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的市場定位
無線局域網(WLAN)原來被單純定位于有線局域網的延伸。隨著移動通信、無線接入與以太網接入技術的發展,WLAN被重新定位為一種高速無線接入技術,在一定范圍內滿足接入互聯網和移動辦公的需求。
基于WLAN的網絡位置、傳輸距離、性能特點、支持的業務,它有自己的市場空間。應該說,它與移動通信、固定無線接入、無線個人域網等其它無線技術是一種互補的關系,而不是取代的關系。
與有線局域網一樣,WLAN同屬用戶駐地網,它把相對集中的用戶組成小范圍(建筑物內以及戶外的短距離)的局部網絡可獨立使用也可接入公眾網。無線信號的有效傳輸距離一般超不過150米,其覆蓋范圍無法與能在全國范圍作廣域覆蓋的移動電話網相比。據稱,即使1000個WLAN也不能在一個城域上提供足夠的覆蓋。移動通信支持的是廣域的高速的移動性,而WLAN只能支持局部的慢速的移動性。然而,WLAN提供的速率卻大大高于目前的移動網(包括3G)。WLAN目前主要面向數據業務,其終端設備主要是筆記本電腦,而移動網同時支持數據與話音。所以,WLAN與移動網之間只能是互補,最好是走向融合。
最近由IEEE802.15.3提出的無線個人域網(WPAN)主要是針對未來的多媒體應用的,它在便攜式消費者電器和通信設備之間建立無線連接,是比WLAN覆蓋范圍更?。ㄒ话阍?0米半徑以內)、數據速率更高、有一定QoS保證、使用更靈活的一種網絡。其應用包括高質量聲像配送、多兆字節音樂和圖像文檔傳送等。藍牙系統實際上就是解決WPAN應用的第一種技術。高速率WPAN具有特別適合便攜式消費者電器和通信設備及其應用的特點。其最主要的特點是:支持高達55Mb/s的高數據速率,可傳送高質量視像和聲音;能為多媒體業務形成具有QoS支持的特別連接;加入和離開現有網非常方便;具有先進的功率管理,可節省電池功率;MAC和物理層設計對短距離(小于10米)通信最優,并且成本低、復雜性低。雖然802.11a也能支持54Mb/s的高速率,但WPAN的其它特點都是WLAN所取代不了的。因此,它們之間也只能是互補的關系。
目前WLAN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室內和室外應用,服務對象主要是商務人士和出差人員,經營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寬帶公共接入WLAN服務,即在機場、火車站、證券市場、體育館、會展中心、醫院、酒店、商場、酒吧、咖啡屋等公共熱點場所(hotspots)部署WLAN接入點,用戶只要有帶802.11b接口卡的筆記本電腦就可接入互聯網或進行VPN連接,接至他們公司的網絡。眼前最受歡迎的應用是電子郵件。另一種經營方式就是為企業或機關、院校安裝WLAN,用于各種目的。
現在,WLAN還在繼續發展,例如,把各個接入點鏈接起來形成微蜂窩結構,達到能與DSL和固定無線網相匹敵的寬帶移動數據連接能力;把WLAN技術融合到2.5/3G的網絡中,加強漫游和結算支持,使WLAN用戶也能像手機用戶那樣使用漫游服務,方便地享用多家公司的服務;綜合話音與圖像業務等。當這些新功能趨于完善時,WLAN的市場空間將變得更加廣大。有人估計,公共WLAN在2005年前將被20%左右的3G商業用戶使用,但由于其移動性的限制不可能替代3G移動網及其業務,WLAN只是滿足了一個縫隙市場。
WLAN的市場現狀與預測
目前粗略估計,全球約有1萬~2萬個公共WLAN(PLWAN),但大多集中在美國和歐洲。截至2001年底,全美約有5000個公共WLAN服務點。全球最大的公共WLAN運營商是美國MobileStar公司,它在許多咖啡店提供WLAN業務。Wayport公司在美國的多家國際機場提供基于802.11b的無線接入服務。2001年年底,全球企業互聯網接入供應商GRIC也開始兼營802.11bWLAN標準業務,實施其全球性的“熱點”寬帶無線接入計劃,目前GRIC已與全球300家有線和無線業務供應商(譬如美國NetNearU、澳大利亞SkyNetGloba、我國的中國網通等)組建無線寬帶聯盟,為商務旅行者進行全球漫游和結算。最近,美國的電信運營商也開始涉足這一領域。BellSouth自2001年7月開始提供面向企業的802.11b標準的WLAN服務(包括設計、安裝、維護),并與高速互聯網接入及其它服務結合在一起,下一步準備開拓酒店和會場等領域。VerizonWireless正在評估這種業務,它把WLAN看作3G業務的補充。
在歐洲,瑞典的Telia最早(1999年10月)推出公共WLAN接入服務HomeRun,此后芬蘭、挪威和英國等也開始部署WLAN業務。到2001年底Telia在瑞典共部署了300個點,還準備向其它相鄰國家擴展。芬蘭Sonera為機場、酒店、會議中心提供的WLAN服務稱作wGate服務,并與諾基亞共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基于現有GSM基礎設施的WLAN漫游系統。英國電信(BT)與Motorola和Cisco合作,從2002年8月1日開始推出公共WLAN服務BTOpenzone。BT計劃在2003年6月之前在機場、酒店、會議中心、火車站和咖啡館部署400個WLAN接入點,并在2005年內將“熱點”數量擴大到4000個從而引領歐洲WLAN市場。
從2001年年底,在亞太地區譬如澳大利亞、中國及日本,WLAN運營商開始在熱點地帶部署無線接入點,利用WLAN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比3G運營商先走了一步。SkyNet在悉尼的AllSeasons酒店開通了第一個WLAN網絡。日本NTT、MIS、日本電信等運營商在飯館、商場、街頭以及火車站等地方試驗WLAN業務。
迄今我國進入WLAN市場的運營商主要有中國網通、中國電信,還有長城寬帶等新興寬帶ISP。中國網通基于802.11b推出“無限伴旅”服務,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已率先開通網絡,并支持相互之間的國內漫游以及國際漫游。WLAN主要設在酒店、會議中心等高級商務和休閑場所,譬如北京的長城飯店、北京飯店,上海的APEC會議中心等地,主要為滿足商務旅行人士的移動辦公需要。
上海電信公司在2001年12月與IBM公司、上海星巴克咖啡新天地店合作推出基于802.11b的“天翼通”服務。北京電信在2001年第21屆大運會期間,在國際會議中心、首都工人體育場和大運村等區域首次提供WLAN服務,記者是其主要使用者。隨后又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布設了WLAN,今后還將在機場、大型會議場所、寫字樓、酒店等處部署WLAN服務。南京電信也在2001年9月與諾基亞達成共識,準備在南京國際會展中心提供WLAN服務。
中國移動集團公司日前也將WLAN和2.5G的GPRS相互整合提上議事日程,以加強無線上網的寬帶化和適用性,填補3G推遲所帶來的部分市場和技術空間。
中國聯通也在積極醞釀將WLAN和CDMA1X結合,這對移動用戶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隨著802.11b產品的逐漸成熟和價格下降,WLAN呈現出強勁的上升勢頭,市場前景是樂觀的。
WLAN在中國目前處于高速增長期,有人預計年增長率會保持在100%以上。2002年上半年中國WLAN設備市場的規模達到了5000萬元,預計今年全年會達到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