會議中心等地方的酒店、會議中心等高級商務和休閑場所都先后推出了無線局域網服務。而在美國,Nextel公司早在2002年4月就開始采用802.11b/iDEN相結合的方案在美國的熱點地區鋪設無線局域網,開始向公眾提供無線局域網業務。在歐洲,Telia HomeRun公司最早推出無線局域網服務,其業務在機場、酒店、辦公場所甚至家里都可使用。英國BT公司也于2002年6月開始大規模在全英國建設無線局域網,在熱點地區提供快速無線Internet接入。而隨著產品技術的成熟和價格逐漸趨于穩定,WLAN技術在家庭SOHO和行業市場大展拳腳將指日可待。
UWB:短距離高速多媒體傳輸
對于UWB技術,在目前,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產業影響力等各個方面均不及其他無線技術,但作為一種主要應用于高速短時突發傳輸和多媒體流傳輸的新興無線技術,在未來幾年時間內,UWB將會隨著寬帶網絡的普及而大放異彩。北京郵電大學周正教授認為,UWB技術在通信、雷達、定位、導航及家庭無線網絡等諸多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而無線家庭應用將被視為突破口。
目前,UWB技術主要有飛思卡爾主推的DS-UWB和英特爾、德州儀器主導的MB-OFDM (多頻段正交分頻多工)超寬帶兩種技術標準。其中DS-UWB覆蓋范圍小,但傳輸速率高、功耗和成本都很低,而MB-OFDM則相反。盡管MB-OFDM的支持廠商更多,但DS-UWB的技術成熟度更高,并且飛思卡爾已經推出了可以商用的芯片組產品,飛思卡爾半導體UWB全球運營總監Martin Rofheart表示,DS-UWB的技術要領先1~2年,而且飛思卡爾的DS-UWB技術還獲得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認證。
9月24日,由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北京郵電大學、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和部門發起,并得到摩托羅拉、飛思卡爾半導體等公司以及國際超寬帶論壇(UWB Forum) 大力支持的“首屆中國超寬帶無線技術論壇”召開,北京郵電大學周正教授表示,中國超寬帶無線技術論壇將致力于為政府部門、大學、研究機構 和企業提供國內外有關超寬帶技術的研發、測試和應用領域的最新成果,推動超寬帶技術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建立和加強我國產業界,以及科研機構之間聯系的橋梁和互動的平臺,完善和健全我國超寬帶無線技術的產業鏈。
其他技術:值得關注
除了上述四種已成為或將成為主流的無線技術以外,還有諸如ZigBee、4G、MIMO等多種新的無線技術值得我們更多地去關注。
ZigBee是一種此前稱作“HomeRF Lite”或“FireFly”的無線技術,主要用于近距離無線連接。數據傳輸速度不高,只有10kbit/秒~250kbit/秒,但該技術的目的在于降低收發電路的成本。每塊模塊的成本只有1.5美元~2.5美元。此外,ZigBee使用的頻帶為2.4GHz和915MHz,均不需要申請使用許可。而且該技術利用主終端/從終端(Master/Slave)這一原理,可實現雙向通信。據荷蘭飛利浦研究實驗室的Boekhorst稱,該技術是一種介于無線標記(RFID)技術和藍牙之間的技術提案,可用于無線傳送家電控制命令。據ZigBee聯盟預測,ZigBee產品的市場2007年將增加到62萬臺,總計13億美元。
4G技術雖然到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論,但對于4G技術,目前的定位是廣帶接入和分布網絡,具有非對稱的和超過2Mbit/s的數據傳輸能力。它包括廣帶無線固定接入、廣帶無線局域網、移動廣帶系統和互操作的廣播網絡(基于地面和衛星系統)。此外,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將是多功能集成的寬帶移動通信系統,也是寬帶接入IP系統。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分析師預測,4G移動服務將是3G與WiMax結合在一起的技術,可提供以太網的接入速度(如每秒鐘10MB)并且通過在一部手機中把3G和WiMax技術結合在一起提供集成無線局域網和廣域網的服務。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無線通信技術采用空時處理技術進行信號處理,在多徑環境下,無線MIMO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