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三層交換:又一個顛覆的開始?

    發表于:2007-06-20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三層交換機市場,是思科等高端廠商眼中網絡大戰的制高點,是中低端廠商心目中向高端發展的一道坎??梢哉f,2002年是三層交換迅速普及的一年,大中型企業骨干網中已經迅速普及了三層交換,而許多中小型網絡考慮到日后的發展,也開始引進三層交換技術。 據統計

       
      三層交換機市場,是思科等高端廠商眼中網絡大戰的制高點,是中低端廠商心目中向高端發展的一道坎??梢哉f,2002年是三層交換迅速普及的一年,大中型企業骨干網中已經迅速普及了三層交換,而許多中小型網絡考慮到日后的發展,也開始引進三層交換技術。

    據統計,目前三層交換機的銷售額已經占以太網交換機的兩成以上……
      
      如今,三層交換并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1993年國外就曾經有具備三層交換概念的交換機問世;1997年三層交換開始成為中國網絡先鋒們的話題,其成型的產品也開始在國外市場露面;2000年三層交換機開始在中國市場引起矚目;而2002年則無疑成為了三層交換最風光的一年,隨著校校通工程的擴展,教育網市場的大發展更是為三層交換機市場打了一針興奮劑。同時,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華為、港灣、神州數碼、全向、實達等眾多國內廠商也紛紛在2002年推出了多款三層交換產品,烽火網絡則表示在2003年初也將參與三層交換的爭奪,市場競爭更趨激烈。
      
      思科在不久前曾表示,目前,中國的網絡市場競爭已經呈白熱化,而這場戰斗的制高點就是三層交換機市場,尤其是邊緣交換機。對用戶需求的有關調查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用戶在選購交換機時,考慮最多的購買因素是應用和安全,因而,他們大多選擇可管理性非常強的三層或多層交換機。
      
      然而眾所周知的是,三層交換技術早已走向成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三層交換機市場的迅速擴張?眾多參與者又是否能如愿通過三層走向高端,并結束中高端市場幾分天下的局面?而三層交換機又是否能夠憑借自身實力像百兆取代十兆一樣,終結二層交換機一統網絡邊緣的局面呢?
      
      跨地域、跨網絡業務的急劇增長,使得大部分的數據流量都跨越IP子網,因此路由器成了事實上的網絡傳輸瓶頸,三層交換機的出現讓用戶的眼前一亮……
      
      市場為何陡然走高?
      
      三層交換機為何迅速成為市場寵兒有一個被廣為接受的答案,那就是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傳統的“80/20”法則被徹底顛覆成“20/80”法則:在過去的網絡中數據流大多符合“80/20”法則,即網絡中只有大約20%的流量是通過骨干路由器與中央服務器或者企業網絡的其他部分進行通信的,80%的流量主要集中在不同的部門子網內部; 而現在數據流的比例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跨地域、跨網絡的業務急劇增長,倒轉成“20/80”。同時,為了應付不斷增長的數據流量,共享介質型的網絡紛紛被交換型網絡所替代,這種變化對原來用于網絡分段的傳統路由器產生了直接的沖擊,由于大部分的數據流量都跨越IP子網,因此路由器成為了事實上的網絡傳輸瓶頸。
      
      在這種情況下,三層交換技術的出現為網絡設備的選型提供了一種全新而且極佳的選擇,它可操作在網絡協議的第三層,是一種路由理解設備并可起到路由決定的作用,同時它的速度也極快,和二層交換幾乎沒有分別。
      
      對于三層交換市場為何不斷升溫,去年曾一口氣推出多款三層交換產品的實達網絡表示,應用的成熟和需求是主要原因。首先,普通交換機容易造成網絡擁塞,使數據包的丟失和延遲增加,服務質量無法保證。三層交換機則大幅度提高了設備的數據包轉發能力,消除了交換瓶頸。
      
      其次,網絡的安全性,特別是針對來自內部的網絡安全威脅,是三層交換機應用升溫的又一個重要因素。用戶網絡需要加強對訪問者的控制、限制非法用戶的通信,從而保證整個網絡的安全。三層交換機能通過各種顯式或隱式的VLAN劃分方法提供基于策略的安全訪問機制,提高了網絡的安全性,并有效抑制了廣播風暴的產生。
      
      第三,網絡規模的擴大使網絡變得越來越復雜,網絡在運行和管理方面所付出的代價大大超過了網絡設備本身的成本,易維護、易管理的特性也促使三層交換機被更廣泛地應用。
      
      第四,對高可擴充性、高性價比以及多種計費方式的需求也推動了三層交換機市場的發展。傳統路由器在增加子網時往往只能選擇更換路由器,而三層交換機在連接多個子網時,子網只是與第三層交換模塊建立邏輯連接,不需要增加端口,從而保護了用戶的投資。
      
      最后,用戶認識的提高也對三層交換機的大規模應用產生了重要影響。隨著視頻會議、實時組播、網絡電話、程控交換以及自呼叫轉發等新一代應用的出現,用戶已經不再滿足于交換機的基本功能,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服務質量。
      
      另外,三層交換技術上的成熟也功不可沒。首先,廠商無須為技術的走向等問題苦惱,從而能夠將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提供更切合實際的功能和性能以滿足市場需求上,并進一步刺激市場發展,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其次,市場的進入門檻也得以降低,進入者的不斷增加使得產品的性價比更加趨向合理,市場熱情被進一步調動,客戶也可以得到更加多樣性的服務。
      
      D-Link產品規劃部總監董天雄認為,三層交換的大發展有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那就是校園網,曾經是路由器和二層交換機配合的標準模式早已被三層交換機徹底顛覆。如今“校校通”工程正進行得熱火朝天,校園網改造也是如火如荼,難怪不少廠家都不約而同地把校園網當作自己三層交換戰略的前沿陣地。另一方面,電子政務建設也是方興未艾,對三層交換產品的需求量不斷攀升,電信金融等網絡傳統大市場對三層交換也是不斷有大手筆的投入。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三層交換想不火都難。
      
      因此,可以說是技術上的優勢和成熟為三層交換機的全面開花奠定了基礎,應用的成熟是導火索,而教育、電信、金融和政府等市場需求的巨大能量則為其真正繁榮又添了一把柴。
      
      可以說雖然有來自國外大廠雄厚實力的重壓,國內廠商近幾年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三年前,國內網絡設備市場上還幾乎沒有國產網絡品牌的影子,而現在國內網絡廠商已經在中低端市場占據了非??捎^的市場份額,成功地站穩了腳跟。但競爭同樣也是激烈的,如今除了少數有實力的廠商
      
      外,大多數的國內廠商仍在中低端特別是低端市場的價格戰中苦苦掙扎。
      
      國內廠商集體過坎?
      
      很多人把三層交換機的生產能力看做是一個坎,過去了,似乎就是鯉魚躍了龍門從此擺脫了中低端廠商的帽子,走向了高端市場的廣闊天地,三層交換大發展的2002年也就因此成了國內廠商的“集體過坎年”……
      
      “確實有客戶提出要在網絡邊緣用三層交換機,我們反而勸他還是用二層的,畢竟價格相差得太多……”
      
      能否到邊緣?
      
      而三層交換機業已成熟的技術和巨大的市場無疑為眾多國內廠商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機會。然而是機遇更是挑戰,同簡單的二層交換機不同,如果要走自主研發的路,要生產三層交換機還需要廠商對路由協議等具有相當的掌握,技術和生產水平也需要有一個很大的提升。于是很多人把三層交換機的生產能力看做是一個坎,過去了,似乎就是鯉魚躍了龍門從此擺脫了中低端廠商的帽子,走向了高端市場的廣闊天地。2002年也就因此成了國內廠商的“集體過坎年”,有相當一批廠商推出了自己的三層交換產品。
      
      但令人擔憂的是,如此大規模的“過坎”,并不是所有廠商真實實力提升的表現,其中還有著相當的水分,技術水平良莠不齊。有的廠商經過長時間摸索和開發后才推出自己的成熟產品,而少數企業卻是急于掙錢,在技術和產品尚未真正成熟時就將之推向市場,有的企業甚至打算把其他廠商從事三層交換研發的整個隊伍挖過來以盡快分上這杯羹。但技術畢竟需要一個相當長的積累時間才能走向完善,即使是已經十分成熟的三層交換也不例外,生產水平能否過關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坎”。某公司的技術人員就曾無意中向記者提起,他們的產品在出廠一年后突然紛紛出現問題,返修率迅速提升,而在此之前無論是在測試還是實際運行中性能都非常穩定。由此可見,技術的積累并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
      
      對此,很多領先廠商表示,雖然在低端市場國內廠商高歌猛進,但在三層交換的層次上,某些廠商產品的性能仍不穩定,其他的擴展功能也相當不完善,在產品上仍然存在1~2年的落后。因此,雖然有眾多廠商趕在2002年推出了三層交換產品,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就此跨入了高端的行列,學習和積累仍然是它們的必修課,而如何應付產品走向高端后所出現的種種應用需求及達到技術上的真正突破才是國內廠商們亟待解決的頭等大事。
      
      隨著我國企業網、校園網以及寬帶建設的迅速發展,三層交換機的應用也從最初的骨干層、匯聚層一直滲透到邊緣的接入層。但目前來說在網絡邊緣一統天下的還是二層交換機,三層交換能否真正做到在邊緣實現大規模應用呢?
      
      對此,網捷網絡亞太區技術經理黃明泰認為,目前以二層作為網絡邊緣,具有成本與透通的優勢,少部分采用三層作為邊緣設備則擁有更多的控制功能與更有效的隔離機制。至于未來三層交換機是否會取代現在的二層交換機作為主要邊緣設備,他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表示,從交換機發展的過程來看,當成本與需求達成一個平衡點時,二層交換機取代集線器,百兆以太網取代十兆以太網成為網絡的邊緣,因此當未來成本與需求(如端到端的QoS)形成平衡時,三層交換機也將取代二層交換機在網絡邊緣的角色。
      
      對于三層交換能否進入邊緣的問題大部分廠商如D-Link、港灣、烽火網絡等都給出了肯定的答復,但究竟什么時候能完成這個轉變,業界普遍認為目前尚難以預測。港灣網絡企業網總工辦總工劉曉宇表示,畢竟從技術或應用的層面來看的話,在企業網領域的邊緣,二層交換機實際上對一般的公司和用戶來說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是綽綽有余的,在成本上也具有極大的優勢。3Com公司技術市場經理唐勇則認為,目前在網絡邊緣也并不存在對三層交換機的強烈需求,“確實有客戶提出要用三層交換機做邊緣,我們反而勸他還是用二層的,畢竟價格相差得太多,也沒有使用的必要?!?/span>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