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

    發表于:2007-06-20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四、常用命令 1. 幫助 在IOS操作中,無論任何狀態和位置,都可以鍵入“?”得到系統的幫助。 2. 改變命令狀態 3. 顯示命令 4. 拷貝命令 用于IOS及CONFIG的備份和升級 5. 網絡 命令 6. 基本設置命令 五、配置IP尋址 1. IP地址分類 IP地址分為網絡地址和主機地

       
      四、常用命令
      
      1.    幫助
      在IOS操作中,無論任何狀態和位置,都可以鍵入“?”得到系統的幫助。
      2.    改變命令狀態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圖一)


      3.    顯示命令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圖二)
      4.    拷貝命令
      用于IOS及CONFIG的備份和升級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圖三)
      5.    網絡命令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圖四)
      6.   基本設置命令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圖五)
      
      
      五、配置IP尋址
      
      1.    IP地址分類
      IP地址分為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二個部分,A類地址前8位為網絡地址,后24位為主機地址,B類地址16位為網絡地址,后16位為主機地址,C類地址前24位為網絡地址,后8位為主機地址,網絡地址范圍如下表所示: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圖六)
      2.    分配接口IP地址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圖七)
      掩瑪(mask)用于識別IP地址中的網絡地址位數,IP地址(ip-address)和掩碼(mask)相與即得到網絡地址。
      3.    使用可變長的子網掩碼
      通過使用可變長的子網掩碼可以讓位于不同接口的同一網絡編號的網絡使用不同的掩碼,這樣可以節省IP地址,充分利用有效的IP地址空間。
      如下圖所示: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圖八)
      Router1和Router2的E0端口均使用了C類地址192.1.0.0作為網絡地址,Router1的E0的網絡地址為192.1.0.128,掩碼為255.255.255.192, Router2的E0的網絡地址為192.1.0.64,掩碼為255.255.255.192,這樣就將一個C類網絡地址分配給了二個網,既劃分了二個子網,起到了節約地址的作用。
      4.    使用網絡地址翻譯(NAT)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起到將內部私有地址翻譯成外部合法的全局地址的功能,它使得不具有合法IP地址的用戶可以通過NAT訪問到外部Internet.
      當建立內部網的時候,建議使用以下地址組用于主機,這些地址是由Network Working Group(RFC 1918)保留用于私有網絡地址分配的.
      l     Class A:10.1.1.1 to 10.254.254.254
      l     Class B:172.16.1.1 to 172.31.254.254
      l     Class C:192.168.1.1 to 192.168.254.254
      命令描述如下: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圖九)
      如下圖所示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圖十)
      路由器的Ethernet 0端口為inside端口,即此端口連接內部網絡,并且此端口所連接的網絡應該被翻譯,Serial 0端口為outside端口,其擁有合法IP地址(由NIC或服務提供商所分配的合法的IP地址),來自網絡10.1.1.0/24的主機將從IP地址池c2501中選擇一個地址作為自己的合法地址,經由Serial 0口訪問Internet。命令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pool c2501 overload中的參數overload,將允許多個內部地址使用相同的全局地址(一個合法IP地址,它是由NIC或服務提供商所分配的地址)。命令ip nat pool c2501 202.96.38.1 202.96.38.62 netmask 255.255.255.192定義了全局地址的范圍?!?
      
      設置如下:
      
      ip nat pool c2501 202.96.38.1 202.96.38.62 netmask 255.255.255.192
      interface Ethernet 0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
      interface Serial 0
      ip address 202.200.10.5 255.255.255.252
      ip nat outside
      !
      ip route 0.0.0.0 0.0.0.0 Serial 0
      a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ess-list 2 permit 10.0.0.0 0.0.0.255
      ! Dynamic NAT
      !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pool c2501 overload
      line console 0
      exec-timeout 0 0
      !
      line vty 0 4
      end
      
      
      六、配置靜態路由 
      
      通過配置靜態路由,用戶可以人為地指定對某一網絡訪問時所要經過的路徑,在網絡結構比較簡單,且一般到達某一網絡所經過的路徑唯一的情況下采用靜態路由。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圖十)
      Prefix          :所要到達的目的網絡
      mask         :子網掩碼
      address        :下一個跳的IP地址,即相鄰路由器的端口地址。
      interface       :本地網絡接口
      distance        :管理距離(可選)
      tag tag         :tag值(可選)
      permanent     :指定此路由即使該端口關掉也不被移掉。
      路由器配置基礎(二)(圖十二)
      以下在Router1上設置了訪問192.1.0.64/26這個網下一跳地址為192.200.10.6,即當有目的地址屬于192.1.0.64/26的網絡范圍的數據報,應將其路由到地址為192.200.10.6的相鄰路由器。在Router3上設置了訪問192.1.0.128/26及192.200.10.4/30這二個網下一跳地址為192.1.0.65。由于在Router1上端口Serial 0地址為192.200.10.5,192.200.10.4/30這個網屬于直連的網,已經存在訪問192.200.10.4/30的路徑,所以不需要在Router1上添加靜態路由。
      Router1:
      ip route 192.1.0.64 255.255.255.192 192.200.10.6 
      Router3:
      ip route 192.1.0.128 255.255.255.192 192.1.0.65
      ip route 192.200.10.4 255.255.255.252 192.1.0.65 
      同時由于路由器Router3除了與路由器Router2相連外,不再與其他路由器相連,所以也可以為它賦予一條默認路由以代替以上的二條靜態路由,
      ip route 0.0.0.0 0.0.0.0 192.1.0.65
      即只要沒有在路由表里找到去特定目的地址的路徑,則數據均被路由到地址為192.1.0.65的相鄰路由器。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