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最初的速度低下、配置困難、可用性差、應用匱乏等艱難時期之后,無線技術正漸入佳境。長期以來,無線技術一直被認為是有線技術的補充,不可能取代有線技術,但現在,一系列寬帶無線技術已經帶領無線技術走向關鍵應用領域??梢哉f,無線技術正走向無線寬帶時代。
無線寬帶:黎明前的期待
以20世紀70年代誕生的以太網為代表的有線網絡技術不但極大地擴展和提高了人類的工作模式和效率,促使互聯網蓬勃地發展起來,也給后來的技術提供了充分想像的空間。如今,有線網絡技術基本已經塵埃落定,給世界帶來的震撼也已漸漸趨于平靜,業界期待著新的足以影響人類未來的技術的誕生和勃發,誰會是下一個?
無線就是這樣的顛覆性技術。在渡過了最初的速度低下、配置困難、可用性差、應用匱乏的艱難時期之后,無線正漸入佳境。
從歷史的進程來看,無線與當初有線網絡初創時期的環境極為相似,面臨著標準林立、市場錯綜復雜、帶寬不足等等挑戰。而且,今天無線遇到的問題更為復雜:長距離傳輸的信號衰減、成本、輻射、QoS、脆弱的安全、更高的帶寬需求等。相比起有線技術,無線應用的環境和需求也更加復雜,這也決定了無線技術必然是以多種不同的技術標準來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
而只有當無線技術邁入寬帶時代以后,其蘊藏的巨大潛能才能充分地爆發出來。因為今天的數字時代對帶寬的要求是如此苛刻,多媒體應用的普及將對低帶寬說不。
WiFi 2004:陰云逐漸散去
最先拉開無線寬帶時代序幕的是WiFi。
從1999年誕生起,WiFi經歷了一段漫長、甚至可以說是艱難的起步階段,遭遇了成本、安全、帶寬、應用等多重困難的困擾,曾經一度陷入低谷。但從各個方面來看,2004年WiFi已經逐漸擺脫了困境。
WiFi首先在筆記本電腦中頑強地站穩了腳跟,筆記本電腦快速上升的保有量和移動辦公模式的逐漸深入人心奠定了WiFi進一步流行的基調。而之前在20100961.shtml\' target=_blank>英特爾、IBM、AT&T等眾多IT和電信運營商的努力下,WiFi在全球機場、酒店、咖啡館等場所已經擁有超過1萬個公共熱點。盡管以目前的情況,希望通過公共服務來盈利還不夠現實,但這些熱點的存在無疑對WiFi的推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沒有盈利模式或許是WiFi曾經遇到過的最大問題。不過,互聯網在剛剛誕生的時候也沒有盈利模式,但今天誰還會懷疑其巨大的商業潛力?
應該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來看待WiFi。試想,作為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兩種服務――電話和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如果不是如此普遍和成本低廉,他們怎能有今天的輝煌?遭遇“盈利危機”可以認為是WiFi成長中必然的尷尬,但走出“曲高和寡”也是其發展的必然結果。
因此,WiFi不是沒有價值,而是還沒有形成真正適合其分切的“蛋糕”。
WiFi的“大蛋糕”在企業市場,而2004年是WiFi占領企業市場的關鍵一年。目前WiFi套件的價格已經降到了600-700元,從成本上已經具備了普及的必要條件。
另一方面,在速度標準上徘徊了幾年的WiFi在今年將獲得新的動力。訪問速度更快的802.11n標準已經被業界提出,其傳輸速率達到100Mbps,并加入了QoS標準,以更好地支持音視頻應用。預計該標準將在2006-2007年普及。不過,激烈的技術標準競爭有可能導致其更快地走向實用。
到目前為止,WiFi只是在企業市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WiFi有望取得更大成功的是消費電子市場:Motorola和Nokia今年已經先后發布了WiFi手機,更多的廠商跟進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到明年,隨著數字電視、PVR等更多的新型數字家電走入家庭,無線技術在連接數字娛樂設備之間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筆記本電腦、PC機、掌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游戲機......WiFi在越來越多的設備中出現是其走向成熟和普及的一個重要標志。真正重要的是,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無線在工作和生活、娛樂中所處的地位正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更多的人從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變成了真正把它當成自己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WiMAX: 對傳統格局的顛覆?
如果說WiFi的成功是因為前無古人,那么以WiMAX無線技術所代表的新型無線WAN技術將強烈沖擊傳統的電信通信和運營架構。二者是相輔相成的:WLAN占領的是無線局域網市場,WiMAX則進軍無線城域網。
從技術上看,即使是尚未廣泛部署的3G,其服務帶寬也僅能達到幾百Kbps,而WiMax能在50公里范圍內提供75Mbps的連接速度,并能為成百上千個用戶的同時訪問提供足夠的帶寬。
更為吸引人的是,WiMax還能作為WiFi的備份,快速、容易地訪問、漫游WiFi熱點。筆記本電腦、PDA、手機可以通過在WiFi和WiMAX間自由切換訪問互聯網,從而實現無縫的無線連接。將WiMax技術內置于筆記本電腦和移動設備的功能將于未來2-3年內實現。
WiMAX建立網絡的成本更低,能為用戶提供更經濟的數據服務,尤其適合沒有傳統有線網絡和偏遠的地區。
一切還并不完美
盡管眾多無線寬帶技術已經向世人展示了他們誘人的一面,但這并不表明他們的發展就十全十美了,這其中也顯露出一些問題。
由于目前在無線領域標準眾多,即使是一種技術也可能存在多種競爭的標準。為了爭奪未來市場的主導權,制定標準的網絡巨頭們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圍繞著不同的標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團。過于激烈的標準爭奪,增加了其走向市場的不確定性,也增大了用戶選擇的風險。
UWB領域存在MBOA和DS-SS兩個利益團體;802.11n也有WWiSE和TGnSync聯盟的激烈對抗。而代表IT廠商利益的WiMAX標準的崛起和基于傳統蜂窩技術的3G標準更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在802.16(WiMAX)標準還未走入實用化的時候,在802.16工作組內部又產生了完全面向移動無線寬帶接入的802.20標準,這與同樣強調移動特性的802.16e標準也形成了特定的競爭關系。802.20標準可以在時速150公里的列車上同樣支持高速數據傳輸,這對3G形成了強烈的挑戰。
不過,在巨大的市場前景和應用的驅使下,競爭對手們將更多地采取“競和”,爭取盡快進入市場。這表現在很多無線標準在經歷了最初的混亂之后,很快就走向統一的標準。
另一方面,多數無線寬帶技術還處于初創期,其標準并未穩定,變化過快,競爭技術層出不窮,這無論是對運營商、系統設備廠商還是對用戶來講都相應增加了成本。
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目前,多種無線寬帶標準已經展現出融合的跡象。有人預測“WiMax/802.20+WiFi+3G”將形成未來4G標準的基礎?;蛟S到2010年前后4G時代到來的時候,我們就不會飽嘗標準林立帶來的困惑了。
同時,由于遠程無線寬帶技術一般投資成本過大,要想收回投資并盈利必須有一定的“盈利模式”。而所謂的“盈利模式”問題就是在適度投資的基礎上開發適合帶寬的殺手級應用。在無線基礎設施逐漸完備、成本降低和用戶應用需求相配時,無線寬帶的爆發即將來臨。
盡管存在種種不確定的因素,但無線寬帶的美好未來是毋庸置疑的。
或許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無線的一切,因為她必將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影響甚至改變人類的未來。
寬帶無線接入技術應用分析
用戶類型
業務需求
可采用的技術類型
典型應用
固定用戶
高速率數據業務(高于2Mb/s)
802.16(WiMAX)及改進協
VOD點播、網絡游戲、網吧、遠程醫療與教育等
中低速率數據業務(低于2Mb/s)
802.11(WiFi)、802.16(WiMAX)及改進協議
局域網、專用和個人用戶
語音業務
802.16(WiMAX)及改進協議
主要基于商務、企業用戶及個人需求的基于數據、語音一體的混合接入業務
移動用戶
高速率數據業務(高于384kb/s)
802.20(MBWA,移動寬帶無線接入)
城市移動商務活動:如移動設備上的VOD點播、網絡游戲、移動辦公室、休閑移動網吧等
中低速率數據業務(低于384kb/s)
802.20、3G
城市調度系統、定位系統、移動金融交易系統、個人移動上網等
語音業務
3G
個人通信
Wi-Fi復蘇
如果說2003年的上半年是WLAN市場的培育期,那么2003年的下半年則是快速發展期:相關WLAN的技術推陳出新——802.11a/b/g競相登場;系統容量也是節節攀升——從11Mbps、22Mbps、54Mbps發展為108Mbps;應用范圍也涉及熱點地區、醫院、學校等多個領域。然而當時針指向2004年,由于無線安全標準的問題,WLAN市場幾乎陷于停滯狀態,2004年4月22日,中國宣布中國無線安全國家標準WAPI無限期推遲之后,市場漸漸有了復蘇的跡象。
結合WLAN的主要應用方式,新一輪的“無線戰役”即將打響:
* 熱點:機場、星巴克咖啡、茶餐廳、星級酒店、麥當勞等;
* 學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
* 企業: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天創集團等;
* 交通:上海市出租汽車利用WLAN進行廣告內容更新等;
* 醫院:上海東方醫院等。
另外,個人用戶是WLAN市場不可忽視的群體,而一些房地產開放項目也已經考慮了無線接入方式,并已經開始實施。同時,和其他網絡技術類似,WLAN最大市場仍會聚焦在企業用戶,這一領域的應用已經如火如荼。
印證WLAN的發展足跡
在中國,WLAN(無線局域網)的普及以其特有的速度蔓延,從機場、星巴克、星級酒店等熱點地區到醫院、學校、企業等地方,都能覓見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