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全球范圍內已經有多家電信運營商積極開展了在NGN方面的試驗和商用部署。中國電信也不例外,其主營的固話業務正遭受移動和IP業務快速分流。
在這樣的形勢下,除了繼續爭取宏觀環境的改善和移動牌照外,中國電信亟須尋找發展的新途徑,下一代網絡的出現恰好提供了一個重要機遇。中國電信于2002年啟動實施了下一代網絡試驗工程。
傳統的基于TDM的PSTN話音網,雖然可以提供速率為64kbit/s的業務,但業務和控制都是由交換機來完成的。這種技術由于對新業務的提供需要較長的周期,面對日益競爭的市場就顯得力不從心。
相對于話音通信,基于IP的網絡數據通信業務的增長速度,占用帶寬的增加速度比話音通信高得多?!巴ㄐ诺母咚僭鲩L推動著傳輸和分組交換技術的進步。在光傳輸層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使光纖的通信容量大大增加,核心路由器也達到線速的傳輸能力。這些技術反過來又降低了IP通信傳輸和交換的成本。
這是由于IP網絡優勢:IP網絡只定義物理接口及傳輸接口,具有結構的開放性、業務的透明性、無連接性;無須事先連接,靠IP包的目的地址,協議的開放性;無須網絡技術支持;Client/Server機制,所有業務都能做。這是互聯網在全球得到高速發展的原因所在。中國的互聯網在高性能IP網絡中的語音業務將會有非常低廉的價格;然而語音傳輸等實時性業務對于IP網絡來說不能象傳統網絡提供高QoS實時性要求是其與數據傳輸的最大不同之處。如何保證服務質量(QoS)對話音業務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綜上所述,基于TDM的PSTN話音網必將和分組交換數據網融合,形成可以傳遞話音和數據等綜合業務的新一代網絡。
什么是NGN呢?目前僅有ETSI對NGN給出了定義:NGN是一種規范和部署網絡的概念,通過使用分層、分面和開放接口的方式,給業務提供者和運營者提供-個平臺,借助這平臺逐步演進以生成,部署和管理新的業務。ITU-T對NGN的定義是GII的外延,并建議有關GII/NGN的研究的多個方向。ITU在一些文件中對NGN提出如下解釋:NGN表示了實現全球信息基礎設施(GII)的關鍵技術。NGN被看作是GII的“網絡聯邦”(用IP能力增強的傳統電信、廣播和數據網的聯合)的一部分。上述籠統提法沒有給出NGN與現有網不同的特征,與其說定義不如說反映了人們的愿望。ITU-T列出如下七方面作為NGN的基本特征:1.基于分組轉送;2.控制功能與承載能力、呼叫/控制及應用/業務能力分離;3.通過開放接口,業務的提供與網絡獨立開發;4.支持廣泛類型的業務包括實時、流媒體、非實時業務和多媒體業務;5.具有端對端透明性的寬帶能力;6.與現有網互通,通用移動性;7.用戶無拘束的接人和對業務的自由選擇能力。
從這些特征可以歸納出NGN將是基于IP協議且有電信業務質量(QoS)保證的網,寬帶化和移動性是其基本能力。NGN的QoS及其在IP基礎上的實現方式是當前研究的熱點。采用的策略目前除了IntServ(綜合服務)、DiffServ(區別服務)外,MPLS-TE(多協議標簽交換-流量工程)是有效的方法。DiffServ將有限的網絡資源按需安排到優先級別高的業務。MPLS結合分組選路和電路交換技術,分離控制面與轉發面,利用類似于信令的標簽分配協議(LDP),實現用第-、二層的面向連接來支持第三層無連接方式的包的傳送。它加快了數據包在業務節點的轉發過程,也有利于流量管理,方便組織VPN和支持話音等實時業務。
NGN是以軟交換為核心的網絡技術,涉及的領域是廣泛的,最主要的領域包括:下一代傳送網是網絡快速配置和恢復能力需要的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和通用標簽交換(GMPLS)的智能光網絡;下一代的城域網是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平臺MSTP,支持數據、話音和視頻業務及多媒體業務寬帶接入和多業務支持能力采用ATM、RPR、以太網。
下一代的接入網是寬帶的如 ADSL2+、GPON、APON,包括WLAN等接入。下一代的互聯網Inte.net,其支撐協議是可以解決IPv4地址資源匱乏和IP移動性及安全性問題的IPv6。下一代的移動網是眾所周知的3G或超3G。
NGN的提出是電信網向分組化和寬帶的演進,是基于TDM的PSTN話音網和分組交換數據網融合。目前國內外設備制造商已推出了成熟的產品應用,標準化已日趨完善。在技術、業務驅動和市場檢驗下,NGN的發展的時刻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