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經典:IEEE802.11
IEEE802.11標準于1997年6月公布,是第一代無線局域網標準。IEEE802.11工作在2.4GHz開放頻段,支持1Mbps和2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它定義了物理層(PHY)和媒體訪問控制(MAC)層規范,允許無線局域網及無線設備制造商建立互操作網絡設備。標準中物理層定義了數據傳輸的信號特征和調制。
目前的主流:IEEE802.11b
1999年9月通過的IEEE802.11b工作在2.4GHz~2.483GHz頻段。802.11b數據速率可以為11Mbps、5.5Mbps、2Mbps、1Mbps或更低,根據噪音狀況自動調整。當工作站之間距離過長或干擾太大、信噪比低于某個門限時,傳輸速率能夠從11Mbps自動降到5.5Mbps,或者根據直接序列擴頻技術調整到2Mbps和1Mbps。802.11b使用帶有防數據丟失特性的載波檢測多址連接(CSMA/CA)作為路徑共享協議,物理層調制方式為CCK(補碼鍵控)的DSSS。
更高的速率:IEEE802.11a
和802.11b相比,IEEE802.11a在整個覆蓋范圍內提供了更高的速度,其速率高達54Mbps。它工作在5GHz頻段,與802.11b一樣采用CSMA/CA協議。物理層采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代替802.11b的DSSS來傳輸數據。
溝通的橋梁:IEEE802.11g
為了解決IEEE802.11a與802.11b的產品因為頻段與物理層調制方式不同而無法互通的問題,IEEE又在2001年11月批準了新的802.11g標準。802.11g既適應傳統的802.11b標準,在2.4GHz頻率下提供每秒11Mbps的傳輸速率;也符合802.11a標準,在5GHz頻率下提供54Mbps的傳輸速率。802.11g中規定的調制方式包括802.11a中采用的OFDM與802.11b中采用的CCK。通過規定兩種調制方式,既達到了用2.4GHz頻段實現802.11a54Mbps的數據傳送速度,也確保了與802.11b產品的兼容。
醞釀中的新標準
IEEE除了制訂上述的三個主要無線局域網協議之外,還在不斷完善這些協議,推出或即將推出一些新協議。它們主要有:
802.11d。它是802.11b使用其它頻率的版本,以適應一些不能使用2.4GHz頻段的國家。這些國家中的多數正在清理這個頻段。
802.11e。它的特點是在802.11中增加了QoS能力。它用TDMA方式取代類似Ethernet的MAC層,為重要的數據增加額外的糾錯功能。
802.11f。它的目的是改善802.11協議的切換機制,使用戶能夠在不同的無線信道或者在接入設備間漫游。
802.11h。它能比802.11a更好地控制發送功率和選擇無線信道,與802.11e一起可以適應歐洲的更嚴格的標準。
802.11i。它的目的是提高802.11的安全性。
802.11j。它的作用是使802.11a和HiperLAN2網絡能夠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