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的3G即將進入商用化應用階段,對技術標準的取舍選擇也成為移動運營商要仔細考慮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對這三種主流技術標準進行比較分析。
本文作者通過介紹和對比分析3G的三大主流技術,預測和展望了各種技術在未來的應用前景,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三種主流的3G技術標準——WCDMA、cdma2000和TD-SCDMA,在技術上各有千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會出現哪種標準“一統江湖”的局面,而至于誰能在3G時代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關鍵是看哪個技術標準更符合市場需求和競爭的需要。
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cdma2000、WCDMA和TD-SCDMA同屬3G的主流技術標準,但是仍然可以將其分為兩類:cdma2000、WCDMA并作一類,TD-SCDMA則和前兩者分開討論。之所以可以這樣做,是因為在技術上cdma2000和WCDMA是FDD的標準,而TD-SCDMA則是一個TDD標準。(徹底調查)
對比報告全文:
2000年5月,國際電聯(ITU)在土耳其召開全會,經對IMT-2000無線接口技術標準的10個候選方案的頻譜效率、網絡接口、QoS、技術復雜性、覆蓋率、靈活性和設備體積等諸多方面的全面評估,正式確認了五種標準,分別是MS-CDMA、DS-CDMA、TD-CDMA和SC-TDMA、MC-TDMA,這是一個以CDMA技術為主體,兼顧TDMA技術,包含FDD和TDD兩種雙工方式的多元化體系標準。
從移動通信技術發展趨勢和可實現業務功能分析,基于CDMA制式的3種標準被普遍看好,分別對應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三種技術,它們被認為是3G的三大主流應用技術標準。目前,中國的3G即將進入商用化應用階段,對技術標準的取舍選擇也成為移動運營商要仔細考慮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對這三種主流技術標準進行比較分析,以期為我國3G標準的選擇提供有益的參考。
主流3G標準概要
1. cdma2000 cdma2000是從cdmaOne演進而來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事實上,cdma2000標準是一個體系結構,稱為cdma2000 family,它同樣還包含一系列的子標準。其技術特點如下:前反向同時采用導頻輔助相干解調;在擴頻碼選擇采用相同M序列,通過不同的相位偏置區分不同的小區和用戶;射頻帶寬從1.25MHz到20MHz可調;快速前向和反向功率控制;下行信道中采用公共連續導頻方式進行相干檢測,提高系統容量;在下行信道傳輸中,定義直擴和多載波傳輸兩種方式,碼片速率分別為3.6864Mcps和1.22Mcps,多載波方式能很好地兼容IS-95網絡;支持F-QPCH,可延長手機待機時間;核心網絡給予ANSI-41網絡的演進,并保持與ANSI-41網絡的兼容性;支持軟切換和更軟切換;設計了兩類碼復用業務信道,基本信道用于傳送語音、信令和低速數據,是一個可變速率信道,補充信道用以傳送高速率數據,在分組數據傳送上應用了ALOHA技術,改善傳輸性能;在同步方式上cdma2000與IS-95相同,基站間同步采用GPS方式。
cdma2000的發起者主要以美國和韓國為主的以IS-95 CDMA為標準的制造商和運營公司,cdma2000繼承了IS-95窄帶CDMA系統的技術特點,網絡運營商同樣可以在窄帶CDMA網絡中更換或增加部分網絡設備過渡到3G.
2. WCDMA WCDMA的主要技術指標是:支持高速數據傳輸(慢速移動時384kb/s,室內走動時2Mb/s),異步BS,支持可變速傳輸,幀長10ms,碼片速率3.84Mb/s.其主要特點如下:基站同步方式:支持異步和同步的基站運行方式,組網方便、靈活;調制方式:上行為BPSK,下行為QPSK;解調方式:導頻輔助的相干解調;接入方式:DS-CDMA方式;三種編碼方式:在話音信道采用卷積碼(R=1/3,K=9)進行內部編碼和Veterbi解碼,在數據信道采用ReedSolomon編碼,在控制信道采用卷積碼(R=1/2,K=9)進行內部編碼和Veterbi解碼;適應多種速率的傳輸,可靈活地提供多種業務,并根據不同的業務質量和業務速率分配不同的資源,同時對多速率、多媒體的業務可通過改變擴頻比(對于低速率的32kb/s、64kb/s、128kb/s的業務)和多碼并行傳送(對于高于128kb/s的業務)的方式來實現;上、下行快速、高效的功率控制大大減少了系統的多址干擾,提高了系統容量,同時也降低了傳輸的功率;核心網絡基于GSM/GPRS網絡的演進,并保持與GSM/GPRS網絡的兼容性;BTS之間無需同步因BS可收發異步的PN碼,即BS可跟蹤對方發出的PN碼,同時MS也可用額外的PN碼進行捕獲與跟蹤,因此可獲得同步,來支持越區切換及宏分集,而在BTS之間無需進行同步;支持軟切換和更軟切換,切換方式包括三種,即:扇區間軟切換、小區間軟切換和載頻間硬切換。
WCDMA的發起者主要是歐洲和日本標準化組織和廠商,WCDMA繼承了第二代移動通信體制GSM標準化程度高和開放性好的特點,標準化進展順利,網絡運營商可以通過在GSM網絡上引入GPRS網絡設備和新業務,培育數據業務消費群體,逐步過渡到3G.
3. TD-SCDMA TD-SCDMA較前兩種技術標準略顯稚嫩,其主要技術特點如下:信號帶寬為1.23MHz;碼片速率為1.28Mchip/s;采用智能天線技術,提高了頻譜效率;采用同步CDMA技術,降低上行用戶間的干擾和保持時隙寬度;接收機和發射機采用軟件無線電技術;采用聯合檢測技術,降低多址干擾;多時隙,具有上下行不對稱信道分配能力,適應數據業務;采用接力切換,降低掉話率,提高切換的效率;語音編碼:AMR與GSM兼容;核心網絡基于GSM/GPRS網絡的演進,并保持與它們的兼容性;基站間采用GPS或者網絡同步方式,降低基站間干擾。
TD-SCDMA目前主要是西門子公司和中國大唐集團在開發,較前兩個技術標準而言,對TD-SCDMA進行大力支持和結成產業聯盟的企業還比較少。
三種主流標準的比較
雖然cdma2000、WCDMA和TD-SCDMA同屬3G的主流技術標準,但是仍然可以將其分為兩類:cdma2000、WCDMA并作一類,TD-SCDMA則和前兩者分開討論。之所以可以這樣做,是因為在技術上cdma2000和WCDMA是FDD的標準,而TD-SCDMA則是一個TDD標準。
1. WCDMA與cdma2000
WCDMA和cdma2000都滿足IMT-2000提出的全部技術要求,包括支持高比特率多媒體業務、分組數據和IP接入等。這兩種系統的無線傳輸技術均基于DS-CDMA作為多用戶接入技術,單就技術來說,WCDMA和cdma2000在技術先進性和發展成熟度上各具優勢,但總體來看,WCDMA似乎更勝一籌,以下是WCDMA相對cdma2000的一些優勢所在:(1) WCDMA使用的帶寬和碼片速率(3.84Mcps)是cdma2000 1x演進家族的三倍以上,因而能提供更大的多路徑分集、更高的中繼增益和更小的信號開銷。此外,更高的碼片速率也改善了接收機解決多徑效應的能力。
?。?) WCDMA在小區站點同步方面的設計是使用異步基站,而cdma2000基站則通常通過GPS實現同步,這將造成室內和城市小區(采用室內天線)部署的困難。
?。?)由于支持1xEV-DO的TDM接入系統采用共享時分復用下行鏈路,它具有固定時隙,因此cdma2000物理層兼容性較差。
?。?) WCDMA較cdma2000能夠更加靈活地處理話音和數據混合業務。
?。?) WCDMA進行功率控制的頻率幾乎是cdma2000的兩倍,達到每秒1500次(1.5kHz),因而能保證更好的信號質量,并支持更多的用戶。
?。?) cdma2000的導頻信道大約需要下行鏈路總傳輸功率的20%,相比之下WCDMA只需要約10%,因而可以節省更多的公用信道的開銷。
?。?)為支持基于GSM的GPRS業務而部署的所有業務(如計費、安全、漫游等)也支持WCDMA業務,而為了完善新的數據/話音網絡,cdma2000 1x必須添加額外的網元或進行功能的升級。
?。?)在混合話音和數據流量方面,WCDMA的系統性能比cdma2000也表現得更加出色。
因此,從技術的角度來講,WCDMA具備一定優勢,各家電信企業也因此更加傾向于采用該標準。
另外,在傳統網絡基礎和市場推廣上,WCDMA占據著更大的優勢。由于全球移動系統有85%都在用的GSM系統,而GSM向3G過渡的最佳途徑就是歷經GPRS演進到WCDMA,所以傳統網絡上的絕對優勢使得cdma2000難以對WCDMA望其項背。
2. TD-SCDMA
TD-SCDMA與WCDMA和cdma2000相比,具有如下的特點和優勢:
?。?)頻譜利用率高:TD-SCDMA采用TDD方式和CDMA和TDMA的多址技術,在傳輸中很容易針對不同類型的業務設置上、下行鏈路轉換點,因而可以使總的頻譜效率更高。
?。?)支持多種通信接口:TD-SCDMA同時滿足Iub、A、Gb、Iu、IuR多種接口要求,基站子系統既可作為2G和2.5G的GSM基站的擴容,又可作為3G網中的基站子系統,能同時兼顧現在的需求和未來長遠的發展。
?。?)頻譜靈活性強: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頻譜靈活性強,僅需單一1.6M的頻帶就可提供速率達2M的3G業務需求,而且非常適合非對稱業務的傳輸。
?。?)系統性能穩定:TD-SCDMA收發在同一頻段上,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無線環境一致性很好,更適合使用新興的"智能天線"技術;利用了CDMA和TDMA結合的多址方式,更利于聯合檢測技術的采用,這些技術都能減少了干擾,提高系統的性能穩定性。
?。?)與傳統系統兼容性好:TD-SCDMA支持現存的覆蓋結構,信令協議可以后向兼容,網絡不必引入新的呼叫模式,能夠實現從現存的通信系統到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平滑過渡。
?。?)系統設備成本低:TD-SCDMA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頻率,對稱的電波傳播特性使之便于利用智能天線等新技術,這也可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無線基站方面,TD-SCDMA的設備成本也比較低。
?。?)支持與傳統系統間的切換功能:TD-SCDMA技術支持多載波直接擴頻系統,可以再利用現有的框架設備、小區規劃、操作系統、賬單系統等,在所有環境下支持對稱或不對稱的數據速率。
當然,與前兩種標準相比,尤其是與WCDMA比起來,TD-SCDMA也有“尚顯稚嫩”的地方。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