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一代無線局域網的安全性依賴于靜態密鑰進行接入控制和加密,不能滿足這些要求。為了滿足上述要求,IEEE制定了802.1x協議。
IEEE 802.1x 稱為基于端口的訪問控制協議(Port based.network a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ess control protocol),它對認證方式和認證體系結構進行了優化,解決了傳統PPPoE和Web/Portal認證方式帶來的問題,更適合在寬帶以太網中的使用。
IEEE 802.1x協議的體系結構包括三個重要的部分:客戶端(Supplicant System)、認證系統(Authenticator System)和認證服務器(Authentication Server System)。
●客戶端系統
客戶端系統一般為一個用戶終端系統,該終端系統通常要安裝一個客戶端軟件,用戶通過啟動這個客戶端軟件發起IEEE802.1x協議的認證過程。為支持基于端口的接入控制,客戶端系統需支持擴展認證協議(EAPOL: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Over LAN)。
●認證系統
認證系統通常為支持IEEE802.1x協議的網絡設備。該設備對應于不同用戶的端口(可以是物理端口,也可以是用戶設備的MAC地址、VLAN、IP等)。有兩個邏輯端口:受控(controlled Port)端口和不受控端口(uncontrolled Port)。不受控端口始終處于雙向連通狀態,主要用來傳遞EAPOL協議幀,可保證客戶端始終可以發出或接受認證。受控端口只有在認證通過的狀態下才打開,用于傳遞網絡資源和服務。受控端口可配置為雙向受控、僅輸入受控兩種方式,以適應不同的應用環境。如果用戶未通過認證,則受控端口處于未認證狀態,則用戶無法訪問認證系統提供的服務。
IEEE 802.1x協議中的“可控端口”與“非可控端口”是邏輯上的理解,設備內部并不存在這樣的物理開關。對于每個用戶而言,IEEE 802.1x協議均為其建立一條邏輯的認證通道,該邏輯通道其他用戶無法使用,不存在端口打開后被其他用戶利用問題。
●認證服務器
認證服務器通常為RADIUS服務器,該服務器可以存儲有關用戶的信息,比如用戶所屬的VLAN、CAR參數、優先級、用戶的訪問控制列表等等。當用戶通過認證后,認證服務器會把用戶的相關信息傳遞給認證系統,由認證系統構建動態的訪問控制列表,用戶的后續流量就將接受上述參數的監管。認證服務器和RADIUS服務器之間通過EAP協議進行通信。
IEEE 802.1x認證協議已經得到了很多軟件廠商的重視,目前Microsoft也在大力推廣,并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的最新版Windows XP已經整合IEEE 802.1x客戶端軟件,無需要另外安裝客戶端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